

阳平观位于四川省彭州市新兴镇阳平村,距西部大都会成都56公里,是道教的发祥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奉《道德经》为经典,以道家为主要思想渊源。
据史籍载,自东汉中叶顺帝公元125-144年间,创教者张陵(又名张道陵,后人称张天师)博通五经,潜心研“道”,闻蜀地民风淳朴,易于教化,便入川布道。居阳平山(今彭州市新兴镇境内),并以为据点创立了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场)。东汉142-156年间,创建了第一个道教场所阳平治,它坐落在群山环绕,山灵水秀,香火鼎盛,先秦时期已是蜀王祭祀之所,道家尊此地为“蜀王道场”,居二十四治之首,具有“总本山”。道教“中央教区”的显示地位,被道众称为“祖庭”。《老子变法无极论》说,“二十四治会阳平,凡二十四治,阳平治为最大者,今道士上章及奏符压,皆称阳平,重其本也”。阳平治都功为天师嗣教的法印。据《新五代史》载,咸康元年(公元925年)前蜀皇帝王衍偕太后。太妃游览此地,有诗云:“寻真游胜地,巡礼到阳平。永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新。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秋风森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