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最完整版黄山及徽州旅游、自助游帮助文档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2.石耳炖鸡
  石耳是徽州山区一种附在岩石上的地衣类植物,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既是一种美味佳肴,又是营养滋补食品。古人说石耳“久食色美,益精悦神”,“作羹饱客,最为珍品”。母鸡的营养价值也很高,鸡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有健脾胃、补虚损、壮筋骨的功力。黄山石耳是石耳中的上品,泡得开,洗得净。此菜做法是:将母鸡配以葱、姜、火腿骨,用小火炖至八成烂,拣去火腿骨,加入经烩烧的石耳,仍以小火炖至鸡酥烂。“石耳炖鸡”鸡肉石耳酥烂,炖时还加火腿骨,增加芳香,汤味浓鲜。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7 编辑 ]
3.虎皮毛豆腐
  徽菜名品。“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名菜。因利用豆腐进行人工发酵,让其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白色菌丝),故称“毛豆腐”。豆腐在发酵中蛋白质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味道较一般豆腐鲜美。“虎皮毛豆腐”因茸毛经煎炕后呈虎皮条纹而得名。据传说,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它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虎皮毛豆腐”的做法是:“毛豆腐”先入锅煎炕至两面黄,再加调味品烧烩,食用时蘸辣椒酱。此菜鲜醇爽口,气味芳香,吃时别有一番情趣。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8 编辑 ]
4.腊八豆腐
  黟县特产副食品。“腊八豆腐”是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具体制作: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8 编辑 ]
 5.清蒸石鸡
   清蒸石鸡,石鸡是栖息在山涧石缝中的一种蛙类动物,乃黄山特产。
以休宁县大阜瀛所产最为著名。
   黄山石鸡每只重五两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条纹,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并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补身体的功能,是山珍上品。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8 编辑 ]
  6.葛粉圆子
  徽州山区盛产葛根,性凉味甜。葛根榨洗出粉名葛粉,又名山粉,徽州民间常用以制作点心类食品。
  葛粉圆子是将猪肥膘、白糖等做成圆球状馅心,先滚上一层葛粉,如此三四次,然后上笼,蒸至外皮呈黑色发亮并有小泡时即成。此圆子质地柔韧有劲,味香甜,有清心明目之效。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8 编辑 ]
  7.徽州臭豆腐
   俗名“大呆臭”。相传是皖籍徽人王致和和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创制。他在京城开设“致和祥”豆腐店,经营大呆臭。康熙皇帝亲尝了致和祥的大呆臭之后,赞不绝口,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徽州大呆臭从此名声大振。徽州各地的臭豆腐如雨后春笋,至今常盛不衰,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成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这道奇特的美食,恐怕只有来黄山的人才能尝到。
   两种吃法:
   1)油煎法:入锅用菜油煎炸,大豆臭自动封皮,且起皱,色泽灰蓝见黄,煎好后捞出,加入你自己爱吃的配料,如辣椒酱、青葱等,吃起来皮脆肉嫩初闻有臭味,入口则异香。
  (2)烧烩法:用菜油在旺火烧锅中将大呆臭煎烤至封皮微皱时,加入葱末、姜末、红椒片、味精、白糖、精盐、肉汤、酱油烧烩数分钟,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吃。味道鲜美爽口,似臭则实香。另有蒸吃法、汤食法、皆清香扑鼻,味道美不可言。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9 编辑 ]
 8.石头馃
  
又称“豆黄肉馃”,“徽州传统小吃。它属于一种饼类,里面的馅是由肉和黄豆组成,再用面粉包裹着,放到平底的锅上滴些油,再用石头压,不停的去压它,压的越脆越好吃。故名叫石头馃。这种食品容易存放,所以也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时在路中食用的干粮了。现在随着我们的口味不同,里面的馅也可有多种了,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历史上,徽州馃的制作技术曾由徽商带到扬州,让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品尝后称赞。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9 编辑 ]
  9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是黄山传统特产。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意外得尝,赞不绝口。该茶干以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美而著称。它是将黄豆浆液过滤后,用传统方法紧压,加配料熬煮而成的。主要原配料有优质大豆、原酱、冰糖、香油、丁香、桂皮、大香等。含有植物蛋白质、还原糖等多种营养成分。五城茶干是品茗之佐餐,下酒之佳肴,其味美爽口,老幼皆宜。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19 编辑 ]
10.“蟹壳黄”烧饼
   又称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它以上等霉干菜和鲜肥肉丁作馅,经炭火从特制的烤炉中慢慢地烤炙而成,因外观似煮熟的大螃蟹壳黄色彩,故名,是理想的茶点和早点。刚出炉的蟹壳黄奇香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其味隽永。制法:用熬炼七八成熟的菜籽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层次的面卷,再包上馅,置烤炉烤熟即可。能存放一周而不坏,适合旅途食用。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20 编辑 ]

11.
徽州蒸饺
   用圆形面皮包做成弦月形饺子,上笼蒸十多分钟即成,用馅原料有鲜肉、豆腐、冬瓜、南瓜、猪血等多种,加上香菇、木耳、开洋、火腿丁等配料和葱、姜、蒜、盐、酱油、味精等佐料。


[ 本帖最后由 黄山驴友顾问 于 2008-6-25 17:20 编辑 ]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