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载
结束了26天的欧洲之旅,此时已渐渐整理好心情。现在,欢迎你随我再度出发,去看看这一路上的风情。一起远行,到没有庸常生活的地方去,到远离喧嚣人群的地方去,自由行走,到童年曾在书本中徜徉过的地方去,到那些能真正感受到一点点风雨的地方去。
这次
旅行,首先完全归功于身在
德国的挚友小王同志锲而不舍的前前期筹备工作,然后我们才有机会在近一个月的前期筹备阶段每晚商讨行程、网上查找、预订住宿和交通票到凌晨。8月4日,第一个成文的旅行计划出炉,最终的成果是七易其稿之后确定了这样一个由11次飞行、18次火车、5次渡轮串联起来的26000公里行程:
北京--慕尼黑--帕绍--新天鹅堡--慕尼黑--奥斯陆--卑尔根--博德--Lofoten群岛--博德--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巴黎--普罗旺斯--威尼斯--罗马--雅典--圣托里尼--米科诺斯--雅典--斯图加特--海德堡--帕绍--慕尼黑--北京
9月9日,收到
希腊米科诺斯岛Pelican Hotel确认预订住宿成功的邮件。此时,除德国境内交通之外的全部飞机、火车、轮船的票以及全部需要预订的23晚住宿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事实证明,小王同志完全可以在德国顺便领一个“旅行行程学”的博士学位,而俺……俺准备争取直接当博导。
不过,辩证法的威力无处不在,行程安排丝丝入扣的反面,便是牵一发就动全身的危机。这个危机时刻出现在9月17日,不过只要把它当作自由行走途中的小插曲,一切便又重新美妙起来。
在这样的自助旅行中,“得到”的反面不是失去而是学会主动放弃。24天的旅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挪
威海的观鲸之旅,放弃了挪威的奥勒松与北角,放弃了
奥地利、
荷兰、丹麦、佛罗伦萨、米兰、庞贝,根本无法列入计划的是
瑞士和布拉格。
挪威的高纬度自然风光、
瑞典的老城、人文艺术的巴黎、悠闲的普罗旺斯、漂在运河上的威尼斯、遗迹与现代生活参差的罗马和雅典、童话中的圣托里尼与米科诺斯、让歌德把心遗忘在那里的海德堡……在筹备期的学术讨论中,小王与俺把这次旅程定位为人文自然之旅、休闲之旅,以及……中小学历史地理课本复习之旅。实践证明,这样一个24天的旅程,自然与人文交织,历史与文化并列,丰富且不单调,紧凑但不忙乱。
出发前,在确定带什么像机的问题上我们颇费踌躇,因为网上盛传巴黎和罗马的治安非常糟糕,除了偷还有明抢。当然,对付这些不法之徒的办法是很多滴----可以装扮成刚刚被抢完的样子、可以主动下手先抢他们、可以买些鞋油和床单化装成黑人……以上条条妙计,除了不可行之外堪称无懈可击。
经过几轮磋商,小王与俺一致认为,与面对着美景空悲切相比,莫须有的被偷盗抢掠危险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和可以接受,而谨慎再谨慎之余,还有被抢走像机但保住存储卡这最后的路可走。……况且,连
广州、
深圳都去过多次的俺又有啥可担心的尼。
最后,俺带了自己的松下FZ-10,借了一台
尼康数码单反D100,带了一个60G的数码伴侣,小王则带着她的柯达LS753。旅途中,面对美景以及各国的和谐社会,我们屡屡庆幸带齐了装备。
24天的旅途,从一个当初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护照、签证和保存在电脑里的计划,变成脚下真实迈出的一步一步,变成如今留在手中的机票、硬币、明信片、小纪念品以及30G数码照片,变成不必刻意想起但此生无法淡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