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ustsay 于 2012-5-20 11:45 编辑
(转载的新闻)
在西藏昌都遇车祸受伤的驴友昨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在这次空中救援过程中,国航北京总部特事特办,打破民航担架旅客需提前72小时申请的常规
为保障飞行顺畅,国航西南分公司派出了冯立光、龚政两位机长执飞航班,同时托运航空担架到昌都
在成都双流机场,国航专门调来西部地区唯一一辆残疾旅客升降车,将伤员平稳降落到地面
昨日上午9点41分,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执行CA4408航班的国航西南分公司空客A319飞机,从西藏昌都邦达机场起飞。
飞机后舱三排坐椅共9个座位被放倒,在车祸中受重伤的驴友冯婷安静地躺在担架上。
近11点,飞机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华西医院120急救车拉着冯婷直奔医院。整个过程中,国航启动应急程序精心组织并在机上改装航空担架,昌都邦达机场为伤员开辟绿色通道,9名旅客爽快退票让出座位安放担架,华西医院两名医生全程陪护,万米高空唱响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爱心交响曲。
北京
打破常规启动紧急程序
5月17日,一条网上微博引起了国航总部官微工作人员的注意。4名驴友去拉萨旅行途中在昌都地区遭遇车祸,导致两死一重伤,伤者被送入昌都医院抢救。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如不及时手术伤员可能终身残疾。这位网友希望能有人帮忙联系飞机,将伤者从昌都转移到成都。
获悉此事后,国航北京总部发出指令,打破民航担架旅客需提前72小时申请的常规,决定只要伤员身体状况适宜乘机,将全力以赴进行救助。当晚10点40分,一场牵动北京国航总部、成都国航西南分公司、拉萨国航西藏分公司和西藏昌都邦达机场四地10多个部门的紧急运输保障开始了。
协助旅客订票,准备航空担架,发送《担架旅客申请书》……一系列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着。
昌都
9人考察团为重伤员让座
由于目前正是西藏旅游旺季,5月19日昌都至成都航班机票已全部售出。邦达机场工作人员联系一个9人考察团,告知情况希望他们改签次日航班。9名旅客很快给出了答复:为重伤员让座。
18日一早,国航西南分公司运行安全质量管理部高级经理张雪松,又要求国航拉萨营业部进一步落实相关细节问题,保证19日伤员能够顺利成行。
华西医院两名医疗专家从媒体获知此事后,主动提出承担伤员在飞机上的陪护工作。国航西南分公司又联系到昌都邦达机场,从应急机票中让出两张,保证医疗专家能够全程陪同伤者返回成都。
国航总部领导还多次致电西南分公司和西藏分公司,要求抓紧时间,落实细节,保证伤员顺利启程。
空中
为保航程顺畅两机长执飞
昨日一大早,昌都传来好消息,机场能见度良好。昌都与成都之间虽然航程仅一个小时,但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3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复杂的天气可能导致飞行颠簸等,加重伤员病情。为保障飞行顺畅,国航西南分公司派出了冯立光、龚政两位机长执行航班。国航工程技术分公司则派出两名机务人员,托运航空担架跟机飞往邦达机场。飞机于7点14分起飞,8点22分顺利抵达邦达机场。当乘客下机后,机务人员熟练地放倒飞机后舱三排坐椅共9个座位,将航空担架牢固安放。
此时,昌都机场也做好了迎接伤员的一切准备。
8点左右,载着重伤员及家属的120救护车抵达机场。机场迅速协助家属办理乘机手续,并安排伤员一行在机场医务室进行必要检查。
9点左右,伤员一行通过机场开辟的专用通道顺利登上飞机。9点41分,CA4408航班满载各界人士爱心从昌都机场起飞。
航班升空后,乘务员组织了专门的广播词,对伤员表示慰问。看到病人身体比较虚弱,乘务组又取出机组氧气瓶为病人提供吸氧救护。机长冯立光、龚政则不断相互提醒,尽量减少高原气流产生的飞行颠簸。
成都
罕见出动残疾旅客升降车
经过一小时飞行,客机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为保障伤员安全下机,机务人员拆除了后舱卫生间门板,腾出了移动担架的空间。国航西南分公司地面服务部调来目前西部地区唯一一辆机场残疾旅客升降平台车停靠舱门口。这台残疾旅客升降车是分公司于2008年耗资140万元,专为残奥会引进的。4名地服人员轻轻地将伤员担架抬进车里后,车厢在不到20秒时间里就平稳地降到地面。工作人员将伤员抬进早已等候在此的华西医院120急救车。
11点12分,救护车开出停机坪直奔医院,一场空地联手的紧急运输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易世忠华西都市报记者屈咏梅
搭顺风车遇车祸
4驴友1死3伤
昨天晚上,记者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院区骨科病房,见到了伤者冯婷,她目前仍在休养观察,等待即将到来的手术。冯婷的妈妈和弟弟冯晓强在她身边陪护。
冯晓强介绍,他们是陕西汉中人。姐姐冯婷今年26岁,在深圳工作。此次为了去西藏旅行,姐姐辞去了会计工作。
“4月28号,姐姐就已经到了拉萨,她打电话说想在那里待半个月。”晓强说,冯婷在拉萨的客栈结识了3位驴友,他们一起搭顺风车到林芝地区和昌都地区。
5月17日下午1点,在从林芝到昌都的路上,4人搭到了一辆过路车,但由于行驶时车速过快,车子翻倒在路边的河里,大概一小时后被一个骑行队伍发现。司机当场死亡,而另一位驴友也在送往医院的路上重伤不治。
昨天上午11点过,载着冯婷的救护车从双流机场疾驰进川大华西医院急诊科。经过进一步检查和诊断,除了盆骨严重骨折,冯婷的头部和颈椎都有一些轻微伤。而盆骨伤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下午5点左右,冯婷被转往专业治疗骨折外伤的华西医院上锦院区。
“手术后6周就可以下地行走,不会落下残疾。”骨科病区主任王光林教授说。
“90后”的冯晓强今年7月即将大学毕业,姐姐出车祸时他正在一家设计公司实习。“家里人当时就我一个人在成都,商量了一下,我来昌都是最快的。”于是,冯晓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昌都看望姐姐。
冯晓强说,冯婷可能是有些内疚,车祸后一直没有主动给家人联系,而是医生在她随身小本上找到其朋友电话才辗转联系上家人。“我跟姐姐从小一见面都吵,这次来没跟她吵过一句。她特好强,没看她哭过,痛就哼哼几声。”
由于车祸后亲眼目睹了重伤同伴在去医院途中离世,冯婷一直不愿意提及车祸发生的经过。
伤员弟弟致谢
谢谢车祸当日途经车祸现场的骑游车队伍,谢谢你们救了我姐姐和受伤驴友的生命,车友的衣服围巾还在昌都医院几个伤员那。我姐姐想还给你们,还想见见你们。
谢谢在车祸现场附近卫生所里的卓玛姑娘,煮来热腾腾的面条喂我姐姐和伤员,谢谢你!
谢谢在昌都学舞蹈的山东姑娘,在我们没有赶到昌都时,专门跑去医院照顾我姐姐,谢谢你!
谢谢帮我发求助微博的网友@小荷荷荷荷荷,让很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困境,并伸出援手,谢谢你!
谢谢国航提供安全的飞行,将我姐姐接到成都救治。
谢谢川大华西医院派出的医疗专家,你们的随行保证了姐姐的安全。
谢谢广大的网友,谢谢你们的爱心接力……
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孙莹莹摄影吴小川
http://cd.qq.com/a/20120520/000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