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户外-会仙湿地清爽之旅游记 - 广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西

被誉为漓江之肾的会仙湿地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从市林业局获悉,日前,该局收到国家林业局的正式文件,同意临桂县会仙镇境内的会仙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据悉,这是继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后,广西获批的又一国字号湿地公园试点。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会仙湿地公园命名为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此前我市已就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进行了总体规划。目前,我市已成立桂林会仙湿地公园管理处,市林业局正根据该规划编制详尽的实施方案。

按照此前的规划,湿地公园建设总面积586.75公顷,包括睦洞河、睦洞湖、分水塘、古桂柳运河以及湿地周边的龙头山、狮子岩等岩溶山地。建设期限为9年,即2012年~2020年。

延伸阅读 罕见的喀斯特湿地

会仙湿地位于临桂县会仙镇境内,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岛屿星罗棋布,山水相得益彰,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最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宋朝以前,会仙湿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来水量减少而开荒造田、围湖造塘等行为增多,会仙湿地现存湿地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

据专家介绍,会仙喀斯特湿地集山、水、沼、运景观要素于一体,湿地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美、历史文化之深厚,在广西独一无二,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地区也是罕见的。

主打景观:古桂柳运河。沟通漓江与柳江水系的古桂柳运河,是当年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航道。全长15公里的运河古称西渠,开凿于唐代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古桂柳运河水系上通离灌,下通柳江,横贯会仙延绵雁山,与桂林北部兴安灵渠相对应,并称桂林东西陡河,也叫东西渠。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神游于此,在分水塘狮子岩上留下赞颂的诗句:狮子岩前水长流,南临山景消旅游;龙王庙内钟鼓响,虎仔桥上望客舟。运河1300多年过去,至今仍可见24个陡闸和分水塘遗迹。
睦洞湖。睦洞湖又名相思湖,位于古桂柳运河的中段。睦洞湖湖面约2000余亩,由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塘叉连接构成。从七星村乘船顺运河悠长的水道至湖心深处,但见湖泊水道纵横,岛屿星布,芦苇浩荡,水草茫茫,游鱼戏水,鹭鸟翩飞,眼前拉开好一幅江南鱼米水乡风光长卷。睦洞湖最奇特的一幕,是农忙时节耕牛乘船上下班的镜头。睦洞七星村家家备船,计有铁皮船200多条。村里的耕作区主要分布在湖区间的绿洲上,村与绿洲无路可达,这些小船成为村民出门劳作和运输的重要工具。

欢迎大家到桂林!
不错不错,看起来真有意思~
开花的时候通知一声,带柳州队过去



有百年历史的古桥:乾隆桥
我LG的家乡,早就听说了,没得去玩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