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山及徒步路线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本帖最后由 仰望藍天 于 2012-6-14 15:29 编辑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古时曾称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面积450平方公里,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胜风景区,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转自百度)

下面就先介绍下嵩山 然后分享些路线 希望大家有好的路线分享

本帖最后由 仰望藍天 于 2012-6-14 15:07 编辑

                              嵩山的由来

  古时,嵩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而四岳各如其方。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嵩山在唐朝时曾有神岳之称。自北宋以下,俱称中岳嵩山至今。

  嵩山属伏牛山系,主脉在登封境内,连绵六十多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中为峻极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山是其总名。古人以太室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的说法。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历代王侯、墨客骚人、僧道隐士,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给这些美丽的山峰命名,遂有七十二峰之说。

太室山

  太室山,主峰峻极峰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92,主要建筑为中岳庙、嵩阳书院。据传,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正如诗中所说: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

少室山

  少室山,距太室山约10千米,御寨山上连天峰为嵩山之西峰,海拔1512为嵩山最高峰,主要建筑为少林寺。据说,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亦有三十六峰,山势陡峭峻拔,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少室山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本帖最后由 仰望藍天 于 2012-6-14 15:11 编辑

                              嵩山的形成

地理位置

  嵩山属伏牛山系,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嵩山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149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

气候特点

  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3,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 27.3
1月最冷,平均气温 0.2

形成原因

  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在古老的太古宙时期,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经历了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的少林运动,三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逐渐形成了山脉,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在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地质特性

  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数据,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本帖最后由 仰望藍天 于 2012-6-14 15:13 编辑

                                                                                                                    人文景观


北魏嵩岳寺塔

  嵩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嵩山地区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文化高度繁荣,这里道、佛、儒三教荟萃,三教中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典型代表,今天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太室山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

  太室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是嵩山儒家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少室山中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是嵩山释家的象征。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据传,印度名僧菩提达摩禅师曾驻锡于此。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救过秦王李世民,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重修少林寺,唐代以后僧徒在此讲经习武,禅宗和少林寺名扬天下,千年来少林僧人潜心研究佛法与武学,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影响日渐深远,少林武术更是中华武术的瑰宝,蛮声海内外。现在与少林寺题材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反应了现代人对少林精神的喜爱。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修复。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壁画约300多平方米。

  塔林在少林寺西300米的山脚下,是自唐朝以来历代少林寺主持的墓地,1000多年来,已经建成250多座,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大多有雕刻和题记,反应了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中岳庙

  中岳庙是道教胜地,历代名道士曾在此著书讲经。位于太室山东麓的黄盖峰下,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汉武帝时增修太室祠,北魏时改名为中岳庙。唐宋时多次扩建,规模宏大;明崇祯十七年毁于大火,清朝多次重修。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


中岳庙占地十万平方米,庙院南北长650多米,东西宽160多米。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是中岳庙古建筑群的中轴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化三门、峻极门、崇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共十一进。天中阁后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镇坊与崇圣门之间的六角亭,峻极门和化三门之间的四岳殿台基,大殿院的两座御碑亭和廊庑,寝殿院的廊房以及御书楼两端的东西顺山房,分别位于中轴线的两侧。庙的东西两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和龙王殿等独立成体的小院落。庙内有330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

  中岳大殿:又叫峻极殿,是中岳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顶,七踩和九踩斗拱,透花棂子门窗,金碧辉煌,素有台阁连云,甍瓦映日之称。大殿内吊游龙天花板,下铺磨光青石地面。殿内正座为五米高的中岳大帝塑像,即殷朝闻骋,经历代帝王加封为祟圣大帝天中王。塑像两边有使臣侍者和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执斧荷钺,威风凛凛。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毁于火。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太室山南麓,原名为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为佛教活动场


嵩阳书院

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改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之一,它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明末书院毁于兵火,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
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它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建筑基本保持了清代的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嵩山碑刻

  石碑是嵩山分布较广的文物。嵩山碑刻,作品多达2000余件,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等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宝。

  嵩山最大的碑刻为现存于嵩阳书院西南草坪上高达九米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此碑为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书;刻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二月,碑高9米,宽2.04米,厚1.03米。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制宏伟,结构紧凑。碑首分三层,上层为双狮戏珠,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起着平衡碑顶重心的作用,使碑身牢固稳当。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从上往下逐渐收缩,略带弧形,上面是祥云浮雕;碑首的第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有双龙飞舞浮雕,两侧是麒麟浮雕。碑身刻《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隶书25行,每行53字。碑阴刻有宋熙宁辛亥张琬等名家题名,欧阳永叔和游人的题记则撰于碑的背面和两侧。碑座为长方形,四面刻有石,前后各三个,两侧各两个,共十个。每个内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举扬舞,一手抓住动物,有鱼,有蟾,有蛇,各像不一,但都鼓目凸腹,开档丁字步,或作对阵欲斗姿势。这座碑刻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也是现存最大的唐碑。

观星台

  嵩山观星台,即告成观星台,大约建于1276年,


嵩山观星台

设计者是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嵩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摇篮。唐代僧人一行在会善寺编修了《大衍历》。当时像登封观星台这样的建筑在全国有27处,而历经数百年沧桑,登封观星台成为硕果仅存的一座。此观星台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19613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授时历》:嵩山观星台的设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此可以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过实地测验,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确时刻,实行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54912秒,与现在的测定仅相差26秒,与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分秒不差。但我们的授时历比格里高利历早300余年。

本帖最后由 仰望藍天 于 2012-6-14 15:16 编辑

自然景观

将军柏

  嵩山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

  

嵩山最古老的树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拨。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将军柏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嵩山潭瀑

  嵩山的水量虽不大,却赋予嵩山灵动与神韵。山间涌泉,星罗棋布;溪水潺潺,汇积成潭;卢崖瀑布,最为壮观。

  唐朝进士郑谷有八景诗曰:

  月满嵩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颍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险溽暑收。

  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 余雨少室观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十二胜景诗曰:

  龙潭贯珠琼将流,嵩阳洞天景色幽。 少室夕照垂金钱,御寨日落苍谷口。

  石池高耸云崖畔,石僧迎实站山头。 石笋闹林柏涛滚,珠廉飞瀑震山吼。

  高峰虎踞云天啸,猴子观天盼解咒。 熊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

本帖最后由 仰望藍天 于 2012-6-14 15:18 编辑

土特产

  嵩山自然环境独特,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得山中物产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嵩山主要的土特产有:冬凌草茶、中岳仙茶、金银花茶、原汁柿子醋、玉米糁小杂粮。嵩山还有两种特色小吃:一是烧饼夹芥丝就三楂红,二是少林三和饼。这两种特色小吃,口感好,有回味,不妨品尝或充饥。

冬凌草茶

  冬凌草茶采用嵩山深处的野生冬凌草、金银花为主要原料,配以地道的贡菊,清咽利喉,去热、清毒润肺,最大限度地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长期饮用,还可以预防癌症,清肝明目,是益寿延年的福茶。冬凌草茶是吸烟者的好朋友,也是送给吸烟亲友的最佳礼品。

中岳仙茶

  中岳仙茶(晚茶)是采用嵩山山脉野生酸枣树的叶和芽精制而成的绿色健康饮品。由于酸枣树生长在嵩山峻岭之间,充分吸收嵩山日月光华,营养丰富、纯天然、无污染,此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有镇定安神改善睡眠的功效,是晚茶中的精品。

中岳仙茶

  金银花茶

  采用嵩山金银花冲泡,闻之气味芬芳,饮之心清肺爽是夏季防暑降温,配制清凉饮料的佳品。

  原汁柿子醋

  采用嵩山深处无公害柿子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以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味道纯正,是天然的保健食品。

  玉米糁小杂粮

  该玉米糁产自海拔1400米嵩山顶上,生长周期长,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绿豆麦仁小米等杂粮均产自嵩山深处的无公害生产基地。玉米糁小杂粮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味道独特,是上佳的保健食品。
景区旅游交通路线

  抵达登封:1.从郑州出发,沿郑少高速或豫03线可直达登封。

  2.从洛阳出发,沿少洛高速或207国道可达登封。

  3.从平顶山出发,沿许平南高速转至永登高转速可达登封。

  4.从许昌出发,沿永登高速可达登封。

  登封至景区:1.少林寺景区:登封西客车站乘登封至少林班车或沿207 国道西行可达

  2.中岳庙景区:登封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中岳庙下车即可

  3.观星台景区:阳城路南乘告成班车可达景区

  4.嵩阳书院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嵩阳书院即可

  5.卢崖瀑布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韩村站,乘出租车可达景区

  6.太室山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嵩阳书院乘出租车行至太室山停车场,沿登山步道上山

  7.少室山景区:在市区乘3路公交车或沿207国道至耿庄,沿旅游公路可达景区

  8.法王寺景区:在市区乘2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嵩阳书院乘出租车可达

  市内设有123689路公交车,网络完善,四通八达,市区各主要干道、各个站口均有线路标志牌。

注意事项

  一、嵩山山下全年平均温度14.3,山上平均8.5,注意防寒。

  二、嵩山上多寺庙,游览时注意礼节、礼貌,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总结归纳为以下4点:

  1、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2、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3、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4、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三、带小孩的要照看好自己的小孩,以免孩子因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四、注意安全。

太室山休闲线路

  1、嵩阳书院-野猪坡-气象站-卢崖瀑布
  2、卢崖瀑布--气象站--野驴坡--嵩阳书院
  3、嵩阳书院-气象站-峻极峰-老母洞-嵩阳书院
  4、法王寺-峻极峰-气象站-野猪坡-嵩阳书院
  5、法王寺-峻极峰-老母洞-嵩阳书院
  6、永泰寺-望都峰--峻极--法王寺
  7、老林窝-气象站-卢崖瀑布(或嵩阳书院)
  8、九龙潭-公川村-铁佛寺(古堡)-九龙潭
  9、永泰寺-望都峰-草甸(墓坡)-永泰寺

中等强度线路:

  1、永泰寺-望都峰-峻极峰-嵩阳书院(或卢崖瀑布)
  2、太子沟-大草甸(墓坡)-望都峰-峻极峰-嵩阳书院(或卢崖瀑布)
  3、九龙潭-峻极峰-嵩阳书院或卢崖瀑布
  4、八龙潭-峻极峰-嵩阳书院

中等强度有一定风险:

  迎仙阁-气象站-峻极峰-老母洞-嵩阳书院


少室山休闲线路

  1、连天峡谷--三皇寨--少林寺
  2、三皇寨-达摩洞(五乳岭)-少林寺
  3、将军庙--垭口--三皇寨

中等强度有一定风险:

  1、将军庙-琼壁峰-三皇寨-少林寺
  2、将军庙-连天-玉皇沟
  3、将军庙-连天-楼尖-大仙沟(影视城) 
  4、正西沟--垭口--大小寨--少林寺

高难度高强度:

  1、将军庙-连天-翠华峰-痩驴背-磨肚石-大寨-南照沟(或龙潭沟)-少林寺
  2、少林寺停车场--小寨--大寨--磨肚石--痩驴背--玉皇沟

1、玉皇沟—磨肚崖—廋驴背—连天峰—将军庙
2、玄天庙——窟窿山——小寨——明月峰——吸风口——音乐大典。
3、小玉皇沟——大寨——白鹿峰——望洛峰——正北沟——少林寺。
4、八里沟-嵩山禅院-宝柱峰-帽子山-山神庙
5、山神庙—清凉峰后沟—清凉峰垭口-清凉峰—一线峡—宝柱峰—嵩山禅院—三皇停车场
6、将军庙下山神庙—清凉峰后沟—帽子山—宝柱峰—嵩山禅院—三皇停车场
7、玄天庙-少阳峰-洋姜沟-玉皇沟
8、待仙沟、楼尖、瘦驴背、磨肚崖、大寨、玉皇沟
9、玉皇沟——小寨——二祖庵——少林寺
10、玉皇沟——太阳峰——玉皇沟
11、将军庙-琼壁峰-连天峰-卓剑锋-白道谷-将军庙
12、大塔寺-三祖庵-罗汉洞-会仙峰-峻极峰-气象站-万岁峰

13、永泰寺-望都峰-卧龙峰-峻极峰-鹰愁崖-浮邱峰-迎仙阁
14、永泰寺-观香峰-望都峰-卧龙峰-嵩阴草甸--永泰寺沟
15、九龙潭-峻极峰-法王寺
16、启母阙---万岁峰---鹰愁崖---浮丘峰---迎仙阁
17、中岳庙——黄盖峰——青冈坪——卢崖瀑布
18、大塔寺——搠刀泉——森林浴场——望都峰——永泰寺
19、八龙潭——峻极峰——望都峰——永泰寺
20、九龙潭——石佛寺——嵩阴草甸——森林浴场——搠刀泉——大塔寺
21、八龙潭-峻极峰松树凹-五号线-嵩阳书院
22、八龙潭-卢崖瀑布
23、大塔寺-搠倒泉-望都峰-罗汉洞-三祖庵-嵩阳书院
24、少林红叶观景道-香炉峰-柏玉-少林寺

  嵩山魔道又称蛇谷 坐落于少室山樓尖下,途经紫霄峰。 紫霄峰,它处于少室山东部,嵩山七十二峰,以峻极为至尊,连天为最高,而如果说起险峻挺拔、居高临下,上接天穹,势压诸峰的,则非紫霄莫属。   紫霄峰海拔1499.2米。此峰名紫霄,是因其与连天峰一样都是直插霄汉,相接云霄,故名。楼异《三十六峰赋》:“连天、紫霄势之穹兮。”《嵩书》:“与连天峰相埒,紫霄状其高也。”关于紫霄的“紫”字,《嵩岳志》云是因山霞经常带有紫光之故。紫霄和连天峰高度相差不多,且山势陡峭,亦是观少室美丽的最佳地方。明傅梅有《紫霄峰》诗:“高峰连紫霄,转盼别昏晓。因观日月流,方知天地小。”
    前几年嵩山根本就没有魔道这个词,魔道名字源之于嵩山的几个攀岩高手几个老驴构思出来的一条难度强度特高的一条路线,构思设计出来之后开始带领驴友实施攀登,再经很多批驴友走后就演变出目前名副其实的“嵩山魔道”。
    据走过魔道的驴友说魔道之险真的是很难用言语描述那种感觉,它的显不是一处两处,真正的魔道是“险象环生”的,时时刻刻我们就像在千米高空走钢丝绳,一个不小心或许就是“粉身碎骨”。凝神聚气、不敢分神、用尽力量,在整个攀爬过程中手几乎都是没有着力点的,脚下是松滑的柔土和沉积的落叶,多处崖壁需要用到绳索打保护来攀爬。悬崖就在脚下,峭壁就在身畔,过耳的风仿佛要把人拉入深谷。

  从音乐大典后-代仙沟进入一只徒步到樓尖下山的地方、再走大概十米有一个岔路口、左边一条通往莲花寺上连天峰的野道。右边一条通往嵩山魔道、 在岔路口右拐一只向上是不算高的慢坡。能看到一个水冲的峡谷 、走到峡谷的旁边左边有一条上山的坡度 、沿着坡度开始嵩山魔道的真正驴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