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十一小鳌太5日重装穿越回顾贴~~~第6页有更新照片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若尘_7080 于 2012-10-13 18:12 编辑
写在前面:
不知道大家去鳌太是个什么目的?认为走过鳌太就是强驴了吗?还是认为鳌太没什么难度,随便穿双板鞋就能走呢?
今年的十一,真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无知者无惧!
去之间辽宁版的“都给我躲喽”就发了一个关于鳌太的帖子:从鳌太“丢人”事件看AA领队和商业领队,共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http://bbs.8264.com/thread-1426283-1-1.html
以下是我回复躲喽的帖子:
顶躲喽大哥的帖子
建议每位领队都去报名参加孙斌的领队培训课或者去参加一下登协的相关培训。
不是玩了几年户外,认识几条路就可以当领队了。
领队的责任重大,不管是商业队还是AA的队,都是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你可以完不成既定目标,你可以让队员没有一个完美的体验。但是,因为你没有把安全预案做好,以至于让队员失踪、重伤或者丢掉性命,我想这个就说不过去了。
每个领队都希望自己的队伍是安全的,但是你是否把所有的风险都考虑到了呢?是否对所有的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呢?是否对这些风险有及时和适当的应对方法呢?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话,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停止带队,先去学习!
这次的鳌太行看到了太多的不专业的驴友,很多学生的队伍,拿上单层的休闲帐,穿着板鞋就上山了,冲锋衣、雨披都没有。对户外环境、天气变化、专业技能、合适的装备都没有必要的认识。晚上下露水,帐篷里面结露把睡袋和其他东西都弄湿了。山上下雨、下雪弄得浑身都湿透了,练背包里的睡袋、备用衣服都是湿湿的,还是我们团队的五个无锡的哥们给他们干衣服,用汽灯和炉头给他们取暖和烘干衣服。听一个四人小队说,有一对母子,没有防水的衣物,没有登山杖、炉头套锅,没有保温杯。在湿冷的天气中非要从鳌山穿越到太白。怎么劝都劝不住,后来这哥四个陪了她们两天都实在没有办法才和她们分开。
说这么多还是一个中心思想,不管是鳌太还是其他的线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言归正传,还是写写我们这次的太白之行吧。原计划十一的四姑娘山二峰、三峰的攀登活动被原上草可恶的假期给毁了,幸好秦岭名蛇发了十一鳌太穿越的活动。时间恰好合适,于是乎迅速联系名蛇,报名参加。

9月28日晚23点,我和原上草乘坐K338山海关-西安。29日晚上20:30左右抵达西安,入住三秦客栈。出去吃了个羊肉泡馍,跟名蛇沟通了一下明天集合的地方以及保险,开始重新装包,把一些下山后换洗的衣服和鞋子寄存到客栈,抓紧时间睡觉。
本次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所有效果比较一般。
灵宝道西安途中的落日晚霞

东西太多了 要精简一下

悲催的单兵作战食品,下次打死也不带了。
十一鳌太的装备推荐:
服装类:冲锋衣裤、抓绒裤、羽绒服、速干内衣裤、长袖速干衬衫、皮肤风衣或者软壳马甲大号雨披(要能把背包一起罩起来的,长袖的)。行走的时候我本人就下身冲锋裤、上身一件速干长T。比较理想的是不下雨的时候MARMOT的M3软壳裤+长袖速干衬衫,稍凉的时候加一件软壳马甲或者是皮肤风衣足够;下雨的时候下身可以穿冲锋裤,加一件雨披就够了;到了 营地,下身套一条速干的内衣裤子+抓绒裤+冲锋裤,上身加上羽绒服和冲锋衣。高帮防水徒步鞋+2-3双速干袜子。
在行走的时候尽量控制速度和节奏,让身体保持凉爽,少出汗或者不出汗为宜。减少了体能消耗,也可以少背一些补充体液的水。
装备类:65-75L左右的背包(尽不要外挂,尤其是防潮垫,它会让你套防雨罩或者雨披都很不方便),尽可能带发泡防潮垫,推荐T家的蛋槽或者搓板。睡袋的话本次我带的是1200的羽绒,实在是太热了,下次再有类似的活动我会带600的羽绒睡袋,然后穿着抓绒裤和羽绒服睡。这样既减轻了重量,又把装备合理的运用了。营灯就不用带了,带一个3W的头灯就够了。炉头好套锅4个人有一套足够了,5天的话每个人一个气罐足够,7天的话两个人3罐气可以了。挡风板要带,保温杯要带。
配件类:太阳镜、多功能头巾、最好带一顶防水的棒球帽+一个抓绒或毛线帽子、手套、登山杖一对、护膝、10米左右辅绳、捆扎带两条、防水袋、指北针、救生哨、瑞士军dao、垃圾袋。
周家客栈是柴胡村的村长家
热情好客,以后大家可以在这打尖。
秀秀8264的旗子吧。


为了不让大家走的太辛苦,本来4天的行程安排了5天。
本次一共18人,领队名蛇、残狼,队员若尘、原上草、天涯、耳朵、夕阳、平淡心、阿壮、耳朵、子行、淡泊、罗建、海宝、刘小峰、爱鸽、放不下、老妖,来自秦皇岛、呼和浩特、无锡、九江、南昌、西安、北京、许昌等地。
今天的要从海拔800左右的柴胡村上升到2300的大殿,爬升比较大,只有半天的时间,又是第一天徒步,有点压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