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行马 于 2012-12-18 15:09 编辑
大家好,我是马一桦,刚回到温哥华才有时间整理相关资料。
我是83年开始自助
旅行,第一年就去了尚未开发的九寨沟等阿坝高原和
张家界,所以后来再去了一些地方包括黃山都提不起兴趣,直到91年开始往西北跑,那种荒野才使我恢复了生气,
西藏新疆跑遍了,想在什么地方才是人烟稀少的呢,就只有
登山了,因为当时民间还没有登山散户,只有国字号和个别大学才有可能有机会登山,基本上可以说当时我是一个习惯走在潮流前面的人,所以96年底路上遇到的七大古都
攀岩馆是我开始接触登山,尤其是朱发荣和王振华两位老教练的教导令我受益非浅,加上自己之前长期独自旅行养成的冷静行事,才有了之后所谓的成就。
登山中最深刻的一次登山经历?
2000年参加由
贵州登山探险协会组织的宁金抗沙攀登,由于组织混乱,队员自由散漫,类AA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都想登顶又都不想运输结果是都没有机会登顶,不可能形成先锋与运输人员的相互配合,(当时还没有
阿尔卑斯方式的引入),使我反思,要想攀登成功,就得队伍的构成完善,AA制的弊端也可以通过专职人员的方式得到解决。这一年我从机关辞职,并在2002年尝试用自己培养的队员,自己选择的
山峰,顺利完成玉女峰的首登以及刃脊成立后的一系列首登。
您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职业登山者?
高山向导?高山技能培训师?亦或者是?
有感于九十年代大学登山组织一年一次攀登太少,所以我决定辞职专职干登山,这样一年登山的次数相当于在大学里的近十年,经验积累的更快速有效。可以说2002-2007是职业攀登者,2007年出国之后是自由攀登者。
最自豪的一次登山成就是?
2006年的大黃峰攀登,阿坝州第二高峰,难度也已经超过了我们攀登过的幺峰路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人在80年代中国山峰对外开放初期的扫荡时期,这座著名山峰没有被日本人找到,否则就只能象幺峰一样是中国人首登了。这座山是采用的有后援阿尔卑斯方式,由于进山路途较远,大本营之前是由刃脊工作人员协助进入,从大本营开始我和曾山两人完成,大本营之后70%是刃脊路线。这次攀登也得到了2006年度金
犀牛最佳攀登成就奖的肯定。

我很少有机会拍自己,这张是幺峰下撤时拆
帐篷,背景陈骏驰等三人正在冲顶
刚注册的微博,新浪搜索:马一桦 ,有问题请前往咨询,我尽量回复。
目前已经回复或跟帖的内容:
第30页
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