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行越南 越南越美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关于越南的印象,最早是来自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歌曲《血染的风采》等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文艺作品;再后来,看了《野战排》、《第一滴血》系列等美国人拍的越战题材影视,感觉越南是一个战乱频繁、难得安宁的地方。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走越南的旅程,因为美丽的海岸线?因为玛格丽特·杜拉斯?抑或是越南美食?对于我来说可以都是,但却又都不是。游走越南除了带上你的眼睛,也请带上你的心。越南,从地图上看呈S形,有着修长曼妙的身姿,长长的美丽海岸线。在各国权力及文化的入侵中依然保留其固有的文化遗产,并最终实现主权独立。在我看来,越南犹如一位满心伤痕的柔弱女子,美丽、忧伤,却又是那般地坚韧。
自驾到达边境,从东兴口岸出关,乘巴士到达老城区已经天黑黑了。纵横交错的街道灯光昏黄,人影攒动,游客之多是始料未及的,整个老城区挤满了来自不同国度的游客,其间以欧美人居多。街道并不宽,显得有些老旧,摩托车不时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也许正因为这些才让这里更有感觉。
在越南住的第一个晚上就是在美丽的下龙,到达下龙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在靠近海边的一家餐厅里用餐,隔壁是一家类似我们这儿录像厅的露天投影放映厅,为招徕顾客,不停的放映着类似卡拉OK的越南风光和民族少女,缠绵悠长的异域曲调一直流淌在我们四周,餐厅里(奇怪,这儿大部分餐厅是露天)有一帮正在喝酒的越南人,也许刚完成了一项工作,正在庆祝,时不时发出一阵越南语的欢呼声,餐厅外,时有三五成群的越南少女从我们身边翩翩而过,让刚才在车上还抱怨没有出国感觉的团友们立即有了异乡异客的感觉。
晚上住在一三星级宾馆,宾馆不大,但收拾得挺干净,进到房间,空调、电视一应俱全,最有意思的是电视里竟没有一个华语节目,洗漱完毕,照例想逛逛城市夜景,出门一看,夜静寂寂的,连路灯也没有,间或有呼啸的摩托车驶过,激起一阵轻烟,想着导游的告诫,没有了在澳门、香港凌晨独转的勇气,就在宾馆隔壁的小店里吃了杯冰淇淋,一对面容慈祥的越南夫妇说着简单的汉语,微笑着接待我们,房间的电视里正放着翻译成越南语的《橘子红了》,看中一个长腿长胳膊的布娃娃,一翻开标签,赫然的写着“made in china”,不禁哑然失笑。

那是肯定的哈 后面有秘籍介绍如何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 约个越南妹纸出来谈谈心 喝喝咖啡
中越友谊大桥横跨中越界河北仑河,是连接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是两国商贸和旅游的重要桥梁,也记载着中越两国关系变化的历史沧桑。
大桥最早建成于中越关系蜜月期的1958年,被称为北仑河友谊大桥。1960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视察东兴时,把桥名改为“中越友谊大桥”,并亲笔书写桥名刻制在桥头牌楼横额上。
后来中越关系日趋恶化,大桥在1979年2月中越战争时被越方用烈性炸药炸断。1992年,中越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经协商后决定在断桥原址上按原规格重建大桥。
1994年4月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11米,桥中间有一红白相间的虚线为中越两国的分界线。跨一步而出国成为现实。
目前中越友谊大桥已成为国门东兴一条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仅次于深圳罗湖和珠海拱北口岸,为我国陆地出入境人数第三大口岸。


早晨的早点是越南有名的米粉汤,这也是我这次越南一行记得的唯一美味了,细细白白的米粉,放上几片绿叶儿,在配上鲜嫩的鸡丝,看着就有了食欲,吃的时候,想起导游说的大米饭――老婆,米粉汤――情人,面条――小姐,许多人就笑了起来:还是情人的感觉好呀! 吃过早饭,驱车到达此行目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第八大遗产,海上桂林――下龙湾。
一路上都在揣测着下龙湾的美丽景色,坐上游船,看两岸的青山绿水,才觉不虚此行,下龙湾名为海上,却丝毫没有海的汹涌澎湃,到像一温柔娴静的江南少女,不经意间就让你看到了天香国色,如果说桂林有灵气,下龙则更有些仙气,一样的喀斯特地貌,阳朔漓江的水是呈固定的航线,而在下龙,范围更大,境界更宽,船行无须规则,水域没有界线,山重水复处,突一胜景闪现。下龙湾海面的石头,遗世独立,优雅缓和。在碧波如镜的平静海面,突兀地显现这些孤伶伶,又并不寂寞的石头,扶在栏杆上,拿起照相机,任由一座座独立秀美的山石进入我框好的画面。即使随意遇到的渔船帆船游船,亦是我眼中的一道道佳景。
驶到海中的时候,突然下起了稠密的雨丝,连忙从船顶跑到座位上坐下,透过窗户,雨中的下龙另有一番韵味,雨点落在海面上如活泼泼的跳珠儿,煞是好看,远处近处山的景致蒙上了一层面纱,神秘而不失妩媚,刚才的景致在细雨迷离中,又转换了角度,两只好斗的公鸡转眼间却变成了一对缠绵的恋人,一生相拥,一世相吻……
雨停了,站在船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两岸绿水青山,渐渐退去,远处云雾飘渺,竟让我真的以为有仙人出没,就这么凝望着,大船旁挂着的小船小贩的吆喝把我从遐思中惊醒,两条小船一个是各式各样的水果,一个是各色各味的海鲜,黝黑的越南女带着斗笠,围着毛巾,捧着小盆站在栏杆上,让我看的心惊胆战,两船无一例外的都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趴在船顶,睁大怯生生的眼睛盯着我们,我无语,买上一小姑娘递过来的酷似施迦摩尼发辫的施迦果,品尝着酸酸甜甜的滋味:原来,这不是天堂,我,依旧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