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里的攀登----新疆未登峰苍穹峰登山探险纪实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17:15 编辑

深渊里的攀登                           

                                             ----新疆未登峰苍穹峰登山探险纪实

文:语风

图片:玉米

     在中国,要知道中国有多大,那就到新疆来;要知道新疆有多大,那就到和田来。

    2013年4月22日,我、仙人掌、玉米在乌鲁木齐搭上长途汽车,一路20个小时1500公里不分昼夜,翻天山、走戈壁、穿沙漠,终于在23日上午抵达和田市,队友金属、水草也分别远道赶来会合,当晚我们全部5人得以集中,登山之箭已在弦上。

    4月24日,我们乘坐上雇来的微型车离开和田市区,沿216省道和玉龙喀什河南行,和田这个新疆最具民族特色的神秘地方,路边极富民族色彩的维吾尔乡村风情,玉龙喀什河里形形色色挖玉捡玉买卖玉石的景象,一切都增添着我们出征的信心和新奇感。

    出行不到一个小时,一个治安检查站把我们挡住,维族司机一番交涉完毕,结果是我们被要求原路返回。向警察了解情况才得知,巴楚县刚刚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和田众所周知本来就是重灾区,整个和田地区已经开始进入维稳安保状态,而我们前往的山区正好是恐怖分子可以潜逃出境的一个通道,所以像我们这样几个外来的汉族人出现在那里是存在问题的。经过深入交涉争取,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得以继续前进

    炎热的沙雾,干涸的大地,焦枯料峭的山岭,深切地下的河道,昆仑山脉尽显它的狂野。抵达喀什塔什乡已是中午,继续前进到达一个叫七大队的村子,柏油路结束。经了解当地人,前面的路况我们的这种车根本没门,行程再次停滞。又是耽搁一个小时,我们换乘了一辆双排农用车继续前行,以后的近两个小时里,在一片尘土飞扬中,汽车保持着牛喘挣扎,腾挪蹦弹,在一片没有路径的山野中随意发挥,我们心里时刻紧绷着,听着上气不接下气的马达声,听天由命地与车共舞,随时接受汽车的趴窝停工。老天有眼,到汽车几乎要断气的时候,总算把我们送到距离山口大约一公里的地方。

    下午五点,从山口(海拔3750米)开始徒步进山------时间已经大大晚于预期。进入河道,到处是乱石和冰河,下午冰雪融水很大,我们不断地在河岸两边转换,在石头中盘桓跳腾。傍晚八点走到一处岔口,河道突然变狭窄,浑浊的河水怒吼着阻挡了我们的去处,几经探查都无法通过,只好随遇而安就地扎营。这里海拔3950米,进山三个多小时仅仅爬升了200米。当夜,部分队友有不同程度的高反------毕竟一天海拔上升了近3000米。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18:05 编辑

公路边的河道 山口
5720雪山

你联系卓玛米或玉米糊糊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18:37 编辑

   4月25日九点半,开始继续河道中的征程,清早山上融水锐减,河水突然变得默默无声了,我们顺利通过了峡口,之后就是漫长的河滩路,一个接一个的拐口。河道就像被炸过一样,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头恣意散布其中,背负重包的我们只好一展身手,在其中不断地攀爬、跳跃,一开始还有新奇感,随着乱石堆滚滚而来,攀爬跳跃的继续,人渐渐就麻木了,背包越背越沉。
   既然是自主攀登,就要做到独立自主,各尽所能,然后再说相互协作。我们要背负各自全部的装备食物,男士还要分摊公用的装备食品燃料,如无异常彼此无需帮忙。除了少数几次休息集中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5个人分成两三拨各自为战。时间在继续,折腾在继续,没有什么花哨的面子只有很实在的牛喘傻走。
   到下午三点半,我们前面三人停止了前进,仙人掌随后赶到,但是最后面的水草始终未到,金属随即回头查看。等了很久,金属背着水草的包陪她赶到,水草自述身体不适感觉很不好。我们判断是体能和海拔适应出状况了。于是放弃今天后面的路程,就地建立登山大本营,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适应。我和金属属于精力有余的,我俩运送水草个人和公用的技术装备又继续向前探路,走到海拔4600米,大致已经看见了雪山。然后折返回来,我们还在河滩里顺道捡玉石。
   回到大本营,看见水草的状况已经基本稳定。但是随后发生了不能想象的事情:水草提出她第二天下撤,即使她自己一个人也要走。我们作了必要的劝说,但是没有议出一个结果。只好等到第二天视情况再定。一夜很平静,海拔4450米的河滩上。
   4月26日,看水草有点虚弱但是状态基本正常,可以肯定没有紧急的状况。但是水草仍旧坚持下撤,我们对水草作了最后的劝留。
   按说如果队员出现紧急问题比如受伤或者急性高反,我们肯定要无条件处理此事,即使终止活动。但是现在没有出状况的情况下,个别队友半道刹车突然要求退出,这当然牵动影响整个登山活动。单独的一个女子在这片陌生地域要出山返回和田市,难度和风险在我看来是很大的,她坚持要实施自己的想法,那意味着我们其余的队友有人要作出牺牲。而谁愿意中途放弃登山?我们都是不远千里甚至不远万里赶到这里,组队很多人等了一年了,为了凑齐凑准登山假期,我们又等了一个多月,可谓费尽心思。
   我们最后委婉提出一个想法,希望水草兼顾一下大多数队友的需要,单独在大本营驻扎,等待我们几天,但是水草仍旧不该初衷。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后我们四人商量,仙人掌自愿退出陪同水草下撤。登山队分裂了。
   人少资源少,需要独立应对各种的困难,这是自主登山活动中的典型困境。很艰难很挣扎,但是必须坚定内心,坦然面对源源不断的各种难题和困境------自主攀登的真实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上午九点半,我、玉米、金属,在仙人掌、水草的注视中很孤独很悲壮地继续我们的征程,河道爬升一直继续到海拔4650米。随后坡度陡然提升,我们沿着冰河继续,山谷中视野逐渐开阔,前方雪山渐渐现身。随后我们沿着山谷中的碎石小岭爬升,雪山愈发显现出雄伟恢宏,我们逐渐步入银白的世界。看到正前方那一面顶部水平的白色雪脊,那一段需要我们攀登的路线,令人激动。随后几个小时里我们在山脊的俯视下不断地逼近那雪坡下。
   天很晴朗,干热无风,天地缓慢而沉寂,很沉重很劳累,但是我们看到了希望。顽强的玉米一直能跟上我们的速度,她不停地拍照和说笑,苏州话一开腔就笑死人,我们都感觉很顺畅。但是突然间,前方的金属身体下沉了半截子,随即继续一个下落,雪坡上就只剩头部露外,他大喊起来。我感觉就像晴天里天空一个响雷------冰裂缝。迅速赶上几步,扔掉背包,掏出扁带和技术镐,冲上去先用扁带套到金属的左手腕,然后跳过裂缝,一镐劈入雪地作为自我保护,另一镐劈入冰雪腕带扣在金属右手,再用玉米拿来的绳子迅速在金属背包提环打绳结,做好准备以后,伸手抓住金属右手臂,把他拉出冰裂缝。躺倒雪地上,心还是砰砰直跳,彼此相视一笑。查看裂缝,宽度大致一米左右,内部很宽很深,外部是融化的残雪表面是基本看不出来的。实在是一个吃人的家伙!
   距离我们的扎营地很近了,但是反省问题,我们赶紧穿戴装备,三人结组行进。其实我们早已渐入了冰川地带,可能习惯了磨人的河滩路,因此丧失了必要的警惕。金属在前面用雪杖探路前进,不探则已,一探就发现很多大大小小的裂缝,有个别的裂缝规模还很惊人。几百米路程我们行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下午4点半,我们抵达大雪坡下,建立了一号营地,这里海拔已经达到5000米。一夜很平静。
   4月27日,老天爷依旧很眷顾。作了最后的物资精简,穿戴技术装备,三人结组,11点出发。今天我们计划直上一面高差500米的大雪坡,河滩中负重压抑了2天,终于要攀登了。
   我在先,玉米居中,金属殿后。接近起攀点的一百多米距离里又不断探出多条冰裂缝,稍微妨碍了我们的一些速度,然后开始攀爬漫长的大雪坡,下部是高差超过350米的雪坡,坡度不大25-40度间,但是雪很厚雪层多雪质复杂,好在基本没有雪崩风险,我们三人只是结组不打固定保护点,其实除了蹚雪路比较累,整个攀登很简单没大的技术难度,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缓慢爬升。
   时间转到下午三四点,雪坡逐步走完,我们接近了一段石坡,攀登坡度增加到40-50度,难度有所增加。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转变为交替保护方式攀登,由金属做保护,我沿冰岩结合线先锋上升,打冰锥作保护点保护站,然后玉米,最后上方保护金属上升,这样完成一个绳距。时间已转向下午,山风陡起寒气袭来,折磨人的攀登令玉米有点失去耐心,坚持要中止攀登就地扎营,我们几经安慰和劝解才稳定下来。也难怪,几天的折磨早已令人身心疲惫。接着是一段雪岩混合地带,我继续先锋,使用扁带在岩石上做保护点和保护站,冰镐和冰爪在岩石上攀爬着实令人心疼,上升了一个绳距,基本就到了山脊的下方了,等玉米和金属上来后,他们又继续攀登了十米就翻上了雪脊。我最后翻上去一看,好家伙,终于到达二号营地的位置。非常平坦的一段山脊,位于主峰和5720峰之间的隘口,雪山主峰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矗立在我们面前,令人万分激动。
     苍穹峰,海拔6280米(谷歌地图标注海拔6254米),位于新疆和田以南昆仑山脉中,在主峰慕士山海拔(6638米)以北,距离慕士山直线6公里。2006年8月,我和天津山友温旭曾经从另外一条线路攀登上了旁边的未登峰5720峰,我们在顶峰看见了这座相邻的高山,并被她深深吸引。选择她,最主要就是因为她是一座未登峰,一座位于这片神秘偏远的玉石盛产地的未知山峰。

          海拔5550米的二号营地,一夜密集的小雪。
进山
过河
冰河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17:44 编辑

河滩路 河滩路
貌似的大玉石

河谷中的碎石岭 遥望大雪脊岭 逼近雪脊岭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21:39 编辑

突遇冰裂缝
挺近雪岭
攀登小休息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19:59 编辑

深雪中攀爬 山脊顶部 雪脊之上
本帖最后由 语风2008 于 2013-5-28 21:35 编辑

二号营地
主峰
等高线图
   4月28日,天一有亮光,我就第一个把头钻出帐篷。很遗憾外面已经被新雪覆盖,风雪仍旧,最主要的是能见度很差,十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随后三人都不断地探看天气,直到快到中午,老天也没有放晴的意思,我们放弃了今天冲顶的愿望。然后一整天都是在浑浑噩噩地睡觉。夜里继续探看天气,风雪继续,令人丧气。如果到第二天仍旧如此,那我们只能打道回府,燃料食品不允许我们继续潇洒了。惆怅而忧心的一夜。
   4月29日,早晨八点多,很折腾地穿戴好出了帐篷,主峰很清楚。但是天冷,风大,最主要雪下得很厚,我在帐篷外面走了几圈,内心挣扎再三最后下定决心,做饭准备攀登。玉米说她不去了,她说自己的体能继续冲顶,拼一下应该没问题,但是考虑后面漫长的下撤她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最主要她已经到过这里了,该看的该拍的她都做到了,已经满足了。谢谢玉米,关键时候为别人让路。
   十点整,我和金属离开大风狂虐的营地隘口,结组继续攀登,去解决山峰最后的700米。
   看不到任何岩石,有的只是漫长的雪坡。雪坡坡度基本上在20-40度间,没有技术难度可言,但是雪层较厚,最关键是一路上有冰裂缝。我们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忘我的探雪蹚路中,一个大雪坡然后另一个大雪坡,没有兴奋点,没有浪漫事,有的只是傻走。大约三个小时后,阴云慢慢掩过,能见度逐渐变小,最后我们深陷于云雾包裹中,好在失去能见度前我们大致已经脱离了曲折的路段,大方向还是基本确定的,我们凭着感觉向上坡方向继续前进。大约完成了300米爬升后,金属接替我继续先锋。依旧是云雾和密集风雪的包围,偶尔会有瞬间转晴,我们利用能见度突好的那一刻艰难辨认方位不时修正方向。能见度低下的最重要问题是我们只能低速前进,分辨冰裂缝想办法跨过冰裂缝都需要极其小心谨慎。时间不断在推移,天光已经转西,但是顶峰还是遥不可知。不停用雪杖插雪不停地陷脚拔脚,海拔越来越高,我们的体能在磨人的雪地中逐渐消耗殆尽,我渐渐感觉到:我们的攀登能力在接近极限。金属在前面沉默顽强地爬升着,我在后面安静持续地跟攀着。漫长、孤独、缓慢、枯燥、疲乏,饥渴,以及内心中不断的动摇挣扎,从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聚涌而至,直到最后麻木僵硬,什么最好的装备、什么精湛的技术,什么理性的判断的都不重要了,一年的等待,一周的攀爬,什么都不重要了,最直接的就是我们在今天在当下能否继续这种低效的折磨的爬动,能否抗拒自己内心纠缠的软弱胆怯,直到完成最后一段冲刺。我们两人孤独地领略着这个寂寞山峰的冷漠沉寂和风云变幻,享受着我们内心的那份孤独光荣。
   傍晚八点钟,我们麻木地到达了顶峰----海拔6280米,最后的十几米小冰壁(MI2)已经无需再经历了。那时候,雪停云开,西霞映射,我和金属站立在山巅,不受干扰地享受那一刻,云海的波涛汹涌,群山的波澜壮阔,内心的激情满怀。我们是自由的、幸福的……。
   空气稀薄地带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撤时天已暗下,白天的风雪已经掩盖了我们的脚印,我们在头灯的灯光中,继续探路下撤,虽然体能已经极其衰弱,但是我们有充分理由愿意拼命,为了自己也要冲撞这片黑暗。折磨在继续。
   夜晚十一点,终于听见了玉米那苏州口音的回应-----连续13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回到二号营地啦。一切都已经迟钝了,但是我深深地感到了幸福和温暖。
   4月30日早十点,我们在凌烈的山风中开始下撤。我们先利用岩石做了一个保护站,主绳对折双绳下降了30米,然后在雪地建保护站,先是玉米和金属缘绳下降到绳底,我再倒攀下去,这样先后下降了2个绳距,基本就撤到了大雪坡上,然后我们坐在雪坡上各自滑雪下降,畅快地一路滑到坡底,继续走河谷中的冰川冰河下撤,天气逐渐变坏,云雾笼罩山谷,我们不断地辨识方向,到达河滩上,我们把水草留下的技术装备又加背上。最后是漫长的石滩,一路颠簸和折磨,无话可说无以言表。到了海拔3950米的岔口已经傍晚9点。我们继续下撤,目标是山口,我们戏称是为了藏在山口的那几瓶可乐。从天亮一直走到黑夜,我们在河谷中的冰河上不停跳腾折磨,云雾也如影随形处处跟我们为难。一直到夜里0点,我们走出了河道,才发现我们早已越过了山口,我们在河流下游的河岸边了。就地扎营,于是,那几瓶夜思梦想的可乐也就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河岸边一夜的雨雪,我们终于还是无法摆脱雨雪的宿命。但是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内心再次趋于安定,大地再次归于稳固。我再一次感到满满的幸福,那聚涌而来令人窒息的幸福。
(枯等6天之后,5月1日,忠诚的仙人掌从和田再次赶来到大山深处的喀什塔什乡,想尽一切办法找车找人把我们接上,当天下午我们安全地返回和田市。我们的登山探险终于画上句号。)
玉米
语风,金属,水草,仙人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