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黄山 看日出 赏云海 观美景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本帖最后由 得意羊羊 于 2013-11-16 16:11 编辑

    我们住的地方是舞厅,人特别多,晚上睡得不是很好,呼噜声彼伏此起,迷迷糊糊就到了起床时间。因为要看日出,所以起的很早,出门看漫天星星,天已经晴了。我们随人流上山,选择了个位置等待看日出。

           我们选的位置不是很理想,没有看到从云海生起的太阳,太阳是从山后面升起的。


梦笔生花位于北海景区北海宾馆散花坞正前方。该景为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
本帖最后由 得意羊羊 于 2013-11-16 16:11 编辑

    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本帖最后由 得意羊羊 于 2013-11-16 16:12 编辑

   黄山北海狮子峰前一山峰有块巧石,状若石猴,独蹲峰顶,静观后海风起浪涌,人们称这块巧石为“猴子望海”。还因这块巧石在黄山民间演绎出一段传说,因此,人们又称这块奇石为“猴子望太平
本帖最后由 得意羊羊 于 2013-11-16 16:18 编辑

猴子观海的传说:
    黄山北麓有个仙源村,是原太平县的县治所在地。这个村里有位赵员外,家业殷实,富甲一方。老夫妇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
    这姑娘,论模样是百里挑一,论手巧为女中班头。赵员外晚年喜得千金,给女儿取名掌珠,意谓掌上明珠。虽是女孩儿,也曾延师教授,因此掌珠小姐除了女红熟巧外,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有女才子之称,方圆百里皆知晓。掌珠小姐正当豆蔻年华,许多人家仰慕小姐的才貌前来求婚。但赵家小姐不是因门户不相称,就是对男方的才貌看不中,后来干脆就没有人敢上门碰壁了。因为这等原因,赵小姐年方二十,仍待字闺中。
    赵员外夫妇好生焦急,常常在女儿面前唠叨,说得多了,掌珠忍不住答上一句:惹让女儿一辈子伴着个凡夫俗子,我宁愿不嫁,终生侍候在父母身边。         “你要什么样的夫婿才称心?也说给为父听听,好让我也出去张罗一下。赵员外见女儿如此模样,无可奈何地说。
    掌珠沉默了半晌,开口道:女儿并非清高,孤芳自赏。婚姻乃终身大事,不可不慎。前朝钱塘有位朱才女,因父母不慎将她错配一市井小民,郁郁而亡。父母如何能逼女儿胡乱出嫁呢?    坐在一旁的赵母,听了女儿一番话,频频点头,赵员外则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赵员外问掌珠:你说怎么办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天经地义的事。         “你只管说来,为父依你便是了。赵员外说道。
    掌珠说:前朝有抛绣球择婿成婚的,人生中第一大事,怎么能如此靠运气定终身?这岂不是开自己的玩笑,我只求人才品貌端正,诗书才情俱佳之士。太平一地人稀地狭,难觅佳偶,父亲可张榜三府各县,觅婿求才,女儿亲试前来求亲者,只要人品出众,女儿便会应允。    赵员外听了女儿的一席话,点头应允。随即,吩咐掌珠小姐亲撰榜文,然后派大家分头到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各县大镇衢大道张贴,准备百日内择一佳婿。
     这择婿榜文贴出后,立即轰动了三府各县。一帮年少有才之士,纷纷前来应试。
    当时,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西海深处的幽洞里,有只修炼了三千六百年的灵猴。风闻此消息,他摇身一变变成一介书生,也前来凑热闹。不意一见掌珠小姐,竟神魂颠倒,惹动了情思。
    掌珠小姐有沉鱼落雁之貌,脸上的笑容如桃花鲜灿,眉似新月,腰肢如柳,玉手纤纤;轻移莲步,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宛如仙女下凡人世间。灵猴变成的书生相貌俊秀,衣着素雅秀逸,言行举止文质彬彬,掌珠小姐一见,便有三分好感。掌珠小姐隔着花厅的窗棂,向这书生出一上联。灵猴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了下联。掌珠小姐见书生应对工整,迅捷,对他更添几分钦佩。因为许多前来应试的学子先前都被这道题难住了。小姐又出一联,这次用纸写了传出。灵猴接下一看,欣然挥笔,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笔法直追王羲之。掌珠小姐见书生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心旌摇动,内心赞叹:真才俊之士也!    自从小姐三月十九日接待第一位上门应试的学子,已过了九十九天。限期百日,只剩下一天了,赵员外和夫人不免焦急起来。这时,赵员外把掌珠叫到小客厅里问话。赵员外问:女儿,定了百日选婿,难道这么多的学子中,就没有一个你看得中的?今天已是最后一日了。掌珠回答:禀父亲,今天来了位书生,虽然穿着朴素无华,但应对自如,才思敏捷,书法有王羲之之风。女儿十分的中意,但请父亲定夺。赵员外和夫人听了,喜上眉头,立即吩咐家人请这位书生到大堂见面。幻化成书生的黄山西海灵猴,随赵家仆人来到大堂,拜见赵员外。员外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文质彬彬,温文而雅,不卑不亢,有堂堂君子之相。虽未与员外深谈,已先自得了员外七分喜欢。
    赵员外吩咐上茶,请坐。灵猴深施一礼,一旁坐下。员外问书生:公子家住何方?家中还有何人?书生回答:晚生姓孙名猱,本峨眉人氏,父母早亡,自幼跟随舅舅生活,舅父大人乃当今名儒,今受聘西海书院教授,晚生也师从门下受业。赵员外大喜:原来公子师从大儒门下,可喜可贺!不知道能否见尊舅父大人一面?书生忙说:不可,不可。舅父大人向有怪癖,他正在著述经籍,与外人向不往来,小生得知小姐以文会友的盛事已久,奈何无缘出山。今为舅父大人采购笔、墨、纸张,才得以亲逢小姐垂青,不胜荣幸之至!    当晚,赵家摆下筵席盛情款待孙公子。赵员外亲自陪公子饮酒,小姐藏在屏风后窥听。员外与公子谈天说地,说南道北,越说越投机,好像是旧友重逢一般,甚是欢洽。
    酒过三巡,孙公子越发殷勤,他见赵老夫妇十分欢喜,便央求道:若蒙二老见爱,纳我为东床,当奉养二老终生,如同生身父母。赵家夫妇闻听此言,欣喜异常。二老向公子表示:只要公子不嫌我家门庭卑微,又看重小女,就让其待奉箕帚。孙公子听后,立即拜倒在地,口称:岳父,岳母大人在上,受小婿一拜。掌珠小姐在屏风后听到此处,已是心满意足,便含羞离开,进了闺房。
    赵员外夫妇安顿好孙公子歇息后,敲开掌珠房门,告知她刚才发生的事情,并说他们已允准了孙公子的求亲。掌珠小姐羞答答地说:女儿终身大事,由父母作主便是了    次日早晨,灵猴听说掌珠小姐同意这门亲事,高兴得一跳八尺高,差点露出了原形。灵猴对赵员外说:小婿自幼失去了父母,由舅父一手抚养成人,婚姻大事必须向舅父大人禀告一声,也好准备迎亲,岳父大人意下如何?赵员外说:有理,有理。望贤婿速做准备,早日迎娶。    灵猴回到西海幽洞,在众猴操办下,三天三夜就把个大猴洞布置得如同仙宫一般。人间珍,天上珠宝,云衣锦被,金箱玉笼,水晶器皿,象牙龙床,应有尽有……    灵猴思念掌珠小姐心切,过了五天,正是个黄道吉日,灵猴向黄山大小猴王发下请帖,邀请大伙到西海洞府庆贺,一时间全山众猴云集灵猴洞府,灵猴旋即施展法术,众猴都变成人的模样。他们组成一支迎亲队伍,抬的抬,挑的挑,吹的吹,打的打。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列的是一队整齐的乐队,众人身穿清一色的束腰短装,笙,箫,唢呐,锣鼓,一应俱全。接在乐队后面的是两乘八抬大轿。一乘轿子抬着新郎官,另一乘空轿是接新娘的。在这两乘花轿后面的是一溜抬,挑聘礼的队伍。珠宝九箱,绵缎绫罗数十抬,珍奇古玩无所不有。这支浩浩荡荡的迎新队伍逶迤三里多路,吹吹打打地来到仙源村赵家门口。
    赵家夫妇一见这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和丰厚贵重的彩礼,喜得眉开眼笑,亲友邻舍交口称赞。掌珠小姐更是激动万分,乐滋滋地立即穿戴好红装艳服,金装玉饰。打扮完毕,更加光彩照人。
    赵老夫妇哭别了女儿,迎亲队中由八个猢狲变成的轿夫,抬着赵小姐一涌而去。
    掌珠小姐的花轿到了西海灵猴洞府,迎亲大厅金字喜烛足有一人来高,吐出的火焰,把整个大厅照得亮堂堂,光灿灿,如同白昼一般。夫妻双双拜过天地,又拜过舅父大人,最后夫妻对拜,新娘便由两位俏丽俊秀的玉女搀扶着步入新房。随着一阵辟辟啪啪的鞭炮声结束后,宾客一齐涌进喜宴大厅。大厅内设有一百多桌宴席,美酒佳肴,山珍海味,觥筹交错,猜拳行令,好不热闹。
    灵猴娶得这样一位美若天仙,才超文君的娇妻,兴奋不已。在众猴王的赞美声中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待客散席终,灵猴进了洞房时已有些头晕目眩,不能自持了,和衣倒头便呼呼大睡。掌珠小姐见夫君忙碌一天,进了洞房便睡,顿生怜爱之情,想为夫君解衣脱靴。当她伸手触摸夫君之身,不由得大吃一惊:潇洒俊逸的夫君,变成了一只全身毛茸茸的猴子!分明是只猴子,哪有什么公子的影儿呢?!掌珠小姐差一点惊叫出声来。原来灵猴被酒灌醉后,现出了猴子的原形。掌珠小姐惊恐万分又恼怒之极,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时,逃了出去。掌珠出了洞房,见几个女婢在门外守夜。因为母猴不曾饮酒,依然还是女人形象。掌珠急中生智,带着急切的神情对守夜的女婢说:公子被客人对醉了,我出去寻些醒酒药给公子解酒。你们守在门外,任何人不许进入房内!女婢齐声答道!把守三道洞门的猴子都喝得烂醉如泥,横七竖八地睡在走道貌岸然上,一个个现出了原形。掌珠壮着胆子闯了出去,顺着松石丛中的山路朝前奔逃。
    这时才交寅时,月影朦胧。小姐遇上几位手持火把,上山采药的山民。掌珠见到了人,立即呼喊救命,几位药农吓了一跳。一药农问道:你是人还是鬼,是神还是妖?掌珠小姐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前前后后向他们说了一遍。药农们深为怜悯,遂带着掌珠连夜疾奔,不到天明便下了黄山。药农们把掌珠送到家中,赵家夫妇得悉女儿的不幸遭遇,痛惜得大哭一场,重谢药农们的救命之恩。掌珠小姐回到家中,怕灵猴再来纠缠,躲在楼上不敢露面。洞房中的灵猴醉醒后,发现新娘子不在身边,大吃一惊。知道是自己酒醉之后露出了原形,惊吓了爱妻,懊悔不已。忙喝令众猴搜查洞府内外,只见道道洞门大开,不见掌珠人影。灵猴怒不可遏,将把守洞房的雌猴和守护三道大门的雄猴全部叫来,各打五十大板,逐出洞外,不许再回洞中。灵猴一声令下,众猴纷纷出洞寻找,搜尽黄山全境,一直追到芙蓉岭,还是不见新娘踪影。掌珠昨夜随药农逃到翡翠池畔时,曾故意将一双绣花鞋放在池边,一只小猴发现了这又花鞋捧惊叫起来,众猴如获至宝,把掌珠丢在池畔的花鞋捧回去向大王交差。灵猴见了这又大花鞋先是失声痛哭,继而掐指一算,掌珠并未跳池中自尽,而是已逃回家中。但她不会再回山中与他共度良宵,对月吟诗了。
    掌珠整日躲在楼上,又气又羞,郁闷不乐。不久便生出大病,一命呜呼,魂归黄泉。
    黄山西海这只灵猴自从失去了爱妻掌珠,魂牵梦萦,朝思暮想,日日攀上洞边的悬崖高台上,盘手蹑足地坐在那儿,朝着太平仙源村的方向呆呆凝望着。一日,灵猴算出爱妻已死,一撮黄土掩埋了一个美丽的芳魂。他痛不欲生,每至夜间便下山来到掌珠的坟墓旁陪护;而白天就坐在那高高的石崖上,目视掌珠的坟茔方向。日长已久,幻化成黄山一处奇景-------猴子望太平    灵猴的痴情,感动了阴魂未散的赵小姐。掌珠也化作了一株株黄山杜鹃,每年五月间盛开在石猴周围。
本帖最后由 得意羊羊 于 2013-11-16 16:20 编辑


双猫捕鼠是安徽黄山风景区中的一处久享盛名的景点。仰望打鼓峰上,有一石似鼠,神情慌张;两边怪石如猫,在窥视老鼠动向,组成双猫捕鼠的奇景...

从白鹅岭向右远眺,有一峰如柱,峰顶有石如桌,四腿向上,似有意翻倒,故名仙人翻桌。造型奇特是怪石是黄山的一大特色。此巧石形如倒放到桌子,其下部为中粗粒花岗岩,桌腿部分为细粒花岗岩包体,此两种岩石差异风化,便形成特殊的地质景观。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