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花卉之川西高原的精灵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重庆
本帖最后由 清凉之境 于 2014-3-19 01:01 编辑

      行走在川西高原上,无论在辽阔的荒野还是茫茫草原,又或是岩石缝间、雪山冰缘,漫山遍野、肆无忌惮都是这些小精灵的艳丽和灿烂,给川西高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因为全是野生花卉,想查找并确定一个名称真是费老劲,因此难免会有错误,并且至今还有部分仍未确定名称,先发上来再慢慢修改补充吧,寄希望了解这些信息的朋友看到后能及时指正,先谢过了!
      由于重点为科普介绍,因此所选图片欠缺意境和美感。

      这些千姿百态、艳丽多彩的野生花卉是川西高原的精灵。
   
      中国西南部的高山野生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更有很多是中国特有品种。


绿绒蒿是罂粟科中的绿绒蒿属植物的统称,因有不少种类茎上长满柔长的绒毛而得名。

    全世界共有49种,主产于亚洲中南部,以我国最为丰富,有40种分布于藏、滇、川、青、甘、陕等省。多集中分布于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种类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
    绿绒蒿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株高2、3寸至3、5尺不等,花期6—9月。
    种类不同,花型花色各不相同。如优雅绿绒蒿、乌蒙绿绒蒿呈紫蓝色,秀丽绿绒蒿、丽江绿绒蒿分别呈淡蓝和淡紫色,黄花绿绒蒿和贡山绿绒蒿呈鲜黄色,美丽绿绒蒿呈紫红色,还有呈粉红、玫红、白色的琴叶绿绒蒿等。


长叶绿绒蒿 (长叶绿绒蒿:学名MeconopsisIancifloia)
罂粟科,绿绒嵩属,一年草本生。
株高10-25cm,全草长25-90cm,主根长10-20cm,直径0.5-1cm;茎短,直立,被黄褐色平展硬毛或近无毛。叶通常基生,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条形或倒卵形至匙形,长30cm,宽4cm;先端急尖圆或圆形,主脉3-5条,表面枯绿色,被有较多疏的长毛;叶柄与叶片略等长,密被长毛。茎上部叶无柄。基部下延成翅,边缘全缘,两面无毛或被黄褐色卷曲硬毛;花蓝色或紫色,为单一或总状花序,顶生,花瓣黄色或淡蓝色,多脱落。子房椭圆形,被黄褐色刺毛。
主要分布于川西、云南西北、甘肃西南、西藏东南及缅甸东北部。


总状绿绒蒿 (总状绿绒蒿:学名MeconopsisRacemosa)
罂粟科,绿绒嵩属,一年草本生;别名红毛洋参、西参,藏名“才完”,为中国特有植物。
高30-45cm,全株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基生叶密集成簇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或近匙形,长5-12cm,宽1-3cm,全缘或波状,茎叶互生,较小。
花期6-7月,总状花序具4-8朵花,生于茎端,最上部的花下无苞片。花大,半下垂,直径4-6cm,花瓣5-8,蓝紫色或深蓝色,宽倒卵形,长2-3cm,宽2-2.5cm。蒴果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3cm,被锈色或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刺。
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北部,云南洱源、丽江、中甸、德钦,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和东部以及甘肃等地。
本帖最后由 清凉之境 于 2013-11-26 19:43 编辑

补充花卉……

五齿管花马先蒿 (五齿管花马先蒿 Pedicularis siphonantha var.delavayi )
玄参科,马先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8-10厘米。
根为强烈的纺锤形。叶基与茎生,均具长柄,柄长达3.5cm;叶片披针状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1—6cm,宽7—16mm,羽状全裂,裂片6—15对。
8月开花,花全部腋生;花萼多为圆筒状,管长12mm,萼齿5枚;花冠玫瑰红色,管长4—7cm,盔直立部分顶端前缘之耳不明显或几不存在;具卷成半环状长达11mm的喙,端2浅裂,下唇宽约15—18mm,长10—15mm,基部深心形,裂片均凹头或2浅裂。
五齿管花马先蒿生长于海拔3,000—4,600米的高山湿地和草甸中。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

斑唇马先蒿 (斑唇马先蒿 Pedicularis longiflora var.tubiformis)
玄参科,马先篙属,低矮草本植物,高5-20cm。
茎多粗短。叶基生与茎生,常成密丛,基生叶的柄较长,叶片披针形至狭长圆形,长1-3.5cm,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5-9对,具有胼胝而常反卷的重锯齿。
5-8月开花,花均腋生,梗长5-10mm;萼管状,长11-14mm,前方开裂约至2/5,有细缘毛,齿2枚,顶端掌状开裂;花冠黄色,长4-7cm,管外有毛,喙长约6mm,半环状卷曲,下唇宽过于长,宽达17mm,中裂片小,近喉部具红色斑点。
斑唇马先蒿主要生长于海拔2,700-3,500米的高山湿地、沼泽草甸中。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

长筒马先蒿 (长筒马先蒿Pedicularis superba Franch. ex Maxim)
玄参科,一年生低矮草本,藏名露茹色尔布。
高7—15cm,根束生下端渐细成须状,茎短,单生或丛生,不分枝,叶基出或茎出常成密丛,有长柄,柄基叶中长1—2cm,茎叶中较短;叶片羽状浅裂片常5—9对,有重锯齿,齿常反卷,两面无毛,花均腋生 ,有短梗;萼管状 长1—1.5cm 前方形裂至;花管细长,外面有毛,裂片先端均有明显凹头;花丝均有密毛,花柱明显伸出,喙端。
长筒马先蒿生长于高山、草甸及溪流两旁,花期7—9月。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红花绿绒蒿 (红花绿绒蒿:学名MeconopsisPunicea)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高30-75cm,叶基生,成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3-18cm,宽1-4cm,全缘,两面均生短糙毛,叶柄长6-10cm。花莛10至16条,花单生花莛顶端,下垂;花瓣4至6,深红色,狭椭圆形,长3-10cm,宽1.5-5cm,花期6-7月开花。蒴果圆状长圆形,长1.8-2.5cm,宽1-1.3cm。无毛或被上述毛。因花大,艳丽,形态别致,主要供观赏。
红花绿绒蒿分布于横断山域海拔2,800—4,300m的坡草地或高山草甸。


塔氏马先蒿   大卫氏马先蒿
(塔氏马先蒿 Pedicularis tatarinowii Maxim.)
玄参科,马先蒿属,一年生草本。
高可达50cm,根多分枝,木质化,长达10cm。茎单条或自根茎发出多条,直立或侧茎多少弯曲或倾卧上升,中上部多分枝,枝2—4枚轮生,茎枝均圆形,有4 条毛线,常红紫色,坚挺。叶片一般长2—3.5cm,宽8—15mm;特大者长7cm,宽3cm;羽状全裂,裂片5—10对,最多者达15对;披针形,羽状浅裂或深裂,最长者达17mm。
花序生于茎枝之端,下部花轮有间断;苞片与弯管马先蒿相同;萼膜质而膨大,长达8mm,前方略开裂,脉10条,外面多毛,齿5枚,基部三角形,上方披针形至卵形,有锯齿,有时有小裂;花冠堇紫色,管在顶部向前膝曲,略长于萼齿,下唇长于盔,侧裂大,中裂较小,卵状圆形,盔直立部分上端有时有齿状凸出物,顶圆形弓曲,前端再转向前下方或下方而成清晰的喙,长达2mm;雄蕊花丝两对均有毛,或后方一对几光滑;柱头不伸出。
塔氏马先蒿生于海拔2,000—3,300米的高山上。花期7—8月。


变色马先蒿 (变色马先蒿 Pedicularis tatarinowii Maxim.)
生于海拔 4,150米的沼泽草甸中。多年生草本,丛生,高不达15厘米。根单条,伸长,稍稍变粗,不分枝。茎多数,铺散或直立,不分枝,有毛。叶茎生与基生,相似,互生,有长柄,长达6.5厘米,其中柄长达2.5厘米,微有翅,有细毛;叶片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达4厘米,宽1.4厘米,两面均有粗毛,羽状全裂,裂片每边9-12枚,卵形,长达4毫米,钝头,有锯齿,基部宽而延下。花几无梗,下部者腋生,疏散,上部者多数密生;苞片叶状有柄,羽状全裂;萼钟形,长7-9毫米,上方极宽,宽达6毫米,膜质,有疏长毛,无网脉,前方开裂,齿2枚,不相等,后方1枚较小,卵形,全缘或几全缘,侧齿有短柄,卵形,有深缺刻状锯齿;花冠除紫色之盔外均带白色,管圆筒形,长3.5-4.5厘米,宽约1毫米,直立,亚无毛或有疏毛,不扩大,盔强烈扭旋,有腺毛,有长而不显著的鸡冠状凸起,伸出为同色的喙,后者长9 10毫米,显然作S形,端全缘,下唇宽约18-19毫米,长8-9毫米,缘有细毛,深3裂,裂片极不相等,中裂较小很多,截头或圆头,侧裂圆形,全缘,偶然2裂;雄蕊着生于管端,前方1对花丝端有疏毛,下方无毛,药卵圆形;花柱略伸出。蒴果未见。花期8月。

苞叶大黄

(苞叶大黄 Rheum alexandrae)
藏名曲九梅朵,寥科,大黄属,多年生中型草本植物。
高40—80cm,根状茎和根直而粗壮。茎单生,不分枝,粗壮,中空。基生叶4—6枚,茎生叶及叶状苞片多枚,下部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9—14cm,宽6.5—9cm,顶端圆钝,基部近心形或圆形,全缘,具柄,上部叶和叶状苞片较小。
花序分枝腋生,常2—3枝成丛生,直立总状,花小绿色,数朵簇生,花梗具关节;花被片4—6,基部合生成杯状。果实菱状椭圆形,顶端微凹,基部楔形,翅极窄。9月叶和苞片变红色。
苞叶大黄生长于海拔3,000—4,600米的高山草地。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花期6—7月。


展毛翠雀花

(展毛翠雀花 Delphinium kamaonense var. glabresens )
毛茛科,翠雀花属,一年生草本。喜温凉,喜肥。
30—45cm。叶片心状圆形,3全裂。花序圆锥状;花深蓝色,具1.2—1.6cm长的距。
展毛翠雀花属中国特有植物,生长在海拔2,600—4,200m的林缘草地,产于西藏东部、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南部。
花期7—10月。本变种在蕾期已表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盛花时更似一群蓝色小鸟从天而降。

筋骨草

(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
唇形目,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疮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
高1—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叶对生,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0.8—3cm,边缘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有6—10朵花,排成间断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唇形,淡蓝色、紫红色、白色或绿色,基部膨大,内有毛环,上唇短,直立,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灰黄色,具网状皱纹。
筋骨草原产于欧亚大陆,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花期3—7月,果期5—11月,约40种


尖被百合(原变种) (尖被百合(原变种) Lilium lophophorum (Bur. et Franch.) Franch. var. lophophorum)
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5cm。鳞茎近卵形,长4—4.5cm。茎直立。叶变化很大,由聚生至散生,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5—12cm,宽0.2—2cm。花通常1朵,花下垂,黄色,具极稀疏的紫红色斑点或无斑点;花被片披针形或狭卵状披针形,长4.5—5.7cm,宽0.9—1.6cm,顶瑞长渐尖,内轮花被片蜜腺两边具流苏状突起;柱头膨大,头状。蒴果长圆形,长2—3cm,直径1.5—2cm,成熟时带紫色。
尖被百合生境生长于海拔2,700—4,250米的高山草地、林下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花期6—7月。


甘青老鹳草 (甘青老鹳草 Geranium pylzowianum Maxim)
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多年生细弱草本。高10—20cm,茎细瘦,斜升,一次或二次分枝,连同枝、叶有疏伏毛。叶互生,肾状圆形,宽达4—5cm,长达3.5cm,5深裂达基部;裂片从顶部又一至二次分裂,小裂片短条形,全缘,尖头;基生叶的柄长达12厘米,茎生叶的柄向上渐短,超过叶片2倍。花序腋生,远超过叶长,有细长柄,顶生2花或4花;花柄长达5cm,线状,在果期向下弯;萼片长达花瓣之半,有5脉;花瓣紫红色,长约1.6cm,倒卵状圆形,顶端平截。蒴果长2cm,有微毛。
甘青老鹳草生长在海拔2,000—3,600米的山地草原。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部。

肉果草 (肉果草 Lancea tibetica Hook. f. et )
玄参科植物,肉果草属,多年生草本。别名兰石草、哇亚巴。
高不过10cm,仅叶柄有睫毛。根状茎细长,节上有一队鳞片。叶对生,几成莲座状;叶片近革质,倒卵形或匙形,长2—6cm,顶端常有小凸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
花数朵簇生或伸长成总状花序,或单生而花梗上有小苞片;花萼钟状,革质,长约1cm,萼齿5,钻状三角形;花冠深蓝色或紫色,长1.5—2.5cm,筒部筒状,略过半长,上唇直立,下唇开展。果实肉质不裂,红色或深紫色,卵状球形,顶端尖,长约1cm。
肉果草生长在海拔2,000—4,400米的高山灌丛、河谷阶地、沟谷湿地、林缘灌丛,草地及疏林内。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印度也有。花期6—9月。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