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徒步反穿雨崩游记(详细版)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airwwwwww 于 2014-2-20 11:00 编辑

攻略

开销:香格里拉到飞来寺客车票价150元,飞来寺到雨崩出口尼农包车每人80元,雨崩门票240元,下雨崩村住宿每个床位30元,上雨崩村每个床位30元,上下雨崩村吃饭拼餐——每人算下来是30元,雨崩入口西当温泉到飞来寺包车每人120元。矿泉水每瓶3元,可口可乐每瓶5元,营养快线每瓶7元。合计不到500元。

交通:反穿路线:(耗时是跟随初次重型徒步的年轻驴友计算下来的)

D1:从香格里拉坐客车或免费搭车(不容易)到飞来寺,可在飞来寺停留观赏梅里雪山远景和参观附近的寺庙。

D2:从飞来寺联系散客包车到尼农。从尼农买门票进入雨崩景区,徒步到下雨崩村住宿,约6小时。体力好的可以跟下一天合并行程。沿途有两个补给点。但是还是需要自带足够的水和午饭。

D3:从下雨崩村徒步到神瀑再原路返回,约5小时。从下雨崩村徒步到上雨崩村住宿,约1.5小时(跟随的新驴友体力衰竭,体力正常的话仅需40分钟左右)。沿途有1个补给点。

D4:从上雨崩村徒步经过笑农大本营到冰湖再原路返回,约8小时。沿途有两个补给点。

D5:从上雨崩村徒步到雨崩景区的另一侧关口西当温泉,约4.5小时。沿途有三个补给点。从西当温泉包车回到飞来寺,再从飞来寺包车到香格里拉。这一天行程比较紧凑,到达香格里拉一般已经天黑。

反穿有两点考虑:1.尼农出口处有逃票的可能。

2.最后从上雨崩村到西当温泉可以走12千米上坡路然后一直冲下24千米下坡路,比正穿省力。

住宿:上下雨崩村到处是客栈,飞来寺也有许多客栈,每个床位30元。

餐饮:上下雨崩村饭菜价格偏高,建议拼餐。荤菜大约每个30元,素菜大约每个20元。

注意事项:

1.雨崩徒步属于重型徒步路线的入门级别,对身体健康者来说全程几乎没有危险,但是仍然需要准好长途劳累徒步的准备。

2.雨崩入口、出口、上下雨崩村和两个景点(神瀑、冰湖)之间距离都比较远,需要长达半天以上的徒步才能在各个地点间转移,景点也仅限于两个,出发前要考虑清楚是否值得自己进入。

3.强烈建议轻装进入,把不必要的行李寄存在飞来寺的客栈。

4.雨崩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阳光毒辣,闷热潮湿,随身带遮阳装具和多带水。尼农到下雨崩村和西当温泉到上雨崩村的路段至少需要2升水。但是冰湖(4100米)和笑农大本营(3900米)却处于高海拔地区,夏季有一点清冷。

5.雨崩徒步路况较好,主要是土路,个别路段是泥巴路,还有一些碎石和简易石阶路。但是西当温泉到上雨崩村、尼农到下雨崩村、上雨崩村到冰湖、上下雨崩村之间四个路段坡度较大,经常超过30度达到45度,需要登山杖,也要注意保护膝关节。

6.雨崩各路段均有绿色垃圾桶作为路标,几乎不存在迷路可能性。

7.《《《逃票的问题:许多在飞来寺揽客的司机号称可以带人从尼农逃票反穿进入,但是实际上他们大部分会和管理员串通告密,因此需要联系到可靠的司机。再者,黎明前从尼农逃票一定要有熟悉情况的人带进去——绕过售票站爬上山后,否则在崎岖黑暗的尼农大峡谷里,外来者是找不到路进去的。》》》

行前准备:

1.随身只带轻装,包括:

速干衣裤两套(备份一套),

袜子多双,

登山靴徒步鞋或解放鞋,

登山杖(必备),

雨衣(千万别带雨伞),

冲锋包或者腰包或者小背包

大容量水壶(建议2L),

3顿干粮(尼农到下雨崩村、西当温泉到上雨崩村、上雨崩村到冰湖),

榨菜或者其他补充无机盐食品(天气闷热防止水中毒和脱水),

遮阳帽,

风巾,

墨镜。

多带钱。

如果在寒冷季节进入,最好带上一件防风厚外套。

另外,
《《《千万想清楚是否要去雨崩的另一处景点——神湖,需要连续徒步12小时,部分路段没有标示。每年大约仅有20人能够到达。要充分考虑野外宿营和受伤求救的情况。最好请向导。》》》
帖子最后有神湖照片,是另一个网友进入神湖拍摄的,似乎他们的装备也并不好……不过安全第一,一定要想清楚是否要进去。

下面正式开始:

8.1困顿的经历:从香格里拉搭车到飞来寺

墨脱出来好几天了,在香格里拉也玩了几天——既然大家都说独克宗古城、松赞林寺和纳帕海就算是香格里拉最具代表性的,普达措、香格里拉大峡谷、蓝月谷、白水台等都是高收费的非必须景点,那么我索性跟着在香格里拉认识的这帮人,去徒步雨崩吧。

香格里拉到雨崩并不算近,实际上要从香格里拉到德钦县的飞来寺景区,再从飞来寺坐车到雨崩徒步路线的起点或终点,开始徒步。

雨崩是藏族人的一条朝圣路线,可以近距观赏梅里雪山的卡瓦博格峰,在峰下冰川融水形成的瀑布沐浴(神瀑),还有去梅里雪山冰川形成的“冰湖”以及神秘的“神湖”的岔路。去雨崩前一般会在德钦县的飞来寺景区中转,那里有最佳的观景台正对梅里雪山七峰。

雨崩路线,跟墨脱相比,简直太容易,但它也确实是一条艰难的重型路线——主要是路途长、坡度大,危险性小,是重型徒步的入门路线。

从香格里拉的客运站可以找到去德钦飞来寺的车,但是一路搭车走318国道的临时伙伴们坚持要免费搭车……

他们似乎很享受这种旅行方式,可是我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没有严密组队,大家都是随机组合,我这个从未搭过车的人,幸运地跟上一男一女两个经验丰富的搭车旅行者。女生素素刚刚工作一两年,辞职出来的;男生四川仔是高三毕业生,开学就要上大学了,年纪很小但是看起来很成熟。

其他还有几个人分散到别的路段,他们都说分开来拦车成功率会比较高。
如同我在墨脱徒步死里逃生、在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独自逃票和蹭饭、在纳帕海不利因素下顺利骑行,我的好运气一直没有中断。

进藏的路一到香格里拉,愿意搭车的司机就少了,之后到奔子栏镇、德钦、飞来寺,就更少了。有些倒霉的人会滞留一两天。不过,我们在能干的素素女士的领导下,最先搭车成功——是一辆农用面包车,两个司机是收山货的当地藏族人。

藏族人把让人搭车认为是佛教的功德,但是由于搭车者们各种不合适的行为,现在愿意被搭车的司机明显少了。 成功坐上直奔奔子栏镇的面包车,我们仨还挺高兴,后来才发现,奔子栏镇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继续搭车去飞来寺,不是一般困难…… 路程有一百多千米,连日劳顿让我们的搭车领袖素素困得倒头便睡……

从上午10点多坐到下午3点多,不得不说,中国真大……
在金沙江边,路况变得艰难,有些地方在堵车,司机趁此机会休息了一会儿。

我们仨则意外地得到一渡金沙江峡谷的机会。

素素和四川仔迫不及待地奔向悬崖边,深深的峡谷里就是奔腾的金沙江。

雄浑、苍凉的北方景观,想不到会在云南、四川交界地带看到。

搭我们的藏族司机一路在和我们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始终认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也就是婆媳应该生活在一个家庭。不仅如此,孩子们直到父母去世,才应该分家。

这种朴素的家庭观念让我们仨有点羞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我想这些朴实的生活方式,终究会像汉族的一样瓦解。

两个司机是沿路收山货的大商人——藏族人很单纯,虽然跟陌生人谈论收入像汉族人一样有所保留,但是他们不经意泄露出很多线索细节——我们仨旅游的老江湖, 很容易就猜出八八九九。

什么样的商人需要在沿途的住宿点整月整月地包下单独房间保护他们随身的收购资金(他们一个月可能也就在一个地点住一夜)?什么样的商人根本不在意请多少搭车的整天整天地吃饭?什么样的商人对来来回回跑遍云南边区眼皮都不带眨一下?

我们仨下车后一合计,这两位好心肠的藏族师傅,各自月收入应该在两万以上……

他们在车上打电话联系前面路边的村庄,到达后就在公路边,等着村民们过来送山货。

这就是他们简单、动荡、辛苦而收入很高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松茸,纯天然的,在云南山区只需要60元1千克,仅仅到达西藏的八一镇就变成180元1市斤,拉萨是200多元1市斤,我想他们直接运到成都,可能就更贵了。

这个暴利,还真是值得商人们奔波。

我也确信了,两位司机师傅随身带着至少几万元现金……

在奔子栏镇的金沙江边,我们下车。

司机就住在附近的村庄里,我看到了占据领导地位的司机的母亲和妻子出来迎接他,一家人都很高兴,附近洋溢着家庭的幸福气氛。他的母亲看起来年纪不太大,古铜色皮肤,很慈祥、很宽厚的样子;妻子则显得苗条一些,透露出很能干的精明劲——虽然他们都是藏族,但是我却联想起在汉族中已经不多见的女性美德。

虽然我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是我依然希望这两位热心肠的开朗藏族商人,能够避开我们在内地的种种困扰,继续他们幸福的生活方式,就像他们的信仰那样。





我们仨迅速走过这座晃晃悠悠的悬索桥,脚下的金沙江气势磅礴、让人腿发软……

过桥,就是奔子栏镇。

从奔子栏镇到德钦县的飞来寺,还有上百千米……而奔子栏镇,在各种游记攻略中,以难搭车闻名。

奔子栏镇还算繁华,店铺林立,也有客车站,可是我的两位领路人坚持要继续搭车,我只好跟着他们。

在桥头不远,我们仨遇到了一个年轻喇嘛,他正巧回家探亲,就带着我们一起走。

路边有很多小饭店,喇嘛还要请我们吃饭——但是二位节约的职业搭车客婉言谢绝——素素带头吃干粮……我受不住诱惑,在遍布镇里的水果摊上买了各种水果——酿酒用的青葡萄和紫葡萄、仙人果……

由于没吃午饭,而且看起来这一天都不会吃,我没有听摊主们的劝告就直接用手掰开仙人果大快朵颐,无论吃法还是口感都跟熟透的猕猴桃接近,很甜——唯一的问题是,仙人果的刺……



与金沙江边苍凉的景象对应,这里缺乏云南普遍的树林,却生长着不少结果子的仙人掌……

仙人果表面遍布毛刺,我吃得满手满嘴都是,像针扎一样疼……我后悔没有等摊主们拿刀帮我削皮。

奔子栏镇处在一个大上坡上,到德钦、飞来寺的公路,从镇里穿过。我们照例在奔子栏镇的邮局买了明信片、盖了邮戳。直到邮局,我才在附近的自来水龙头解决了仙人果的苦恼。
由于坚持搭车,我们仨慢慢走出了奔子栏镇,沿途村庄迅速稀疏起来。盘山公路的坡度在15度以上。一旦离开镇,周围就一个人都遇不到了。

我们渐渐在地面上白色的道路标示带上看到各种涂鸦,主要思想就是说这里极难搭车……
树下的输水管道冰凉冰凉,给我们在炎炎烈日下一个镇静剂。

素素和四川仔继续充满热情地请求搭车。可经过的车辆就像不再信仰搭车是藏传佛教功德似的呼啸而过,连减速都不减速。

素素不断提醒我们在下一个不陡的直道短暂停下碰碰运气,希望在这种容易停车的地点感化某一位司机。

路边是这种直接用水泥包裹住防止滑坡塌方的工事。

情况不太妙了。

我们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眼看天色变暗,又走了不短的距离——素素夸张的负重让四川仔快撑不住了——素素自己虽然空身走在前面,但是她这样其实一直在轻松旅游的姑娘也没有走过多少路,很快就累了。

我经过墨脱一线,倒是对疲劳什么的不太在意,但是也开始担心,如果天黑还搭不到车怎么办?恐怕只能原路返回奔子栏镇。附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晚上会很冷。

等了好久,就在大家都泄气的时候,一辆面包车停下来了!

素素感激的表情还没有从疲惫的脸上挤出来,我们仨就发现这不是一辆为积德行善而免费搭人的车……

是一辆揽客的车。车上一对青年男女看我们遇到困境,就向司机——一位藏族大姑娘提出把我们捎上。我们需要向司机付钱,从香格里拉到德钦飞来寺的半价,每人60元。

这个价格相比困在盘山公路上的黑夜,就连节省的素素都二话不说就上车了。

坐在副驾驶的是藏族大姑娘的某一位熟人,一个几岁的小女孩。

由于接下来我们途径一个收费的金沙江大峡谷拍照点,藏族大姑娘和小女孩用藏语当地方言和收费员反复谈判,终于让我们不花一分钱通过——那个景点的景象也就是我在奔子栏镇边拍摄的那样……

让我们上车的青年男女是新疆的汉族人,男的绰号叫92,算是资深老驴,也是蓝天救援队的成员;女的是石河子大学的学生。石河子女生倒是蛮正常,92却有点“话唠”,一路说个不停。听说我们计划去徒步雨崩,我还去过西藏,就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诉说他徒步雨崩和带人观看藏族天葬的经历……

到德钦县城后,92提议大家会餐,买一些食材带到飞来寺他认识的青年旅社里,自己做。

我们当然没意见。其他几个在香格里拉分头搭车的伙伴也在路上,这样凑在一起很实惠。由于素素的号召力,其他几个人就在电话另一端直接同意到飞来寺入住92推荐的青年旅社和加入拼餐。


经过德钦县城8千米,就是飞来寺。德钦县城很小很破旧,飞来寺则纯粹是一个因旅游而生的景点服务区,到处都是宾馆饭店的建筑工地。
我们跟随青年男女下了车。一路嚼着泡泡糖、带着金灿灿耳环和项链的藏族大姑娘潇洒地返程离开——她还要连夜赶回香格里拉附近。直到她一骑绝尘,我才想起一个词——野性美。

92走过318线不止一次,他轻车熟路把我们介绍进不在飞来寺公路边的撒顶娜国际青年旅社,每人30元。这家青年旅社是新装修的,设施很好,划得来。

在舒适的青年旅社,我看到了著名的梅里雪山。

恰好今天云散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到梅里雪山。

我们激动地丢下行李跑回公路边——飞来寺之所以是一个著名景点,就是因为它处在观赏和拍摄梅里雪山的最佳位置。

早已有人在公路边开辟出收费的观景台。我们仨照例站在收费线外面拍照。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峰。 梅里雪山的玉女峰。在电影《转山》中,骑行者们称之为“奶油冰淇淋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