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碎滇西南-----云南行记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余姐 于 2014-3-27 14:28 编辑




  
总不能老当旁观者,俺也要拿起武器.只是俺这个只是架势,没有泼水目标.真心话说:是不敢造次.
开店的两家年轻老板告诉我们从这里到腾冲没有太陡的坡基本上不用翻山了.打起精神重又上路.路虽是没有了翻山越岭,但起起伏伏是断不了的,骑了三俩小时后在爬一座高高长长的桥时意志又一次臣服在疲惫的脚下,没有了斗志精神的躯体就如同被蚁穴蛀空了的堤坝已经不起风浪的洗礼,风和日丽之下显现的只是徒有的伟岸.

  农用车又一次成搭车工具,这次老王坚决不和我们同流合污要一人独骑到腾冲.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就别拖别人下水了.路上一次次的搭车和骑行时力不从心的表现,让老王对以后的骑行线路和骑行计划有了深思,怎么办?一沉甸甸课题.
  30块钱5个人的搭车费用30多公里的路程,每一次的搭车都比第一次搭车到永平县城的那次花费少很多,答讪搭车越来越熟练了.搭农用车是个省钱省力省时间的好方法.但是事有利也有弊,农用车的安全是最大担忧,深知付的那一点的费用仅是给人家顺路搭一下车的酬谢,真要是有个闪失啥的是没资本和人家讨说法的.尽管理论上能站得一脚之地,但也是纸上谈兵的事.
  前面说了腾冲属保山辖区,腾冲的行政级别是县,我们到的就是腾冲县城.这走来走去的又转回保山了?
  云南境内铁路少,就昆明到大理到丽江通火车,现正在修建到瑞丽铁路,修了几年了还遥遥不可及,据工人说要修10年,一条几百公里铁路要修10年,可见山高水长是多么的坚不可摧.铁路少公路也不多,从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很多时候是怎么去的再怎么回,想从丙地直接回甲地换条新路走走,告诉你:无路可走.
  腾冲的和顺古镇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首席,还是4A级景区,到腾冲第二天骑车去了和顺古镇.门票80块,60岁以上凭身份证半价,我和无语都以半价进门,前提是以别人60岁以上的身份武装自己.
  和顺古镇内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游人也不象大理古城那么多,古镇内客棧和家庭旅馆也挺多,只是不知价格几何,这个季节应该不会很高,丽江古城一个双人间70块钱就能搞惦.
  古镇内有建于1928年的图书馆,是中国最大最古老的乡村图书馆,胡适等一些文化名人都有题字,图书馆前身是书社类场所,文人志士买来图书免费供人阅读,以后规模越来越大,原址上修建成今天看到的图书馆.
  据说图书馆现在还可让游人借阅图书,只是大多游人都是行色匆匆有几人能停下忙碌身躯静下心来聆听书中世界的禅音呢.埋头看书的场景没有看到,竭力卖书的场景倒是一进图书馆就碰到.被主力推销书的是一本<<和顺古镇>>,36块钱一本,推销的人说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写的,喜欢崔永元的主持风格,喜欢他的幽默真性情,爱屋及屋那要看下他写的书了,拿过书看哪是崔永元写的,哪了哪了?卖书的改口说:是崔永元写的序,:"到了和顺不再想家"这样几个字入眼后拿钱换书没再二话.
  说起来买这本书倒不只是因为崔永元,对和顺古镇没到云南前一无所知,多半天时间的游访只是走马观花看其表并不能深其里,有一本介绍和顺的书能在以后闲暇时候仔细品读和顺,就不枉来和顺一回.崔永元的字表达了对这本书的认同,推动了我买书的决心.后来在书中还看到有崔永元同事敬一丹的字,还有百家讲坛讲论语的于丹的字及一干人等的字.一本书要拉上众多名人摇旗呐喊,是这书写的忒好了还是对书没自信捏?我也是假装爱读书一下,书后来送了无语以表示我让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深厚冀望.
和顺和谐----朱熔基的字

古镇掠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执勤警察也成热爱对象,一次次被沐浴
本帖最后由 余姐 于 2014-3-27 14:01 编辑

六   在腾冲的日子   
  我知道云南有个地方叫腾冲还是源于抗战打小日本这段史实,抗战时期中缅边境中日有过惨烈激战.历时一百多天,时至今日还有当年战争结束后流落在缅甸,泰国的远征军军人. 知道这一段历史其实只是知晓其大概,并无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这段史实,但是八年抗战的丰功伟绩国民党人和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都是功不可末,这段史实给予了更强有力的说明.
  盈江距腾冲不到90公里,这样的里程放到平日里简直就是稀松平常,就算是山路也必是雄心勃勃气冲云宵般势在必得.但是现在骑车上路已完全没有这般的豪情壮志,骑吧,骑哪算哪吧,不行就搭车了,死猪也不怕开水烫了,敌进我退完全的一副交械投降的架势.在体能体力精力精神都成强弩之末溃败不堪之时,为荣誉为战为信念而战早以顾及不到,既然已这般模样了,索性就没羞没臊到底了吧.
  所以在又一轮的爬坡不久后,俩眼就又盯着过往的车辆找合适顺风车.其实对云南山路多且坡陡又长是有准备的,又不是胸无点墨多少还是知道云南是高原山区的地貌,那时就想有上坡就会有下坡,上坡时艰辛消熬体力,下坡时就能缓解松弛下体力,一张一弛一紧一松两厢抵消没什么的了嘛.实际情形是:连续的上坡高坡搞的人精疲力竭疲惫不堪疲于应对,透支了身体的大部机能,短暂的下坡没等体能有更多时间缓解和储备就又是一轮新的上坡路在恭候了.几番下来不仅没还手之功,招架之力也已丧失殆尽了.
  又一辆驾驶室有两排座的小皮卡车被拦下来,司机听了我的请求后表示:他不到我们要去的梁河,但可以捎我们一小段,和无语上车,车到地后下车和司机挥手道谢时才看见驾驶室里坐了几人也在和我们微笑点头,这样的礼遇一丝疑惑浮上心头,又看了下小卡车的牌照,字母前面是云,遇上云南的好人了.幸运!
  梁河是今天去腾冲路上路过的县城,我们六人到梁河县城时是中午,三天泼水节的第二天县城里的节日气氛还在高潮中,路两边依然有手持泼水重器的男男女女在严阵以待,看到他们依然心怀怯怯而面露恭维,但依然难逃被一眼相中泼水伺候.
  路边有卖装修建材的商家,看我们在此歇脚特热情的招呼我们,年轻的男女小老板们都对我们热情以待拿板凳烧开水让我们受宠若惊,小老板们一家来自湖南,一家来自四川,闲聊中对云南商贩对本地外地人区别对待的行径深恶痛绝,即使有时候抱着自家的娃儿一副居家扮相,但若一张嘴不是本地人口音一样逃不过打入另类命运.试想这些饱受了这些云南人挤兑的外省人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回报云南.
  午饭过后又一波的泼水重戏开打,坐着农用车来的所有人如上战场一般个个斗志昂扬,后来知道坐车来的人大都是县城周边的人,雄纠纠气昂昂的架式不次于过鸭绿江.
今年是德宏傣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梁河还属德宏辖区.腾冲已属保山辖区了.   
  

所言及是,桂林西安没去过,不知,云南可是领教过,公路上设卡,数人头收费,

余姐,那是热带水果----波罗蜜,喜欢的话是美味,不喜欢就会说香得发臭,跟榴莲差不多,看图片还没有熟,熟了大的波罗蜜有20多斤一个呢。

宰游客最早的地方是桂林和西安,现在变成云南最甚,在公路上设卡专收外地人门票的路段,是全世界最多的,比如泸沽湖、丙中洛、大桥镇、去宝山石寨的公路(玉龙雪山下),真是世界奇闻。

谢谢分享,余姐的游记很真实,也很有生活气息。
本帖最后由 余姐 于 2014-3-24 21:07 编辑

  广场周边道路有警察执勤守候,禁止机动车通行,一年轻警察看到我们三个女子又重锱模样特好奇的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哪的人骑了多久,每天能骑多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被人问诸如此类的事在云南是经常事,只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如实告之了,重点是:坐车经历不提或是少提,别人如果不明就里大呼:啊,你们是从昆明骑过来的呀?或是:你们是从X X地方骑过来的呀,每每此时不予更正,默认等于承认.看着别人对你无比佩服敬仰的表情,自毁形像的事万万做不得,咱不能给骑车人丢脸,咱也不能打击别人对骑行的向往,让宾主双方都保持着一份美好吧.不自吹自擂不自栩只为一块遮羞的布的虚荣还是可以理解的是吧.
  广场边有卖糍耙的小吃,扁扁的呈四方状巴掌大小一块钱一个,有人讲价4块钱5个后也跟着买了5个.满怀期待吃了一个不过是和棕子异曲同工,糯米加豆沙竹叶包裹,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我去广场时还给无语和王大嫂拿了俩品尝并宽慰我们泼水的人会对我们网开一面, 骑行路上有事求助警察是最简单便捷,年轻警察的热情与关照让心头生出一份温暖,云南的后生都如你这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云南就成风气,再不会是偶遇.
   三人没等泼水开战就离开广场继续前行. 难得一遇的泼水节于我们而言不是轻松的事,在这样的日子里谁都可以用水招呼你一下,一小桶水从头上直接倒下落汤鸡一般还得任何怨气不能有笑脸以待,在广场边上正整理车上行李,一股水流向我射来,恼怒抬起头正想发火,猛然想起是泼水节,立马偃旗息鼓.
  广场上的泼水阵势只是有官方色彩一个表现,更多的泼水行动在路边,三五成群,单打独斗,水桶,水管,水枪都是泼水利器,当我们三人骑出陇川县城时,所幸这一切都还在千均一发没开始中,但我们躲过了陇川没躲过盈江梁河.
  去盈江路上有枇耙产区,从这里经过时路两边卖枇粑的一个挨一个,枇耙这东西在水果中一向是物以稀为贵角色,在瑞丽时买过14块钱一斤,这回到了产地走过路过错过是不能的.
  无语在一摊前驻足询问价格,我在她后面左右张望,刚在这里和这家摊贩说话的另一摊主在离开这里时低声和我说道:去看我的枇耙吧,新鲜还比她便宜.对她表示的诱惑我并不以为然,但人家也没气馁依旧故我,这时正好无语没和那家摊贩谈拢价格,就和无语一道到了她的摊子前面.之所以把这件事当个事说出来,是借此事再叙一些云南人的自私不顾乡情的薄情寡义.当然我们最后也没在她家买枇耙.买了另一家的,这里枇粑一般货色价格在8块钱,有特别出众的品相价格会再多三两块钱.
  户撒刀也是去盈江路上常看到的字眼.看的多了也明白了其意,户撒是一地名,这个地方出产刀,刀有盛名.后来在盈江县城看到卖户撒刀现场,各种长短大小的刀寒光凛凛招摇于世,还有店铺打出包邮服务以打消购买者不能随身携带顾虑,管制dao具的种种条条框框在这里统统的灰飞烟灭."一个强大自信的国家对公民拥有枪支也不会惶惶然如临大敌严防死守,一个专治落后没自信的国度就连拿把切菜刀坐地铁也要实名登记",这一段话是看别人的字记住的大概,精辟.
  三个男人和我们会合时已中午了,疲惫消沉的情绪低调的在你我他之间传递着,屡战屡败的骑行斗志越来越不堪一击,关注的重点就转移到了路上同方向的车.一辆军绿色的四轮农用车又被拦下,跑过去问了司机是去盈江方向吗?司机答是,我们有人骑不动了想搭你的车可否?司机的表情复杂起来,一时不好回答是还是否.明白司机这会儿是在缘何而纠结,他不知道你这搭车是有偿还是奉献,所以应与不应都在两难中.
  我们给你钱
  多少
  50
  50不拉
  你要多少
  100
  100不坐
  反正你是去盈江那方向的,拉上我们你是顺路也不吃亏还能挣点小钱,
  拉你们我这车就负重油就烧的多了,
  是,但多拉几人又能多烧几个油,再说50块钱总多过用掉的油钱吧,你拉我们呢我们以为你是在帮我们,也不觉你是挣了我们的钱,你不拉我们呢我们就再找一辆车.
  司机应允,急向同伴招手,手势无声胜有声:快过来,上车.老王开始并无坐车意思还想一人独骑,快上来吧,说好了六个人50块钱.
  站在车后槽里有了闲情观望沿途风景,这一段路的景色是自进入云南骑行路上最好的一段景色,山峦叠嶂苍绿葱郁,山脚下一条河水粼粼泛光若隐若现,后来知道这就是盈江.路边还有修建的观景台,方便开车而来的人停车观景.
  每每坐车看到下坡路就遗憾错过放坡,看到上坡就庆幸坐在车上,汽车沿山路一次次转弯再转弯总觉下坡路多过上坡的路,这样的纠结在每一次的搭车中都会闪现,心纵有万千的不甘也徒叹奈何.
  农用车在距县城还有10多公里一个镇上到了它的目的地,一进盈江县城立马就赶脚气氛紧张如临大敌一般.这样感脚只是我们几个而已,盈江的百姓还都在歌舞升平一派盛世中.就见路上水渍一片连着一片,手持泼水重器的人站在路边盯着过往的路人,无论是开车的坐车的骑车的走路的,泼与不泼全凭人家心气,从他们身边经过虽脚下发力加快了速度,但依旧没逃掉被兜头泼水的待遇, 街头时时会上演两军对阵的戏码,男对女或是女对男,男女混搭各种组合,最乐于此道的是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青年人,几次被泼了透身凉 再看到路边严阵以待手持水器的孩子便频频致礼,并手指身上背着的像机包,求他们手下留情先放我一马.
  盈江在早些年前是玉石原材集散地,是边境玉石贸易最活跃地,后来渐渐式微,现在的盈江也不是旅游地之选,从县城旅馆多寡也能看出一二.县城就三两条主干道,我们骑车找旅馆时一会就转了一圈.一会就能转一圈说明:一地方小,二旅馆少.几家旅馆房间报价都不低,一招待所普通标间要价130块,问缘何房价都较高,解释是:泼水节了涨价.
  市场经济物以稀为贵,一切以供需为标准定夺,但是你涨价是以人多房少为凭不是因过节,泼水节街头人来熙往,但有多少是需要住宿的,又有多少是只打酱油的,涨或是不涨是以需定夺,不是以节决定.但愿这是我的杞人忧天而不是云南人商人的一厢情愿.
  最后一家庭旅馆成了落脚地,70块钱一标间,这是这次云南行住宿费最高的一次,但不是条件最差的一次,最差的应是在瑞丽,房子小开水还不管够,幸好我们有电热锅能偷着烧点.
  每在一处落脚周边有甚好玩好看的必要和当地人打听,盈江人介绍:真木啥好玩好看的,就盈江还可一看,只是盈江现在也没水了.进盈江县城时走过一大桥,桥下就是盈江,有水的地方只有河道四分之一,大片的河床裸露着沙石.各种媒体曾多次报道云南连年的干旱,也为云南鸣不平,老天爷您咋这不待见云南捏?和当地人聊起云南的干旱,云南人表示:有天灾也有人祸,各自为政各为自利,座座小型水电站在上游截水,断流就成最常见一幕.
  云南,你要腾飞要屹立东方之林于不败之地还要有更长的路要走还需有更多时间.
  朝行夜宿,盈江成云南行路上驿站,下一站腾冲

本帖最后由 余姐 于 2014-3-24 20:42 编辑

老爸手里的重型武器
  节日里最重要的最不能少的   这个东西出声是有一根绳管着,一拉绳木锤就一一举起有节奏的发出不同音响,看它上面的装饰很鲜明的民族特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