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壁路线攀登日记
(转自:曹峻《尝试雪宝顶新线路》)
攀登
雪宝顶的计划在春节前就和Jon商定了。临出发前两周,便把地图、预定路线和
装备清单发给了
陈骏池和欧阳。
29日
晚上,我们队伍的四名成员分头到达,Jon是早就从拉萨回到成都的,
陈骏池从海口、欧阳从广州、我从北京赶到成都集合,住进"白爷"刚刚新租的大房子,原本空空荡荡的新房间一下子就给我们的一大堆
装备摊满了。(右图为4200m在较深的积雪中行军)
30日
上午清点
装备。我们在成都找的接应人员--顶点
登山队的林超也来了。由于路线是从地图上确定的,无法判断地形的具体情况,所以各种技术
装备都不能精简;最后带了3个雪锥、12个
冰锥、10个岩钉、两根
主绳和一根60米的路线绳,Jon还带上了他的几个
机械塞。下午去家乐福采购食品和其他零碎物资,晚上去火山口餐厅吃酸菜鱼和毛血旺。
31日
早上6点起床,出去想吃早点,却没有一家营业的,只好悻悻地回来煮了几袋方便面。7:30
旅游车来接上我们,然后又在城里接了一圈人后,8点多才离开市区。中午在茂县
旅游车停在一个院子里吃午饭,跑到院子外面自己寻吃的。茂县的阳光很强,加上远处高耸的气势如虹的
九顶山,就更有高原的味道了。我们在路边的一家小馆子要了豆花饭,感觉得太素,又加了两份青椒炒肉,一起塞进肚里方心满意足地回到车里。
过了松潘,
旅游车停在一个藏传寺庙面前。一下车就觉得味道不太对,长的像四川人的僧侣主动过来招呼大家,先是给每个人贴上一个平安符,然后把所有游客集中为大家讲解。我离开人群径自往前参观,看到殿前有一个香台,一想既然来到寺庙不如就敬柱香吧,来到香火处一问,三柱香竟要30元!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等上完了香往大殿走,碰到
陈骏池从里面出来说"不对不对,乱套了!怎么是反着转的了?",原来里面的僧侣和参观人群都是逆时针转的。我走进去一看,里边一个信徒都没有,只有一群群的游客被僧侣讲解员们带领着参观。游客们被告知,只要捐50元就可以被赐予哈达,再捐xxx元就可以接受本寺活佛的摸顶;而殿外一群花了150元购买一人高的大香的人们,正被僧侣带领着进行敬香仪式......看到这里我明白了,这只是一个利用游客心理来赚钱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寺庙,这一幕让我不爽了很长时间。
7点多车到达川主寺,我们下了车,在路边的"重庆饭店"住下。当晚谈好明天去
黄龙的面包车和挑夫,两辆车200元,四个挑夫160元。晚饭后跑到漳腊的一个酥油茶馆,边喝茶边打牌,引得一帮藏族"街娃"围观。10点多回到住处,泡了个热水脚钻进被窝里,舒坦!
4月1日
6:15起床,早餐馒头、鸡蛋和稀饭。7:30出发,清晨天气极好,万里无云。在雪山梁子远远地看见
雪宝顶高耸在群山之上,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很有气势。
9:00左右到达
黄龙沟口,看见景区的管理人员身着迷彩服在军训。今天是景区冬季封山后的第一天开放,一路还没有看到有
旅游团进来。在入口处把行李卸下来,带着
四川登协开的
登山许可证跟
陈骏池一起到景区管理处办手续。办公室的人很热情,听说是来
登山的,当即办了免票手续。一行人心情愉快地走进
黄龙景区,刚进门遇到两个广东来的两个女孩,说路上有冰雪,很滑不敢走。我们当即从
驮包中取出
冰镐手杖把她们和自己武装起来继续前进。山里气温还很低,几天前刚下过雪,原本是碧蓝池水的现在都是积雪覆盖。一路没有遇到别的游人,很是清静且惬意。令人吃惊的是景区一路都有IC卡电话,方便之极。(左上图为在5000米位置向东南方向看主峰)
11:00到达上
黄龙寺,看见五彩池,果然不负盛名,阳光照射下绚烂多彩,欣然照了几张庸俗照。欲继续前行时,挑夫开始撂蹶子,说前面雪太大没有路,肚子饿了背的又太多走不动了,好说歹说半天终于挪着步子往前走。上了一个碎石坡,挑夫死活不肯走了,只好让他们把包都卸下来。重新把物资整理分装到各自的
背包里,换上
登山靴又把
安全带穿上才把东西都装下。此时是下午1点,天气开始变坏,无云在头顶聚集,沟里风的大了起来。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看到前面一处平坦的地方,估计是景区人员说的头道坪,但地上冰雪融水太多没法扎营。于是继续往前,大约2点多钟,到达另外一处平坦的河滩,选了一片平整的雪地扎下两顶
帐篷,算是我们的BC。用Sunnto表和
GPS测了一下高度是3830米。吃过晚饭,天空开始悠悠扬扬下起雪来,想想这两天天气规律都是这样,上午晴天,下午下雪,大家也都没怎么担心。收拾妥当便倒下睡了。
4月2日
昨天临睡前大家一起研究了一阵地图,觉得原定的路线应该十分可行,于是决定不再侦查路线,直接往上走。半夜醒来忽觉外面十分亮堂,以为快要天亮,急呼
陈骏池起床,却换来一阵臭骂。原来才凌晨2点,外面亮堂的是一轮皎月而已。
5点半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把物资重新整理过,带上四天的食品
燃料和足够的技术
装备。大约9点,全体队员从营地出发。刚开始的一段雪还很硬,踩上去感觉挺舒服的;紧接着是一个长长的背阴的雪坡,雪深到大腿,林超轻装踩上去还好只陷到脚背,我们几个负重的人就惨了,雪面时硬时浅,弄的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时深到腰部。尤为可恨的是,这次为了对付混合路线,专门准备了单层皮面的LaSpotiva靴子,却因为鞋底面积小而增大了压强,很多地方其他人都陷不下去,我照陷不误。逼的没法了,只好用膝盖跪着走。就这么走了两个多小时,翻过这段熬人的雪坡,再横切一个软软的草坡,来到一个相对平缓的碎石坡边休息,林超从这里返回BC,用步话机保持联系。此时的海拔是4100米。
这段碎石坡还算好走,只是融雪水将表面弄的泥泞不堪,踩上去吱吱作响,就像是踩在下过雨以后的乡间小路上似的。一阵埋头猛走,上升了大约150米,时间已到12:30,于是停下来休息,同时观察前面的路线。正前方是一个大
岩壁,翻上去就应该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垭口。正面看有两条路可走,左侧是一个大雪坡,坡度在30~40度;右侧下面是一个碎石坡,上面是一端较陡的岩雪混合地形。由于有上午那段不堪的雪坡挣扎经历,大家一致同意从右侧上。
上了碎石坡才发现这也不是一段好路,碎石很松,一踩一滑,人在上面走就像那只从井底往上跳的青蛙一样,向上走两步往下滑一步,走的腿直发软,100多米的碎石坡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头。再往前是一端岩雪混合地形,坡度大概在50度左右,于是把2根
主绳拿出来。Jon在前面开路,用
机械塞和岩钉在岩石上做保护点,4人采用Running Belay方式前进。没想到靠近岩石的地方雪既厚又松,一脚踩下去像掉到了水里一样,陷到腰了都还没停住,赶紧扒住岩石,,用
冰爪去找岩石上突出的地方踩。幸亏冬天练了MIX技术,只可惜这里不是冰而是松雪,太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了。一路沿着岩石边上升,打了两个Pitch正好将这段坡走完。这时已经是下午5点,又往上爬了一端30米左右的小雪坡,到达垭口位置,上面有很好的宿营地点-平整而且还算干燥的碎石平地。天开始变坏,飘起雪花来,于是赶紧支好
帐篷钻了进去。
吃过晚饭便倒下,睡了2个小时被热醒,一看
帐篷内的温度,竟有7度。翻来覆去睡不着,便坐起来点上
头灯把今天的日记写完。
4月3日
4:45起,迅速吃完早饭,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早上风很大,营地下面的山沟被云雾笼罩着,而我们则在云的上面,看见朝阳从云层的缝隙中射出几缕金光,照在远处的山峰上漂亮之极。
7点,我和Jon先出发,到前面的大雪坡上设置保护点。那是两块
岩壁之间夹着的一片雪沟,20~30米宽,100多米高。我们还是选择靠近岩石的路线前进,保护点设置在岩石上。两个小时后翻上雪坡,在山脊上视线很好。南侧是通向措雷的山沟,北侧是我们上来的
黄龙沟,东南方向是挡住了
雪宝顶的5200峰。远处可以看到4950垭口,按计划我们几天就是要到达那里,并伺机翻上主峰和5200峰之间的坳口,这样就可以沿西山脊登上
雪宝顶了。
下午1点,刚刚爬到可以看见主峰的地方,天气开始变坏,云涌了上来,主峰便消失在云雾里了。不久又开始飘起了雪花,能见度急剧下降。凭着先前判断的地形和方向,我们4人在一个覆盖着积雪的碎石坡上向垭口方向横切。中途跟林超同了一次话,可能是中间有山挡住的缘故,效果不太好,但也总算让他知道我们离营地不太远了。到达营地位置时,雪已经下得很大了,而且不再是雪花而是雪粒,粘到衣服上很快变成水珠,远处还能听到雷声。(上图为5200卫峰西北侧,可行的路线应为从右侧翻上卫峰顶,绕上主峰西山脊)
今天虽然走的时间不长,距离也比昨天短,但大家明显感觉比昨天要累。雪从下午一直下到晚上,直到这会儿(9点多了)也没有要停的意思。由于一直没有正面看见过最后这一段关键路线,我们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条路是否可行,真是郁闷。
另:今早收拾
帐篷的时候,欧阳一不小心让风把
防潮垫给刮跑了。这会儿Jon正在用
主绳一圈一圈地在盘垫子,今晚欧阳要在真正的搓板上睡了。
4月4日
晚上睡的很差,一会儿就醒。4:45,Jon的闹钟准时响了,我坐起来把头探出
帐篷,发现天已经放晴,半个月亮挂在天上。赶紧爬起来,跟Jon一起出来观察山上的路线,这是自上山一来第一次看见主峰的全貌。我们的营地位于5200峰北侧的一个山坳,5200峰的东北和主峰北侧都是陡峭的
岩壁,唯一可行的路线是翻上5200峰然后转到主峰西山脊。目测这段路线是一段200米高60~70度的
岩壁,岩体较完整,正面看不见有雪沟可以利用。由于路线正好在月光的阴影中,细节还看不清楚,我们决定先照常回
帐篷做饭,等天亮再观察决定。
乘着烧水的功夫睡了个回笼觉,真香。快6点半的时候,天渐渐亮了,我们几个陆陆续续钻出
帐篷。主峰清楚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正面的
岩壁陡直得像一面墙,新雪洒在黑色的
岩壁上更衬出岩石的质感。5200峰比感觉上还要陡,基本上全部是岩石操作。然而比起路线情况来,天气就更加不如人意了。东侧沟里的云雾一阵一阵地被风夹着往上涌,倒是很壮观。头顶上也聚集了很厚的云层在逐渐往下压。今天肯定是个坏天气,而且从昨天降的湿雪情况来看,肯定是有暖湿气团北上造成的天气变化。我告诉Jon这种天气下不能往上走,大雪过后为避免
雪崩还得等;加上我们几个对翻这段
岩壁确实没有把握,而且前面在雪地里消耗的体力太多,估计这次是没法登顶了。Jon有些意犹未尽地一个人跑到
岩壁底下试了两步,跑回来说"这段路可能比四姑娘还难"。我虽然不是很信这话,但也感觉至少要超过我们几个当时的能力所及。于是收拾东西开始下撤,中途跟林超联系,告诉他我们准备从这里下到麻风村,然后到松潘会合。
下撤时一路飘着小雪,到措雷湖的时候雪突然大了起来,大片大片的雪花迎面飞来,一会儿功夫整个山沟都笼罩在白色之中了。快到树林的时候,天空突然一个炸雷,吓得手中
冰镐差点脱手。
陈骏池跑过来说"昨天谁做了什么坏事?偷吃了榨菜的赶紧坦白,别害我们给雷劈……"嘴上虽然说着笑,脚底一点不敢懈怠,一阵狂奔回到麻风村,仓皇躲进欧阳熟悉的一家藏族客栈。
脱下外面是雨雪里面是汗水的衣服(这会儿真假
GoreTex都没有区别了),坐在炉火旁烘烤的时候,进来一个小伙子,操着还算流利的汉话跟我们聊天,问是不是
登山的,从哪儿来。我说我从北京来,他又问北京什么地方,我笑着说"中关村,跟麻风村是一个级别的"。接下来他说的一句话差点让我从凳子上栽下来--"你口音不像北京人……",连忙请教他的名号,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扎西。接着,扎西不无得意地介绍说他现在是村里的民兵队长、团支书,还煞有其事地检查了我们的
登山许可证,说是受
四川登协的委托……。看来当年的"雪山飞贼"已经被彻底招安了,也好,省的大家以后提心吊胆。
晚餐是炖土豆片,我们把山上剩下的酱牛肉给老板娘,让她给炒个牛肉菜花。一会儿菜上来,转眼间菜花被一扫光,牛肉几乎没动。
陈骏池一脸讪笑地端过去给房东小孩,趁机从小孩的碗里夹了几块菜花回来。因为连着饿了几天,不敢吃得太饱;大家都恶狠狠地说这顿就算预热身了,到松潘在正式热身,回成都再动真的。
4月5日
骑马回松潘,房东用了扎西家的马和骡子,一看就不一样, 栓马绳都是
登山主绳。我骑的扎西家的骡子明显跟扎西的风格截然不同,明显温和而驯服。尽管这样,一天下来屁股还是肿痛不已。(上图为从
黄龙看北壁路线,左侧为主峰,右侧为5200m卫峰)
几个主要地点的位置数据
新店子:3197m N32°45′08.7″ E103°49′05.0″
C1: 3830m N32°42′44.1″ E103°50′11.3″
C2: 4485m N32°41′41.0″ E103°49′28.9″
C3: 4959m N32°41′13.9″ E103°50′22.6″
麻风村:3335m N32°37′54.1″ E103°4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