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ngdian2800 于 2014-9-4 14:51 编辑
2012年8月我单骑千里走了滇藏川西后,一只沉醉于西藏的神山圣水之中。细细回想走过的那些路,那只是走过广袤无垠西藏的一部分。
西藏他高高耸立在世界屋脊,拉萨则成为离天最近的的人类聚集地,也被人称为天堂。如果把‘拉萨’称为天堂的客厅的话,那么‘林之’则是天堂的前花园,‘山南’则是天堂的书房,‘那曲’则是天堂的厢房,‘日喀则’则是天堂的主卧房,而荒凉的‘阿里、羌塘’则是天堂的角落了。
羌塘是来自遥远天上的名字,藏语的意思为天上的草原,人迹罕至气候恶劣。打开地图看,大羌塘是由阿尔金期山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可可西里山无人区和羌塘无人区组成我国四大无人区。
在广袤的藏北,由西向东,由‘岗仁波齐雪山、玛旁雍错’,‘达果雪山、当仁雍错’,‘念青唐古拉雪山、纳木错’组成了藏区的三大神山圣湖,而且在西藏文化顶盛时期,给后人留下去追寻古象雄国,和古格王朝。
喜玛拉雅从海底隆起后,也将海水留在了天上,因而形成了无数的高山湖泊,这此湖泊象崔烂的蓝宝石洒落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藏人也亲切的把这此湖称为’错‘,而’错‘在汉字词组中可解释为‘错过’。
广袤的羌塘无人区自然灾害频发,更有“十年九灾”之说,这里年均空气量是内地的年均空气含氧量是内地的40%左右,冬季约在30%左右,全年无霜期少于60天,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高达200天以上,冻土时间超过280天,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
因而这里也是人体生理极限的挑战场。如把羌塘与登珠峰相比的话,登珠峰的每一步都是已知的,因为登珠峰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穿越羌塘的每一步都是未知的,因为穿越羌塘的户外经验还没完全积累起来,而这正是我要去羌塘挑战的极限。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在2014年3月才确定羌塘穿越线路;此次穿越没有前车之鉴可参考资料,规划线路也为坐标.为了确保生命安全,我也只能将此次穿越分为八个阶段,起点格尔木;终点狮泉河;全程3000公里。
第一阶段;格尔木----安多;
第二阶段;安多县----班戈县;
第三阶段;班戈县----色林错西岸、热德寺;
第四阶段;色林错西岸----双湖特别行政区;
第五阶段;双湖行政特别区----尼玛县;
第六阶段;尼玛县----措勤县;
第七阶段;措勤县----革吉县;
第八阶段;革吉县----喀尔县狮泉河镇;
此次挑战穿越骑行行程定下后受到全国很多朋友的关注,特别是身边的的朋友经常问起我为什么要去走这条挑战生命红线的道路。我与朋友交流到;生命是感悟,生命是懂得,因为经历才懂得,因为懂得才珍惜,因为珍惜才在乎。人活着是一种历练,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观。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在‘活’与’‘死’的边缘,行走在幸福与痛苦的边缘。一生的决定都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决定了一生的行走,或喜、或悲、或长、或短。
2014年5月6日在众多朋友的期盼祝福中,我一人踏上西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