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单车辙痕 于 2015-7-18 12:10 编辑
海南岛东线(一)
1月21日 海口市区 骑行21公里
1月20日,我们仨在广州逗留一天,当晚登上了开往海口的火车。1月21日清晨,火车停在了徐闻县南端的粤海铁路北港码头,等待上船。
第一次乘坐火车摆渡过海,多少有几分新奇,醒来之后便从铺上下来,坐在窗前等待观看火车上船。栈桥一直远远的延伸入海中,靠近轮渡的部分,则是一段由计算机控制的液压浮动钢梁。栈桥上的四股轨道正好与轮渡上的四股轨道准确对接,列车被分成四段,由火车头逐段推上轮渡火车甲板。火车甲板的上层还有汽车甲板与客舱,整艘轮渡的载运量可以说非常惊人。为了安全及便于管理,火车上的乘客不能下车走动。
从位于徐闻的粤海铁路北港码头到位于海口的南港码头,轮渡航行距离大约12.5海里(约23公里),用时五十分钟左右。乘船的时间很短,但是一上一下却非常费工夫,等火车开进海口站,已是九点多钟,比正点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海口站位于偏僻的西海岸附近,距离市中心大约十几公里的路程,但有多路公交(28路、35路、37路、40路等)可通往市中心。
在家的时候,已通过网络预订了酒店,并确定了所乘公交线路。出海口站也算初踏海岛土地,未能免俗,拍几张纪念照,而后乘车前往酒店。
自行车等快递的行李物品,已提前两天到达海口,收货地址填写了所预定的酒店,但我并未要求送货,而是去提货,这样方便亲自验货签收。快递网点距离酒店大约一公里的路程,步行前往。用不到一小时的工夫,组装好了山地车与孩子的拖车,并将折叠车放入拖车,所有装备连骑带拖一次运回了酒店。
拆车、装车虽说算不上一门复杂的手艺,但是对于经常要带车出门的人来说,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不能出门、落地处处依靠车店,使原本轻松的旅行,变得折腾又麻烦。准备几件必备的称手工具,多拆装几次,自然驾轻就熟。
等所有装备及物品都收拾整理妥当,已是正午时分,酒店附近非常冷清,竟然没有一家饭店。只得在小卖店里买了方便面,回酒店泡面权作午餐。余下的半天时间,决定骑车到万绿园、骑楼老街等地方转转。一家人全换上了夏天的衣服,唯独孩子还穿着大棉鞋(离开东北家门的时候,瞅了又瞅,看了又看,还是将孩子的鞋落下了),只得坐进车里就将鞋脱下来。
出了酒店,沿着海秀中路向西骑行,在与世贸南路交汇处北拐,前行不远便是秀英炮台。秀英炮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尔的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可惜,如今的炮台早已“沦陷”在林立的高楼中,往日,克虏伯大炮临海的威风,已被车水马龙的喧嚣湮没。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完整的保存在炮台遗址上的克虏伯大炮,唯有厦门胡里山炮台上的一尊280毫米口径的巨炮。在中国沿海各炮台所看到的其余克虏伯大炮,都是复原展示的赝品。为此,我们一家人也只是在炮台门口停留片刻,恰好偶遇河南南阳来的老年骑友问路,于是拿出随身携带的大比例尺地图与他们分享。
离开秀英炮台继续北行,可直达海滨的观海路,沿观海路往东北方向骑行,然后向南拐一个大湾,眼前豁然开朗,世纪大桥与世纪公园的摩天轮已然眼前。媳妇儿和孩子很是兴奋,在岸边的乱石堤上一个找角度、摆姿势,一个乱蹦跳、撇石头。看孩子穿着小T恤、大棉鞋在那里疯,很是滑稽,心里憋不住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