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5 22:05 编辑
第二日(2009年6月28日):夏河-郎木寺
夏河到郎木寺的长途车7:40出发,早上起来还有些时间,便去附近的拉扑楞寺随便逛了逛。蒙蒙细雨中,虔诚的信徒们仍在寺院外围据说是世界最长的转经回廊里转经朝拜。
我们没有太多空闲,匆匆来到贡唐宝塔旁边转了转,在甘肃佛学院门前拍了几张照,看到已经7点多了,便赶紧打车回宾馆。
到郎木寺的票价44.5元/人,车上人不算太多,一路上不时有当地人上上下下,一路上下着小雨,大家都昏昏欲睡。途中在合作和碌曲中途停车,除了我们几个游客外,车上的人很快就更新了。碌曲过后,天渐渐晴了起来,路旁的景色也由山地变成了草原,让人心旷神怡,12点左右,终于到达了郎木寺。
中午的郎木寺镇艳阳高照,光线让人睁不开眼。比较了几个旅馆后,大家决定在萨娜旅社住下,双人间50元/间,有公共浴室和卫生间。几天前一个朋友曾经以50元/间的价格在条件最好号称准三星的郎木寺大酒店住过,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有两辆大巴的旅游团过去,酒店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200多一间的价格让人无法接受。
安顿后去吃中饭,阿里餐厅尽管在网上赞誉颇多,但大家吃过后感觉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价格高上菜慢不说且味道很一般,菜里的牛羊肉都很难咬得动,尤其是那道烤羊排,比口香糖更有嚼头,最后剩下许多。休整完毕后,众人出发。
****************************************************************
郎木寺并非一座寺院,而是甘肃四川两省交界的一个小镇。一条叫做”白龙江“的小溪将小镇分隔成分属甘肃、四川的两部分,北岸属于甘肃碌曲县,南岸则归四川若尔盖县。两岸各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名字为发音相似的“郎木寺”和“纳摩寺”。
四川寺院,全称为“安多达仓纳摩格尔底寺”,为一世格尔底活佛于公元1413年所建,票价15元。
“人称说天宇是个复盆, 我们匍匐着在此生死,
莫用举手去求他哀怜,他之不能动移犹如我你。”
——古波斯诗歌
四川格尔底寺现存有五世格尔底活佛的肉身灵体。五世活佛生于1681年,1775年圆寂,文革期间他的灵体被运到若尔盖县城,被几个信教群众发现后偷埋在山上,灵体到1981年再挖出来时股肉还有弹性,无丝毫损坏,后被人们请回格尔底寺,至今仍供于寺中。
四川格尔底寺,喇嘛们的僧舍。建寺者一世格尔底活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大师的弟子之一。
“四野正在鸡鸣,人们在茅店之前叩问——
开门罢!我们只得羁留片时,一朝去后,怕就不再回程。”
——古波斯诗歌
红墙,银顶,远去的僧人……
“天地是飘摇的逆旅, 昼夜是逆旅的门户,
多少帝王与荣华,住不多时,又匆匆离去。”
——古波斯诗歌
远方的红石崖,其上是观看郎木寺全景最好的地方,红石崖的日落更是壮美。
“最初的泥丸捏成了最终的人形,最后的收成便是那最初的种子:
天地开辟时的老文章,写就了天地掩闭时的字句。”
——古波斯诗歌
四川格尔底寺,午后阳光强烈,行路的喇嘛们常把一片袈裟包在头上以防曝晒。

佛殿门外,草地上玩耍的孩子,等待父母转经归来。

神龛旁偶遇的小学生,她们基本的学习用品都很难得到保障。
“请看周遭烂漫的鲜花,她说道:我笑着开放在此,
一朝我的锦囊破时, 我把囊中的钱财散满园地。”
——古波斯诗歌
寺院出资建设的小学旧址,目前已经废弃,余下一片荫影供人们悠闲乘凉。
“当我在青春时分,也曾热访过博士圣人,炎炎的伟论听了多回;
可我依然出来——由那原径。”
——古波斯诗歌
走过格尔底寺,来到郎木寺峡谷入口,宽阔的草坪上人们尽情嬉戏。
“树荫下放着一卷诗章,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
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荒原呀,啊, 便是天堂!”
——古波斯诗歌
草甸上,僧人正惬意地歇息,背后的石壁上刻着佛像和六字箴言。

青山下,小溪旁,浣洗袈裟的喇嘛。
“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不知何故来,也不知来自何处;
飘飘出世,如风之不得不吹,风过漠地又不知吹向何许。”
——古波斯诗歌
郎木寺峡谷,玛尼石接力的山谷。这里没有太艰险的地方,强度不比周末郊游更大,而且道路明显,许多老人照样可以可以深入进去。
“石头的形状起伏不定,雪水的起伏跟着月亮。
新剥的树木顺流而下,撞击声混入水里,被我一并装入木桶。
沸腾之后,它们裹着两片儿碧绿晶亮的茶叶,在我的身体里继续流荡。”
——马骅《雪山短歌集》
郎木寺峡谷岩壁里的【虎穴】 ,传说古代曾有女仙在洞中修行,这也是【安多达仓郎木寺】名称的由来,藏语中【达仓】的意思就是【虎穴】,而【郎木】则意为【女菩萨】 。

郎木寺峡谷中,据说可以治疗眼病的神泉,许多人路过时都用其擦眼。
在峡谷中向前行进,沿途随处可见当地人心中各种神圣的遗迹,每个都充满神奇的传说,仿佛是一次通往神迹的旅程。
“夜里,今年的新雪化成山泉,叩打木门。
噼里啪啦,比白天牛马的喧哗
更让人昏溃。
我做了个梦
梦见破烂的木门就是我自己
被透明的积雪和新月来回敲打。"
——马骅《雪山短歌集》
郎木寺峡谷深处的草甸,蓝天白云下山花绚烂,人们在这里许久徘徊。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仿佛积雪的岩石上落着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好比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马骅《雪山短歌集》
“由粉至紫,幸福的气息随暑气的消退越来越重,
在碎石缝和稗草间铺张。
金色的蜂群周游其间,和遥望来生的人一起,
收集幸福的蛛丝马迹;
在让眼睛刺痛的花瓣儿里晕眩,沉睡。”
——马骅《雪山短歌集》
****************************************************************
峡谷归来后,太阳已经被云层掩盖,看来无法看到红石崖的日落了。几名同伴感觉身体不适,毕竟这里属于海拔三千米的高原,于是兵分两路,三人回去休息,我们三人继续向甘肃寺院前进。
甘肃寺院门票20元/人。因来时天色已晚,售票的喇嘛答应我们明天可以继续使用今天的门票,并特意在票上用藏文做了注明。
****************************************************************
甘肃郎木寺全称为”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建于1748年,是拉萨甘丹寺的属寺。

赛赤寺的大经堂,喇嘛们常在这里诵经和辩经。
“奇哉,宁不奇乎?前乎吾辈而死者万千无数,
却曾无一人归来,告诉我们当走的道路。”
——古波斯诗歌
赛赤寺大经堂前,僧人们正准备诵经。
“朝昧的幻影破犹未曾,茅店内似有人的呼声:
寺院都已扫净了内堂,托钵人何犹门外打盹?”
——古波斯诗歌
佛殿间小路上穿行的僧侣,山坡上夏花绽放。
“你我纵通过了帷幕之后,啊,世界是永远存留,
你我的来而又去,大海里抛了个小小石头。”
——古波斯诗歌
薄雾中,甘肃赛赤寺遥望四川格尔底寺。
“假使探之不能,在这无情的地上,你瞻仰着那永不开门的天乡,
今日你还是你时,你可观瞻;明日你已不是你时,你又怎样?”
——古波斯诗歌
光线越来越暗了,三人依依不舍地下山,希望明天有一个好天气。
*************************************************************
提示:
1、夏河到郎木寺每天只有早晨一班车,7:40发车,4个小时左右到,人少的时候可以上车再买票。
2、郎木寺的旅馆客栈多如牛毛,平时没必要提前订,到了后货比三家为好。
3、现在郎木寺仍限制外国人进入,我们在那里一共只看到两个老外,车站不卖给外国人票,可能他们是私下包车过来的。
4、寺院的喇嘛们中午和下午很少活动,许多殿堂都不开放,如果要参观最好还是早晨或上午来。
5、四川的寺院赞助建设了当地的小学,听说门票是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建议最好不要逃票。
*************************************************************
第三日(2009年6月29日):郎木寺-若尔盖-唐克-郎木寺
早上5点多爬起来奔向甘肃寺院,售票的喇嘛还没有睡醒,没遇阻挡就直接进去了,沿着山路向上走。
天刚蒙蒙亮,劳作的人们已经出发,披星戴月。
“大地不能言,披着紫衣的海洋,只是哀哭她见弃了的主上;
滚滚的太空,连他十二宫的星辰, 隐现在晨夕的衣袖内也不作声响。”
——古波斯诗歌
甘肃侧的塞赤寺,日出前转经的人。
“有的希图现世的光荣;
有的希图天国的来临;
啊,且惜今日,浮名于我何有,
何有于远方的咚哒的鼓音!”
——古波斯诗歌

甘肃赛赤寺以其天葬台而著称,据说这是藏区唯一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天葬台。去天葬台的小路,一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途径。
“往日的良朋,多少是貌美身强,滚滚的时辰把他的葡萄压成洒浆,
他们只饮得一怀,或者两杯,已次第地进了那长眠的茔圹。”
——古波斯诗歌
藏区的葬俗主要有五种:水葬、火葬、塔葬、土葬以及天葬,天葬是最普遍的。天葬师对尸体进行解剖、支解,然后把肉喂给秃鹫,就连骨头也要捣碎,与酥油糌粑混合成小团以便秃鹫入口,最后一点不剩,这意味着把最后的遗体也奉献出来,佛教认为这是一种功德,能赎回生前罪孽,有利于灵魂转世。
天葬中,尸体被神鹰吃得干干净净后带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最能体现物质的轮回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穗花披满了他们的华堂,我们正尽情地在此欢畅。
我们又将要入土长眠,我们的尸骸呀又要替谁做床……”
——古波斯诗歌
天葬台上空翱翔的神鹰,被认为是把死者灵魂带向天堂的媒介。
“我也曾学播智慧之种,亲手培育它渐渐葱茏。
可如今我得到的收成,却是来如流水兮逝如风……”
——古波斯诗歌
鲜花与死亡,在这里神奇交汇。

当天的天葬8点有一场,但自己对天葬本身并无兴趣,便回头翻过山坡向寺院方向走去。
每天早起转经,早已成为这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地心升到第七天门,升到土星座上高坐,
沿途解释得无数的哑谜,人生的大哑谜却猜推不破。”
——古波斯诗歌
藏民们正围绕着佛殿,传说中转一圈积累的功德相当于读一遍或若干遍经书。
“我们是活动的幻影之群,绕着这儿走马灯般来去,
在一个夜半深更, 点燃在魔术师的手里。”
——古波斯诗歌
佛殿庭门口的算珠,酷似算盘,人们每绕佛殿转经一圈便向前移动一颗珠子,其功用如同念珠。
“啊,人们说我的推算高明, 我曾经把旧历的岁时改正——
谁知道那只是从历书之中 ,消去未生的明日和已死的昨晨。”
——古波斯诗歌
早起的藏民们正在白塔下顶礼膜拜。
“人所系心的现世希望易灰,或则一朝繁荣,而又消毁,
比如那沙面的白雪,只扬得一两刻的明辉。”
——古波斯诗歌
山坡上远眺四川寺院,佛教的白塔与不远处穆斯林的新月共存于天地之间。
这里的民族气氛总体上还算和谐,但也时有小冲突,尤其是拉萨发生的那个世界震惊的特殊事件以后,边远的安多藏区也骤然紧张起来,不同族群的人们时不时互相提防,往年这里随处可见的外国游客也被禁止进入。

****************************************************************
下山后,几人去LISA餐厅吃了早餐,一份我吃过的最大的牦牛肉三明治,直到下午还撑得慌,胃也随后在去若尔盖的车上一路翻腾。
提示:
1、我们住的萨娜旅舍双人间50元/间,有公共浴室和厕所,淋浴水晚上8:00到11:00,水温不错。老板是回民,他十来岁的儿子在店里帮忙,旅舍卫生做的比较好,床铺很干净,喝的热水也给你送到房间。对了,可以向老板买套郎木寺的名信片做纪念,10元一套12张,里面的风景拍的很吸引人。
2、传闻说LISA餐厅只谄媚老外,不太待见国人,也许是我们去的时候基本没有欧美老外只能接待中国土著的缘故吧,女老板还算热情,起码没给我们眼高于顶的感觉。这里的苹果派很有名,分量很大,但自己感觉味道也就那么回事,另外店里的牦牛肉三明治是我吃过最大的,和9寸的必胜客差不多,价钱也不贵才10块钱。
3、阿里餐厅的菜感觉不怎么样,吃川菜去小平故里比较好,味道很正宗,尤其建议尝尝那里的自制腊肠。
4、甘肃寺院早起一点过去可以逃票,但回来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售票的喇嘛把住主路让你补票,从山坡旁的小路绕过去应该可以避开。我是前一天晚上买的票,当时喇嘛答应说可以用在第二天并做了标注,但早上回去的时候又遇到他查票,他已经不记得我了,对着前一天晚上他自己在票上标记的藏文,端详了半天才说“票认得,人不认得”,怏怏地放我通过,很有意思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