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无底睡袋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水中的鱼! 于 2016-1-31 16:15 编辑
第一第二图中紫色的羽绒制品是冰焰的哎呦给我订制的可当无底
睡袋的羽绒小被。我这次没想讨论它,只是用来当底色拍照。图中的绒都不是他家的。
先说下绒:

某拒水鸭绒。
拒水效果……我觉得是忽悠。
鸭绒一般采自肉鸭,只几个月的生长期,所以绒朵很小。蓬松度不可能会很高。蛋鸭的绒会好很多,但量少。

羽片。在羽绒分离塔中,这种羽片由于很轻,常粘在高蓬松度的蓬中。分离得最后的靠手工了 。
其实这羽片由于有梗支撑,加在绒中还能提高绒的蓬松度。缺点是会降低绒的保暖性,还更容易从小缝小洞中穿出来。

小被里的鹅绒。
听说最好的绒是冬季活拨下的鹅绒……别打我,我这不是。
飞丝就是绒朵掉下来的丝丝。蓬松度保暖性赶不上绒朵,但价格只是纯绒朵的十分之一。
牧高笛羽绒服中的‘‘800蓬’’的拒水鸭绒飞丝
羽毛;把鸡鸭鹅的羽毛去梗后处理碎……隔
面料摸起来是软蓬的。极便宜,极不保暖。(街头有家做100元羽绒服的店,用的就是这种“羽绒”。不敢去拍照,怕挨打)
本帖最后由 水中的鱼! 于 2016-1-31 15:44 编辑
申明;以下睡袋都是“超轻工厂旗舰店 ”田野制做的 。各项技术也是他的。如用于商业目的,请与田野联系。


这是传统的无底睡袋,腿部缩小部分连接。套绑上防潮垫后看起就是无帽木乃伊睡袋。保暖性最强!但我觉得脚部动弹不了多少,难受。

这是我用的无底睡袋,其实就长方形被,把底部用抽绳收紧,使之比信封睡袋暖和,比木乃伊舒服。
这用的是一个充200克绒的小被加上一截充100克绒的羽绒块。总长是190cm,宽120cm.总重400克。
垫子是
Therm-A-Rest Neoair XLite,WR码。172cm长51cm宽。(我175cm高,实际使用感觉正好)
本帖最后由 水中的鱼! 于 2016-2-1 23:36 编辑
其实无底睡袋麻烦与难解决的是与防潮垫的结合。
温度较高时,可以躺垫子上把无底睡袋当小被直接盖。
温底低时,睡袋盖身上,身子转动会有空隙让冷空气钻进来。
所以把防潮垫绑睡袋下能包好不透冷风很重要。
是在群里看到某大咖绑的。也是一般人理解的绑法。虽说是在家里绑好,在帐篷里穿好防潮垫抽绳就行了。
其实在低矮的帐篷里,冻着屁股(没垫子坐)冷手冷脚穿绳还是很难受的。最后还没把垫子包好。
这样绑是不适合无底睡袋的(他用的是薄底睡袋)
本帖最后由 水中的鱼! 于 2016-2-1 23:14 编辑
先把睡袋翻过来,穿垫子,穿好绳与弹力皮筋。

充气垫穿在睡袋中。先得使用9根50cm的细绳代替无底睡袋的底。睡袋最底部用抽绳扎好,形成圆弧套,可以套在防潮垫尾部。其它8根用于连接睡袋底部,只连接睡袋下部140cm的部分。让睡袋两边能相隔45cm。
穿好代替睡袋底的细绳了,只是第一步。如果只是这样把睡袋翻过来用,很可能睡袋有些部分压在垫下多,有些边没压住,还是会漏冷风进来。

第二步,用上皮筋。把充气垫拴固定住。为了好操作,皮筋一头连在绳上,一头通过9字扣连接。这比气垫钻
皮筋圈简单易操作多了。
这皮筋是从垫子上绕过去,结合绳子把充气垫固定住。
这种结合点只要两处就行了。一处离睡袋底140cm处。另一处离睡袋底50cm处。睡袋底部是套在垫子上的,再加上两处皮筋拴固定住垫子,实践证明三点足够牢靠稳了。睡袋底部其它地方由细绳牵制着,不再会透冷风进来了。
黑线是细绳固定在充气垫底,红色是弹力绳绕过充气垫另一面再结合细绳拴着,可不让睡袋随意移位了。
上几张图是睡袋底部,使用前要翻过来的。

把睡袋垫了翻过来。睡袋上部50cm是可以打开,其它部分已固定好了。

使用时,是从打开的部分慢慢钻进睡袋,这比进普通睡袋麻烦。(谁要咱想轻量还要更保暖……)

睡袋上部有50cm是没固定的,如果这部分像睡下部一样固定,钻睡袋会难受的多,而且脖子肩会是敞开着。
第三步,钻进睡袋后,把顶部用9字扣连接起形成一个圈,再从头顶套进去,套到脖子上。这样睡袋顶部形成的圈把脖子,肩都很好的包起来了。

从外看,睡袋已把防潮垫很好的包裹起来了,
本帖最后由 水中的鱼! 于 2016-2-1 23:40 编辑
谢谢!果然是的。

这是我穿着面包羽绒服侧睡在里面了。这样绑好的无底睡袋,在里面怎么动,怎么翻身,都能像普通木乃伊睡袋一样,不会透冷风进来。
收睡袋时,只要解下挂着9字扣的两根皮筋,把充气垫抽出。
第二次用,也是把充气垫穿进睡袋里,再挂上那两根皮筋固定就行了。
实用中,这个300克绒的睡代在10度以上着内衣裤没问题的。我常结合羽绒衣裤,戴上羽绒帽在雪地露营用。
本帖最后由 水中的鱼! 于 2016-1-31 15:47 编辑
我用120cm宽的睡袋,比普通睡袋都要窄些。但好处是同重量的绒能更厚了,身上包得更紧了。实际也就更暖和了。
充气垫特意选的WR码,长短正好,R值比183cm长的R码高些。
实践证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禽类拒水是靠天然分泌物的
欧洲几个有名的睡袋大牌,主打技术就是处理绒时保留原有的防水性
睡袋穿身上?不是有可以当雨衣穿的单人帐篷吗,结果没几个人敢穿怕刮破了连帐篷的功能也废了。至少在俺这种菜鸟是不敢穿睡袋的,因为百分百会被刮破只是不知道是哪天而已。俺牢记一位前辈的话,睡袋不是在帐篷里就是在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