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 Access Hybrid jacket 与 A家Atom lt hoody 之比对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otto1979
2016-3-18 02:39
倒序浏览
17848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03:03 编辑
近日为
Mammut
nordpfeiler中间层入手了BD 家的Access Hybrid jacket,自觉的该款棉服设计和配置颇为不错,希望以图文形式与诸位分享,同时将此与对应的A家atom lt hoody一并比对说明;
ps:该款棉服配合nord
软壳
堪称完美,足已取代官方建议搭配的eigerjoch 轻量化棉服,后者马云家售价都高达1100左右
一、总览:
1、配置简表
:
2、整体轮廓
:两件棉服同是S码,A家是14年款、BD是15年款
1)整体直观衣长相同,胸围、下摆基本相同;我在此也不去冗述各个部位的尺寸,因为设计立体剪裁的版型缘故,测量结果个人觉得意义不大,直接比对更为直观;
2)Atom前短后长非常明显,相比之下,access就前后衣长相差不大,相对来说防护性也更强一些;
3)
面料
(外层)质感:我觉得这个还是蛮重要,我一直比较喜欢atom
Luminara
面料那种微微橘皮状的质感(
我怎么记得atom lt 面料之前是gossamer..........请各位帮我回忆一下
);至于
Pertex
quantum GL的手感就有着太强的化纤感,缺少一种衣物面料柔软感带来的温暖.......个人感觉,仅供参考;
4)感官整体性,这是我自己发明的一项指标,本人一直喜欢A家棉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衣服大身的完整性--没有过多的填充物固定缝线裸露在外、将大身割裂,从而在视觉呈现上非常简洁与干练;这一点,BD和A家都符合我的口味!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03:04 编辑
二、风帽设计
:按着从头说起的顺序,先比对风帽的各种设计、配置
1、固定系统:BD三点式固定;A家仅在风帽边沿用弹性织带封边处理;
BD胜出
2、风帽防护性:BD风帽封闭性更好(平铺时帽檐能与下颌衣领处重合,意味着在拉链全封闭时脸部暴露的部分更少)、尺寸更大(最宽处31cm)能够更轻松的兼容头盔;相比之下A家风帽封闭性就不那么好了,尺寸也相对较小(最宽处为28cm);
BD胜出
综上所述,BD在风帽设计环节胜过A家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03:05 编辑
三、衣领设计
:
1、防护性:从下图可见BD衣领设计更高,从颈部缝线起13cm;A家从颈部缝线起,只有12cm;
BD胜出
2、舒适性:BD在颈部设置了一层与脖子长度一致的细绒内里(黑色部分),肤感很好;相比之下,A家颈部用料与其他部位的内层面料一致,舒适性弱于BD;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13:00 编辑
四、混合拼接部分比对
:
1、设计总览
:
1)BD
Schoeller
stretch-woven
混合拼
接面料部分从下摆一直延伸至袖口;
2)A家则是采用powerstretch面料经过自家所谓
Hard face technology处理,
从下摆到腋下截止;
3)两家的混合拼接部分宽度基本一致,与身体厚度大致相当;
4)BD因为受面料基布尺寸及设计(下摆到袖口),侧面混合拼接部分是由两块面料对接而成;
考虑到手臂内侧不受风,两款保暖性差异认为可以不计
2、面料比对:
1)BD
Schoeller
stretch-woven
面料内里基本是作微绒处理,不仔细看机会看不到有植绒,且弹性为水平方向,而非四向弹力;A家
owerstretch经过表面硬化处理,外表面呈现粗糙颗粒状,内里植绒明显,面料整体弹性良好,不足之处在于面料略微松弛不够紧挺;
BD拼接面料手感僵硬逊于A家;BD弹性较弱,扩容性差、对身材要求更高,相对,A家包容性较好;
(左为A家powerstretch,右为BD
Schoeller
stretch-woven)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13:10 编辑
五、下摆比对:
1、A家下摆powerstretch拼接部分包边采用热压工艺,能减轻一些针线重量,其余部分仍采用传统针线工艺;BD下摆所有部位均则是传统缝纫工艺;
2、BD可以单手操作收紧下摆;A家需双手操作;
此项对比BD胜出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13:44 编辑
六、袖子比对:
1、袖管设计
:A家袖管立体剪裁设计更为优异,相比,BD基本为线性、锥形、大幅收口的袖管设计;实际穿着中,A家袖管贴合度不及BD,后者紧贴式锥形袖管设计、更少的冗余堆叠更适合做中间层;
锥形设计的袖管和Nord软壳兼容度非常好!
2、袖口设计
:A家袖口采用三角弹性拼片工艺,宽容度较BD更好;BD袖口为一块弹性面料与schoeller拼接部分衔接,实际穿着呈很强的包裹紧贴感;
实际户外中BD紧贴式设计更为有效能避免异物进入及防止钻风
;从下图可以看到,袖口与手腕贴合非常紧密!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13:52 编辑
七、其他配件部分比对:
1、拉链BD采用大齿YKK树脂拉链,A家相应的齿号较小;二者均有防误开设计,确保运动中拉链不会自行划开;
2、拉链头BD是大型金属,A家为塑胶头加拉绳,操作便利度上无差异;
3、其余拉绳、PVC绳头都是用料精细,在此也不上图了;
(左侧为BD,右侧为A家)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本帖最后由 otto1979 于 2016-3-18 14:06 编辑
最后,小结一下:
1、先说用料:
1)填充密度BD家稍高于A家(前者65g、后者60g),考虑到BD用的silver与C棉的克罗值我印象中差异不大,貌似sliver要高些;
2)外层面料BD用的pertex家顶级quantum GL,A则是用的自己面料;在防风性上quantum是强于A家的,抗撕裂性上........这个没撕扯过,A家没有在此项上做重点明示,而quantum则是有很强的诉求,姑且认为BD用料胜出;但是至于手感嘛,光滑(BD家)还是温润(A家)这个就看您个人喜好了;
2、版型:
虽两款都号称是slim剪裁;但BD这款很挑人,因为侧面拼接部分弹性真的扩容空间很小的;如果心宽体胖者必然是紧身衣,相比,鸟的宽容度就较好;
3、专业设计:
BD是专注攀登,这件棉服很多都体现了在阿式登山中的元素,如大尺寸风帽、三点式风帽固定系统、更好的头部与脸部防护、单手操作的下摆收紧,总之,是在尽可能轻量的基础上提供更佳的天气防御性;
相比之下,A家就显得较为逊色了,好像A家在15款增加了一个风帽单向固定抽绳;
所以,如果你能找到一件合身的BD BD Access Hybrid jacket,拿下吧,你值得拥有!!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睡觉。。。。。。。今天继续
回复
otto1979
3月18日
睡觉。。。。。。。今天继续
回复
精选推荐
走进一千年前的吴哥王国
走进尼泊尔的洒红节
雾霭流岚,花开云端
我到长城充好汉(一)
初二大朝台回忆
游骑福建ABCDE+潮汕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