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轻量化鳌太
提示:轻量化配置因人而异,本篇仅供参考,装备用前请测试,使用需谨慎。
今年LZ和基友们准备去新疆自虐,为了测试装备,拉练队员,于是又想不开端午去走鳌太了,经过去年的实践,今年继续轻量化出行,本来打算把除水外背包重量控制在8公斤,最后还是因为怕死多带了1公斤食物和卫星通讯设备,最终背包重量接近10公斤。
图:一路受尽吐槽的“雨伞哥”
图:LZ和背包(脸都给大风吹肿了)
图:装备全家福
1.霉菌L6 GTX paclite 2.始祖鸟GammaLT 3.迪卡侬超轻羽绒服 4. Dexshell 防水袜 5.睡衣 6.迪卡侬速干毛巾 7.面巾纸*6 8.洗漱套装 9.NH蛋槽裁剪版 10. 鲍尔芬护膝 11.OR脚套 12. 药包 13. 迪卡侬个压缩小腿套 14. 田野热核睡袋 15.DIYTyvek 露营袋 16. 懒猫单人金字塔 17.热缩膜地布 18.炊具系统 19.水具和水处理系统 20. 北斗盒子和充电器 21. DIYcigs 太阳能充电纸 22. 松脱核心腕表 23.虎牌梦重力保温杯300ml 24. 食物 25.山与道mini背包 26. Euroschirmswing 徒步直柄伞 27. DIY外锁超轻碳纤维登山杖 28. 山鹰带袖双硅雨衣 29. BrooksCascadia 10 越野跑鞋
另外还有部分装备没有列出:相机,手机,短裤,pata C3内衣等。
第一部分: 着装 衣服是使用率最高的,所以放在第一部分说。 防风据水层: Arc’teryx Gamma LT (s码 500g) 排汗层:pata C3() 中间层:迪卡侬超轻羽绒(250g) 下身:短裤+霉菌L6 GTX paclite(360g) 鞋:Brooks Cascadia 10(44码700g) 保护:迪卡侬压缩小腿套+鲍尔芬护膝 睡衣+应急内衣:轻薄化纤衬裤+轻薄速干短袖(250g)
外层:以前经常穿皮肤风衣,抗风性比较差,因为比较薄,在强风下带走热量的速度也很快,这次换成了软壳,我有几件软壳,包括gamma MX和大象软壳,除了这件都是内植绒的,根据经验,内植绒的不太适合鳌太,因为水汽大,经常下雨,万一湿了很难干燥。Gamma LT是轻薄款,经过先前测试,也看了其他驴友的测试,抗风性和据水能力还是不错的,配合雨伞,这次全程穿着,从20度左右到0度左右,只需要更换中间层就能适应端午鳌太所有温度,这次鳌太行进中我很少停下来换上衣,只有一次傍晚在大雾与大风(5-6级)中我感到有一点冷,停下来穿上超轻羽绒便无事了,个人感觉Gamma LT把防风和透气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图:“短裤哥”和GammaLT 关于拒水性,我认为还是不错,gamma LT的防水并不是强项,只能表面拒水,我穿着它在水窝子附近小雨下坚持了接近1个小时并没有浸湿,说明据水处理做的很好;在其他路段遭遇中雨加4-5级风,只用雨伞做主力防雨,gamma LT作附加防雨,效果感人,只有肘部湿了一点,干燥的速度也很快,所带的雨披成了摆设。还有遭遇小雨加冰雹的时候,软壳也没什么压力,可见其更适合在固态降水的环境使用。
说到一件衣服,我认为舒适性尤为重要,gamma LT面料弹力很好,且是立体裁剪,丝毫不影响攀爬动作,在爬大石头时游刃有余,它还有一个舒适的宽大的兜帽,大到可以兼容头盔,舒适到什么程度呢?戴上就像没戴一样,丝毫没有裹的压抑的感觉,转头的时候也不会影响视线。如果风大,还可以调节收紧绳来调整帽子的大小,防止凉风灌入,这个兜帽是整件衣服中我最喜欢的设计。
走鳌太要爬石海,有时候会在粗糙的大石头上蹭来蹭去,官方所描述的,这件软壳的耐磨程度非常好,所以我也没有刻意的去避免与石头的亲密接触,一趟下来,无任何磨损。与背包肩带接触的肩膀位置和经常被石头摩擦的袖口位置,也没有任何磨损痕迹。
关于码数:本人174cm60kg的纤细身材穿S码略宽松。
优点:1. 非常耐磨 2.透气性和防风性的平衡 3.精良的做工 4.穿着舒适 5.宽大舒适的兜帽 6.拒水处理做的不错 7.好看
缺点:1. 有点贵 2.稍重
中间层:迪卡侬超轻羽绒服。中间层我是很少穿的,只有早晨8,9点前和晚上到营地才会穿,鳌太白天的温度从10度到20度之间,这时候软壳和内衣提供了足够的动态保暖。到晚上温度会降低到5度以下,早晨温度在0度左右,需穿上超轻羽绒服。
这次大部分时间是在穿短裤,有小腿套和护膝(类似于压缩裤的感觉),很少觉得冷,但看着很冷,所以有人叫我奇葩,也有人叫我短裤哥。我不喜欢裤子拖拖拉拉的感觉,户外的裤子大都肥大,让人走起来没有一种畅快的感觉。在行走过程中,只有遇到很冷很湿的时候我才会换上GTX雨裤。
鞋子继续越野跑,轻量,抓地力强,速干,带上防水袜,也不用担心下大雨,brooks这款鞋底比起去年穿的NB1210硬不少,舒适性欠佳,但不容易湿,抓地力和稳定性强不少,一趟下来也没有太多磨损。打算以后更换一下鞋垫,原装鞋垫太次了。
睡衣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我喜欢干净入睡,不喜欢黏糊糊咸湿湿的感觉,所以带了化纤内衣,总重250克,也可以当作应急内衣,算作一个备份。
衣服的缺陷是明显的:没有备用的保温层,这意味着在极端天气下,衣服湿透我可能会处于一个危险境地,我的处理方法是增加了防雨措施,一把雨伞,一件带袖雨披,一件据水外套,外加在帐篷里衣服有bivy的保护。当然,我的办法仅供参考,没有100%信心应付极端天气,还是多带一套抓绒吧。
湛江 :奔赴山海,徐徐慢行
换挡都不会海南环岛骑行
稻城亚丁的秋
大漠之上 苍穹之下
徒步贡嘎西二山脊线行纪
车轮上的年味摩旅日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