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4200公里太平洋山脊小道后分享一些关于长时间徒步的经验(增加两条)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ikarigendou 于 2017-1-6 16:05 编辑

应斑竹要求,我把这篇帖子发到这里分享一下。首先说一下,这次我积累一些经验,但是路是无尽的,经验的积累也是无穷尽的,我只能说这些经验到目前为止让我活了下里。更重要的是,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伟大的徒步者。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伟大力量。能和他们同行,我很荣幸。

太平洋山脊小道,英文为Pacific Crest Trail全长4200公里左右,它南起加州墨西哥边界的Campo北达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EC manning 公园。它穿越了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华盛顿三个州,和大陆分界线小道,阿帕拉契小道齐名,是美国户外运动的王冠。每年都有5,6000人挑战全程大概约有不到一半的人成功。今年4月7号我从加州Campo出发最终于8月29号到达美国加拿大边境的78号界碑,完成了这条小道。

徒步数千公里,闯过了南加州干旱的莫哈维沙漠,翻越了冰雪覆盖的内华达山脉,也曾在北加州的崇山峻岭中迷失,被俄勒冈的无尽的蚊子和糟糕的路况折磨,最后终于翻越了北cascades山脉。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1,心理准备比生理准备更为重要,老实说,在上路之前,很多困难我是没有想到的,尤其是心理上的。当我穿过内华达山脉到达北加州的Sierra City,精神已经完全崩溃了。太平洋山脊小道与国内很多徒步长线不同就是,你必须长时间在荒野徒步远离文明社会。尽管我有很多机会进城,但是跟据我的统计,我完全在野外的时间长达3个多月,有五分之二的时间一个人宿营,其他时间也是和一两个人露营。这对人的精神是艰难的考验。你必须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你必须学会面对孤独,学会一个人面对黑夜,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要继续,为什么要退出。你必须要不断的磨练自己的神经。

2,必须找到合适的娱乐的手段,我在最初的2个月里为了省电,手机只用做GPS,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手段,到了北加州面临着彻底的崩溃,不得不寻找各种娱乐手段让自己坚强起来,我下载郭德纲相声,恩雅的治愈系音乐,还有贝多芬全套交响曲,可以说我最后是听着第九交响曲完成徒步的,这几乎是我后期不多的精神支柱。我想下次当我前往大陆分界线小道时,我可能会找更多的娱乐方式。

3,你必须轻量化,我知道国内的很多朋友喜欢重装,喜欢虐,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技术还有经验帮助轻量化的话,再强调重装就是打肿脸冲胖子了。如果你不懂,我可以告诉你这里面的区别,大多数穿越者在告别北加州后都已经经验丰富,几乎把自己的装备减到了最轻,我属于中间的,不能算最轻但是基本上5到7天的路只背12公斤左右。整个俄勒冈州我都保持着每天50公里的速度前进,最高记录是66公路。即使在高山起伏的华盛顿州我也几乎每天在40公里。我可以比那些重装徒步者更快的到达水源地,更轻松的享受徒步的乐趣,不必累的气喘吁吁。我记得在华盛顿州,就见过那种背着70升背包的人,几乎喝光了所有的水,他离下一个水源地还有10几公里,对于我这不过是2,3个多小时的路,对他来说是半天时间。在华盛顿州我最大的快感就是不断超越那些气喘吁吁的背包客。

轻量化的关键是,一,你必须了解你要去的地方,你打算走几天,需要多少食物,地形如何,包括天气情况,然后才决定你要带什么样的装备,有些人抓戎,软壳,硬壳,羽绒服通通带上完全没必要,选一两件就够了,2,3天的徒步,还要带换洗内裤,太多余了,我一路上就两条内裤,两双袜子,一条长裤。二,不要带那些看上去以防万一的东西,99%情况下你用不上,1%的情况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用。三,徒步的乐趣在于享受自然,城市里的乐趣在城市里享受就好了,所以非要带着锅碗瓢盆蔬菜生肉上路,那么最好是玩露营,徒步还是算了,毕竟在路上的时间比在营地的时间长的多。轻量化的装备反倒是次要的。

4,食物方面,能不吃热食就不吃热食。我是比较讲究热食的,开始的时候每天必须两顿热食,后来基本改成了一顿晚餐,早餐都是把麦片泡在冷水面吃。我认识很多很又经验的徒步客,不吃热食。这样最大的好处是节省时间和重量,不需要带气炉和锅,我后期227克的气罐能用10天。省了很多重量和金钱。

5,鞋我特别说下,轻徒步鞋越野跑鞋是首选,一,你可以走的更快。二,透气性好,过河湿脚了干的也快。三价格便宜鞋,更换不心疼。 除非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和冬天,靴子和gore-tex是大忌。如果你每天都要过河,gore-tex不透气,干的特别慢,穿着gore-tex等于每天都泡在水里。穿这个徒步就是给自己填堵。

6,徒步,最难的地方定向,雪地,过河。这里有很多血的教训,在内华达山脉,我每天都在不停迷路,即使有GPS,也在迷路,从Silver Pass到猛犸湖湖的两天,我曾经严重迷路,几乎把自己逼上绝境,差一点就命丧冰河,尽管我也看了等高线地图,但是因为不是太精通所以走了很多冤枉路。所以如果有机会学一些定向的基本常识,对徒步绝对有好处。雪上徒步很难说,这是个经验问题,你必须走很多才能掌握技巧。过河也是一样,关键是精力必须非常集中,胆大心细才行。但是绝不要承能,河不能过就等第二天早晨水位变低时(这个经验,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一般说来,早晨雪硬,河水水位低,这是过河翻雪山最好的时候,下午则是最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切记。越野跑非常有趣,也很快,走到500公里的时候,我发现了越野跑的窍门,每次下坡我都会跑,但是注意用登山杖配合掌握平衡,注意力要非常集中,且要注意节奏,否则会伤害到膝盖和脚踝。

7,如何组队,我看了最近关于狼塔的帖子。我的观点是,徒步本身是自由的运动,AA制组队,成员间没有法律义务,所以离开加入完全是自愿的。这点,太平洋山脊小道的经验是很明显,这三个月,我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人走的。尽管会在路上遇上同伴同行,但是我们之间是自由的。我跟不上别人我就自动退出,我走的快,我会告诉别人我先走了。即使组队中,也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是最稳妥的处理方式,没有人期待别人会帮自己背装备,但是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向有需要的朋友伸出援手。向国内穿越狼塔这样的顶级路线出现10人以上的队伍,绝对是疯了,经验水平参差不齐,也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来,压力压在所谓的领队身上,责任根本不是他能担的起的。

8,水的问题,如果不是高海拔或是冬季,忘记你的水壶吧,用矿泉水瓶代替,我一路除了索耶的水袋,我和起他人一样用的都是smartwater的矿泉水瓶。索耶迷你净水器和普通版都可以和矿泉水瓶匹配,非常好用。为什么这样做,矿泉水瓶更轻,还可以和净水器匹配,非常方便。当然你不要想喝热水了。和热水会浪费气罐,增加不必要的重量。你会担心喝冷水降低体温,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个担心没有必要。轻是第一位的。我刚开始用索耶迷你,但是走了1200公里后,开始漏水,也许是我使用不当,后来换成gravity但是我觉得不如索耶好使。在南加州的沙漠,必须用净水器,有时候还要加药片。其他部分,我的原则是,河水湖水都用净水器,山泉水直接喝。
PS 索耶的水袋很容易坏掉,不过价格便宜些可以更换。

9,如何走的快,我上路钱没有做任何的训练,但是我也达到了平均速度。我的经验是,要想走的远,必须早起,通常我都是在天亮前起床,根据水的情况决定是先吃早饭还是后吃早饭,然后5点半到6点半之间出发。早出发的好处就是一晚上的休息,体能已经恢复,称着早晨体力天气都合适的时候多走一段。路餐不定时,饿了累了就吃,但一次吃点,少吃多餐。下午如果天太热,我会在3点左右停下来吃晚饭。休息一个小时,下午4点后继续上路一直走到天黑。扎了帐篷直接睡觉。我刚开始每天也就是18-20英里,有时候才15英里。这样走了以后每天能多走5到6英里。

我个人看法,5人以上的队伍也就是1-2天的行程。难度还必须很小。如果是长途3个人是比较合理的构成。5个人已经是极限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很多新人有些作用。攀登惠特尼山



太平洋山脊小道最高点Forester隘口

Glan 隘口

缪尔隘口的冰原
能不能介绍一些少花钱的装备轻量的有效的方法,比如DIY经验。
本帖最后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16-12-13 17:44 编辑

这篇相当经典.
轻量化的核心是什么?

如何把你的背负重量减低到12 公斤, 而不是在38升背包里塞进重装徒步相同重量的东西.

只有你整体的负重减低的前提下,你才有机会使用结构重量小的背包, 才可以在不穿着保护脚踝的高帮登山鞋.

更关键的是,你需要依靠经验和对路线的调查来弥补风险, 用技能来在遇到风险的时候抵抗风险.

我只能说,你可能要牺牲一些舒适性。这个舒适性是在营地里的舒适性。我认识很多背包客,装备都是从沃尔玛搞来的。但是一般情况睡袋别偷懒,必须花大钱投资,这绝对值得。其他的,用帐篷布代替帐篷。地布不要买原厂配的,原厂出的都是价钱昂贵且沉重的垃圾。你可以用特卫强代替,这个一般是来做装修材料包装纸的,很结实,比较轻,不过有些硬,据说可以放在洗衣机里洗一下就软了。很多人都用这个当地布。亚马逊上还有人用特卫强裁好的地布。

谢谢,只做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让大家更好的享受徒步的乐趣。



我的背包ULA circuit, 自重1公斤左右,容量好像是67L。我曾经称过我的背包,大概是30磅,也就是12,3公斤,包括2L水,5天的干粮,棉衣,冲锋衣,还有一个防熊用的塑料桶大概1公斤沉。相机已经去掉了。只用手机。我的帐篷是BA的飞溪。电子设备只有手机和一块7800毫安的充电宝

我听过最可笑的观点就是"长线带的东西多,根本没法轻量化,所以应该重装,UL是短线玩的"。长线才是最应该轻量化、每克重量都要反复权衡的,这观点完全颠倒了黑白。
本帖最后由 3509 于 2016-12-14 21:28 编辑

你的看法有些错误,看的出楼主轻量化减重并不是为了使用更小的背包。只是单纯为了减少重量提高徒步时的舒适性,楼主说的自己背包重量在12公斤到15公斤,但并没有使用很小的包,而是选择67升背包,我觉得这点体现是楼主与国内一些朋友的差异思路,国内不少人为了轻量化,都倾向在重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选择更小的背包。比如本来该用65的背包,为了所谓轻量化,他们会选择更轻的50升或者45左右的背包。认为这样可以额外减少几百克负重,因为按他们的说法,轻量化必须按克来计算的,那么45升背包跟65升背包多出的几百克,显然是轻量化的大敌,我的看法是这种说法,有比较大问题,单纯考虑了重量的减少,没考虑的重量虽然小了一些,但因为背负系统额外压力反而增加了。比如同样是12公斤的东西,45升的背包也许可以装下,65升的背包也能装下,但65升的背包绝对会更舒适一些。而45升的背包拼命压缩打包的话,也许也能装下,但打包将额外消耗更多精力,背负的舒适度也会较大下降。这种轻量化思路有较大的问题。重量应该更合理的减少,该减的就减少。不该减的就不减少。而非极端的单纯的去减少重量。

楼主轻量化思路和国内最大差异我觉得有2个方面,楼主一方面在轻量化,同时并没有极端缩减背包的大小,而是选择尽量将背包负重保持在这个背包的最舒适的范围,事实上背包容量大一些塞东西总是方便一些,也更舒适一些。第2点的话,和国内一些思路差异应该是在食物上,楼主减重最多的地方应该是食物上,基本上是属于只考虑热量和营养而不考虑口感了。这种选择在营养学上没有问题的,就是大多人心里上不太接受。但重量上的确很有优势。因此楼主清理化思路是,背负尽量要轻,背包选择上以舒适为主,包的重量或者体积相对次要不重视,楼主认为徒步乐趣完全是行走的过程,因此吃东西本身就次要的。减轻额外的负重,可以更加轻松快乐的欣赏沿途的美景,所以吃喝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因此食物和露营舒适度可以大幅度降低,行走时的舒适性是最优先考虑的。

看来我需要描述一下 "结构重量小"  这个词

我在帖子中用的是  "结构重量小"  
我所说的结构重量,是指 实现负重转移的骨架,背板, 提供支撑并且柔软的厚重腰带, 提供平衡的可旋转腰带,可旋转肩带.

之所以没有用到 "结构简单", 是避免误解.   

结构重量小,并不是容量小.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