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常见植物图谱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本帖最后由 昆明的随遇而安 于 2017-3-30 19:42 编辑

   植物陪伴,特别是在村口路旁、荒郊野外,甚至城市的很多地方,旺盛生长的那些熟悉的野花、野草和野菜……只是,我们很多人或者对其不甚了了,或者已经习焉不察了,也或者因为我们后来的成长经历与它们逐渐疏远,而更靠近维生、实用的东西了。但是,无论是 求学抑或工作,也不管繁忙还是闲暇,我都仍然会为曾经的和当下的这些野生植物留出一定的兴趣空间,保留记忆中那些无比珍贵的景象。
全部照片由本人在20年户外活动中拍摄,部分资料引用百度。
本帖最后由 昆明的随遇而安 于 2018-2-27 14:04 编辑

   李花,即李树的花。植物“李”,又名玉梅,古称嘉庆子,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花期因地区、因具体品种而异,通常南方为3月,秦岭-淮河以北4至5月。白花,虽小而繁茂,素雅清新。果实呈黄色或深红色。除可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李子干或李子酱等。
马桑树又叫千年红,树皮、木材、根入药,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祛瘀解毒之效;树皮、花梗为外科疮疡要药。
牛至(学名:Origanum vulgare L.)是唇形科,牛至属多年生半灌木或草本植物,芳香;根茎斜生,木质。茎高可达60厘米,四稜形,近基部常无叶。叶具柄,背面近圆形,被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钝或稍钝,上面亮绿色,常带紫晕,下面淡绿色,苞叶大多无柄,花序呈伞房状圆锥花序,多花密集,小穗状花序组成;苞片锐尖,绿色或带紫晕,花萼钟状,花冠紫红、淡红至白色,管状钟形,两性花冠,冠檐明显二唇形,花丝丝状,扁平,无毛,花药卵圆形,花柱略超出雄蕊,裂片钻形。小坚果卵圆形,7-9月开花,10-12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及西藏;欧、亚两洲及北非也有分布,北美亦有引入。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拔500-3600米。
该种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寒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爆仗竹(拉丁学名:Russelia equisetiformis ),枝叶纤细,披垂,开花繁茂、持久而红艳,花似爆竹,是阳台理想的垂挂绿化植物,可应用于阳台花池、坝顶、坡边等处的绿化栽培。花色鲜红,大串下垂俨如炮仗,颇为壮观。暖地几终年开花不断,春节时已见花,更受钟爱。可盆栽摆设,也可用于花坛,山石旁,草地中。

好帖好图,科普了。
双荚决明(学名:Cassia bicapsularis Linn.)是豆科,决明属多年生亚灌木状披散草本植物,高可达75厘米,枝条、叶柄、叶轴疏柔毛。小叶对生,线状镰形,顶端有小凸尖,基部近圆形;托叶线状锥形,花腋生,总状花序;总花梗顶端有小苞片;萼片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花瓣黄色,卵形,花药长圆形;子房无柄,荚果扁平而直,8-9月开花;10-12月结果。
悬铃花,拉丁学名(Malvaviscus arboreus Cav.),属常绿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鲜红色花朵,较为奇特,花期终年、花量多。
悬铃花性强健,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原产墨西哥至秘鲁及巴西,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多为野生,华南地区多植于庭院。悬铃花形似风铃,美丽可爱,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红花羊蹄甲(学名:Bauhinia blakeana Dunn):常绿乔木,树高6-10米。叶革质,圆形或阔心形,长10-13厘米,宽略超过长,顶端二裂,状如羊蹄,裂片约为全长的1/3,裂片端圆钝。 总状花序或有时分枝而呈圆锥花序状;红色或红紫色;花大如掌,10-12厘米;花瓣5,其中4瓣分列两侧,两两相对,而另一瓣则翘首于上方,形如兰花状;花香,有近似兰花的清香,故又被称为“兰花树”。花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
该物种是美丽的观赏树木,花大,紫红色,盛开时繁英满树,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为广州主要的庭园树之一。世界各地广泛栽植。
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 ex Hemsl. )多年生草本,具短缩根茎。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