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以前在薄荷岛时专门花钱报了跳岛游起个大早看海豚,在多尼船潜水的几天几乎天天看到海豚,成群结队追着船尾的白浪跳出水面。海豚也真是淘气仿佛跟船赛跑。DM为了助兴不停的敲着船帮解释说海豚喜欢声音,于是大家一起敲船帮。海豚每次跃出水面大家都欢呼雀跃,声音此起彼伏。
.
就连我们最后一天从马累坐船回到机场这十分钟的航程里海豚都成群结队的跳来跳去。以至于整个船上所有的外国游客都跑到一侧激动的大呼小叫,而坐在座位上呈面瘫状的都是当地居民(′∀`*)

马尔代夫身处开放海洋中间,海岛以及海岛周围的珊瑚礁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圈叫环礁Atoll,每天水流都会冲击环礁为珊瑚区的鱼类带来大量的食物,一般是从东偏北的方向流过来,从西偏南的方向流过去,有时也会根据潮涨潮落变化几次。当地人用“in coming”和“out going”来形容水流方向。in coming是指水流从开放海洋流进环礁的某一边,从另一边出去之后被称为out going。
.
马代的一切潜点与水流息息相关,“in”或“out”决定所要去的潜点,水流方向决定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in coming”水流从开放海洋海底流入,且携带大量新鲜食物,鱼类根据食物链依次排开等待进食,大型的吞拿、海狼、Jackfish、鳐鱼和鲨鱼都守在水流最强的水道处。而“out going”水温偏高,大型鱼类不喜欢再加之好东西已被挑的差不多景象就不那么壮观了。去之前以为一些流大的地方需要负浮力入水,但是这次我们没有碰到只是在有流的地方下船后迅速入水。每次到达一个潜点处先由DM下水去Check Current,然后告诉船长水流的大小和流向再有船长迎流把船开到潜点的前方去。
.
Channel-是in coming水流冲进环礁时撞击海岛珊瑚礁并慢慢汇合其他流一起后再冲进两段珊瑚礁中间进入环礁通道口,其中正对通道口的潜点就是最好的潜点。
.
Thlia、Giri和Faru是三种珊瑚礁结构,Thila-完全浸没在水中,范围不大,Thila通常处于较强的水流中并覆盖着艳丽的软珊瑚和海扇,水流与珊瑚礁交汇处能看到许多鱼类;Giri-和Thila相似,但主要区别是珊瑚礁较为接近水面,有时退潮会露出水面,Giri大部分时间水流都不大,适合初学者和夜潜;Faru-是小型环礁,通常呈马蹄形并露出水面,但这类环礁水流强但深度较浅。
.
这次一共去了15个潜点,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美景,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庞然大物,有令人吓尿的水下小恐慌。
小恐慌:
(1)Lankan Beyru:第一天第一个点做Check Dive,水下二十米左右跪在地上看Manta,自始至终就一只白肚皮黑身子的中型Manta,但是围观群众起码有四五十个。重点是老刘突然在水下冲着DM抹脖子,那一刻看到他端相机的手都在不由自主的打哆嗦,老刘用了DM的备用二级头,DM看了看老刘的残压表还有140Bar的气示意没有问题又让老刘换回自己的二级头,老刘吸了两口还是抹脖子,最后二十分钟升水。老刘上岸说自己虽然有140Bar的气但是故障前吸气残压表指针都会随着吸气迅速下降到0然后再慢慢回升,导致气量越来越小最后吸不出。老刘各种百度认为自己的Din头保护盖在蓝壁丢失后导致设备内部海水结晶,回来送去保修人家拆开后却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也真是奇了怪了。不过这次也是吸取教训以后装备拆装都还是自己来吧。
(2)Kandooma Thila:DM在做介绍的时候说这个潜点非常漂亮,是Channel里的顶级Thila潜点,有珊瑚、有鲨鱼、有鳐鱼和各种小鱼。我们跟DM快速入水后向左游了几米后又向右游,这时明显感觉中度流,必须保持奋力踢水才能稍微向前移动。能见度非常差大概不到10m,我们离峭壁有段距离浑浊的水让峭壁若隐若现,没有鱼没有珊瑚,低头只能看见灰白色的沙地,简直一片死寂。不知是大流还是什么我居然到了35m左右,抬头发现大家离我最少5m(用的高氧),我一面抵抗大流一面努力向上想跟大家保持水平,可是努力半天一看电脑表还是在30多m,因为没有参照物看着沙地让我感觉自己游了好久还是原地踏步,DM和队友在前上方可怎么追还是追不上,六点起床外加没吃早饭让我游了十几分钟感觉像在陆地上刚刚快速跑完1000m,只能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此时感觉腿要抽筋了。回头看看头顶上两个人拿着手电照着我,不知是“氮醉”还是什么让我一度认为那两个人拿枪对着我,我开始恐慌,身体和精神疲惫到二级头都快咬不住了,我看了看表17min实在撑不住了便开始拿流钩敲气瓶,老刘拽着我打象拔升水。不一会DM带着其他队友也升水,上船后才得知我们下错了地方,必须顶流游到峭壁的另一侧才能看到珊瑚和鲨鱼。这次的经历真是终身难忘啊 (。˘•ε•˘。)

Lankan Beyru、Lankan Manta Point离码头特别近,所有出发的船都在这里看Manta所以人特别多,这是第一潜老刘Reg出问题后我俩提前升水的景象,远远望去一片象拔(ノ・ω・)ノ゙

Lankan Beyru、Lankan Manta Point在水下就是如此景象。下水前DM告诉我们找定位置跪下来看就好,结果下水后有些人为了近距离看Manta有跟着游的,有些要走的,有些插空儿要跪下的。本来有涌来回晃流钩就挂不住,直接感觉是乱成了一锅粥。

二三只Manta围着一块礁石来回游,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感觉Manta快要得焦虑症了。我拿了个卡片机本来想录段视频的,结果全是人,索性拍拍你们这群人好了。

当时跪在沙地我用手捂着头,生怕谁会不小心踢飞我的面镜。跪在沙地仰头看见满天的人,心想:都说十月一人多,我都跑到马代躲在水底下了,怎么还TM这么多人ヽ(*′Д`*)ノ这不是看Manta这是潜水员的踢脚蹼姿势大赛啊。。。




清洁站的Manta。Manta喜欢“out going”水流,因为浮游生物多,它又不太喜欢大太阳,说白了,就是个捡垃圾的~~ ( 。ớ ₃ờ)ھ

潜点:Lankan Manta Point
.
在马代看Manta的潜水点中这里是最受欢迎的一处,这片水域在8-22m处有几处巨大的岩石,这些岩石是Manta的一个大型清洁站,礁石顶端从8m开始一直延伸到30m处形成一个缓坡。DM会让潜水员依附地形趴在地上挂流钩“偷窥”Manta洗澡。网上说每年7-8月是Manta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偶尔能碰到20只以上的Manta鱼群,但我全程大概只看到二三Manta,个头也不是很大。当天涌不算特别大,但是左右晃,流钩都挂不住,能见度不高。印象最深的是人超级多,而且潜水员水平参差不齐,这让我对船宿的好感一下子凉了半截。

潜点:Maaya Thila(ND)
.
马尔代夫最好的潜点之一,我们去了两次。夜潜刚一下水就能感觉很强劲的流,能见度很差,流似乎在海底造成了一幅飞沙走石的景象。眼前都是吹动的砂砾像陆地上的沙尘暴。因为手电的缘故吸引了好多微生物,微生物又吸引了很多小鱼,小鱼又吸引了很多大Jack,身边的Jack Trevally和Blue Jack像离弦的箭一样捕捉着小鱼。而小Triggfish则抗衡不了这大流都躲在洞里,只露出半个月牙状的尾巴。侧目看身边游过好多小白鳍鲨。
.
人在感知危险的时候本能就会趋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流大让我在水里为了追上DM感觉快要踢断了腿,当大家都在拼命游的时候回头看看老刘居然抓着石头不动,我心想能见度这么差还不快游一会找不到你可咋整。结果上岸后老刘开始“刘式白眼”各种批评我,意思是流这么大他本来就游不动,又扛着一个张牙舞爪的大相机阻力更大,他抓着石头不动不是看鱼是实在快要Say bye bye了,说我这个Buddy不负责任。。。好吧好吧,我接手刘老师的批评,下次等他 ( 。ớ ₃ờ)ھ



潜点:Maaya Thila
.
第二天的第二潜依旧是这个潜点~这次DM带我和老刘两个人,白天流相对小一些。白天能看清整体地貌了,在Thila旁边还有一个小型塔状暗礁,下水后DM带我们游到这两个暗礁中间(in coming)停留了好久似乎在等什么。

不一会从远处游来一大一小两只鹰鳐,姿态优雅显得不慌不忙就像饭后在自家后花园遛弯儿似的,老刘跟在它们身后,它们不仅不惧怕反而跟老刘玩了起来。

我凑上去拍照的时候似乎把它们吓跑了,老刘说它们简直快要贴到我的脸上了 ( ‘-ωก̀ )

和鹰鳐玩耍的老刘✧(๑•̀ㅂ•́)و✧

网上说Maaya Thila是白鳍鲨最好的摄食区,所以白鳍鲨在这里很常见。但因为能见度特别差,所以当时DM指向远处的时候我们都是呈呆逼状的,老刘只能咔嚓咔嚓拍几张照片,回来一看相机不得了原来远处有好几只白鳍鲨。

在围着Thila转的时候还碰到好几只趴在礁石上的小白鳍鲨。

这么可爱的小鲨鱼人类是怎么忍心割掉它的鳍呢 ◔ ‸◔?

这个潜点果然名不虚传,抬头又看到一只大概一米五左右的鲨鱼在头顶游动。

潜点:Fish Head
.
这个潜点的名字由来是源于当地的传说,说渔民在这里钓鱼的时候,钓到的鱼还没被拉上船,就被大鱼吃掉只剩下鱼头。DM在介绍说这是最好的潜点之一,所以这个潜点又是两次。网上说这里的鱼群是马代最棒的,因为地势原因有很多大型的鲨鱼,此外还可以看到犬齿金枪鱼、拿破仑鱼和蓝鳍鯵等。
.
下水后地势呈陡坡状,有很多内嵌的浅洞穴和峭壁。鱼群太多应接不暇,最多的要数四线笛鲷,成群结队;在一处洞口还看到一条一米半的灰鲨,还有鹰嘴海龟和鬼龙。不知为什么马代的海鳗特别粗,看到的三四条都有四指并起来那么粗,在洞口张着大嘴好吓人(//▽//)







四线笛鲷成群结队像一条飘动的黄色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