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驾游回顾(3)2010青藏行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我的自驾游回顾(3)

                                 —2010青藏行

撰稿人:铁城爱车

出发时间:2010年7月16日下午

出发地点:福建省邵武市

出行人数:2人

出行车辆:1辆

出行车型:雪铁龙--世嘉二厢


述:

西藏—一个地球上距天最近的地方,千山之巅,万水之源,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是藏羚羊的摇篮,牦牛的乐园。蓝天,白云,冰川,西藏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牧民,也造就了这独特的异地风情。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场,青稞糌粑 奶茶 干巴这个充满神秘,充满诱惑的地方。真的让人没有理由拒绝,那天我用强烈的好奇,走进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去靠近它,感受它。

美丽的青海湖、纳木错;雄伟的南迦巴瓦峰;白雪皑皑的昆仑山、 唐古拉;神秘的布达拉宫、奔腾的雅鲁藏布、还有那数不尽的99道拐、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水葬 火葬 总是让人最后溶于自然,回归自然。

西藏自驾是本人向往多年的事了,用什么词来形容呢--魂牵梦絮 牵肠挂肚,都不为过,实实在在应验了那句“身未动 心已远”的经典台词。想想将驾车行驶在地球上离天最近的地方,仿佛就在天地间穿梭,感觉在眼前的就像是通往天堂的天路,无限的遐想,已飞向远方。

这次西藏之旅选择青藏线进川藏线出,因另一位同行时间关系,我们计划16天完成行程(2周时间)。经南昌 九江 黄石 光山 南阳 西安 平凉 兰州西宁 格尔木 那曲 拉萨 林芝 理塘 新都桥 丹巴 成都 重庆 贵阳 邵阳 抚州。最后历时15天半(行程提前半天),行程8000多公里。跨过长江 黄河 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 翻过日月山 昆仑山 唐古拉山 米拉山 业拉山 东达山等;

第一天
7月16日下午  邵武—九江 420km

                              

2010年7月16日下午13时左右,开启人生第一次(因后来又去过)天堂之旅—西藏自驾,本来计划17日星期六早晨出发的,为偷半天时间,我们星期五下午就出发,所谓“偷”是因为那天下午不在请假时间内。那时邵武上高速要到30多公里之远的和平高速口上高速,走福银高速,不久就通过闽赣收费站进入江西地界,经抚州 南昌东 下午6点多到达九江。入住酒店和晚餐由当地的一位事先联系好的朋友安排了,本想自费,无奈朋友盛情,那就客随主便吧。

第二天
7月17日 九江—西安 1040km

今天计划的目的地是西安,行程较远,早起后洗漱完毕就开车出发,沿滨江路行进,在长江堤坝上俯视长江和江边上锻炼的人们,远眺长江大桥和浔阳楼,不一会就走上了长江九江大桥,过大桥后就是湖北的小池,还要走一段国道105和连接小黄高速(小池到黄梅)的湖北大道。不久就到了小池收费站,上高速-小黄高速黄黄高速(黄梅-黄石),在黄梅服务区吃早餐后继续前行,到浠水出口下,那时大广高速G45和福银高速G70还没连接,要下高速后再上大广高速,行驶到光山县后转沪陕高速G40,经南阳 商洛傍晚时分抵达西安。到西安直奔大雁塔—游玩 吃饭 住宿都不耽误。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而修建,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第三天  7月18日西安—兰州—西宁 850km(海拔2260)


早起早走,沿西安绕城高速上福银高速(那时连霍高速宝鸡到兰州有一段高速没通车),在长武下高速,走312国道到平凉,走六盘山隧道,到隆德吃午饭(回餐),然后隆德上高速,兰州下高速,游览兰州水车博览园,在兰州黄河大桥上,俯瞰汛期时宽阔的黄河水,近距离感觉母亲河—黄河。走错路了,没找到黄河第一桥-中山桥,然后回到高速继续前行,傍晚抵达青海省首府—西宁市。




第四天  7 月19日西宁—黑马河 410km(海拔3200)

吃完早餐出发,从地图上看今天开始到映秀之前这一段路就没有高速了,走西湟一级公路(G109), 8点就多到了日月山。那时的日月山正准备开发,还不要门票,直接将车开到山顶,然后再往前开又回到主线上(G109),不要回头。在日月山简单的游览之后前往青海湖, 8点半左右路过倒淌河镇,留影后继续前行。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祁连山支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青藏公路通过日月山口海拔为3500多米。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山体呈现红色,故古代被称为“赤岭”,藏语称“尼玛达娃”,蒙古语称“纳喇萨喇”,即太阳和月亮之意。

倒淌河—“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故名倒淌,河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倒淌河镇也因倒淌河而得名。

出倒淌河镇时遇见骑行西藏一女,和她聊了一会,忘了她是从哪来的,只知道她今天从倒淌河出发,目的地青海湖,出发不统一走,晚上在青海湖预定的驿站集合,最后有一位队长殿后,佩服。

翻过一个垭口,就看到青海湖和大片的油菜花,9点多到青海湖的甲乙村,这里是个三叉路口,向前向西走国道109去江西沟,黑马河,向右向北沿环湖东路去沙岛 刚察,我们选择向北,走环湖东路去沙岛 刚察县 鸟岛 班禅拉择 再绕回黑马河。边走边玩到沙岛已是中午时分,在这里吃了自备的午饭,沙岛主要是游乐,我们没玩,就是不明白这里周边除了湖水就是草原可那么多的沙不知道哪来的。沿环湖北路走不久就路过刚察县这是个小县城,从高处看,一目了然,在油菜花的映衬下,小城很清爽 漂亮。再走到环湖西路不久,就看到远处出现一个“湖泊”,近看才看清是花的海洋,因为是花,我们二个大男人,对花没兴趣,也就没走近看,所有也就不知道是什么花,这个位置现在看应该是在雪域达赖泉的地方。再往前走有一叉路口,向右走去天峻县,往左走去鸟岛黑马河,我们径直向左走去鸟岛。

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因常年有很多的鸬鹚在这里栖息,也称鸬鹚岛。海西山地形似驼峰,这里是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的世袭领地。每年春天,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一起来到这里,在岛上各占一方,筑巢垒窝,全岛布满鸟巢。到了产卵季节,岛上的鸟蛋一窝连一窝,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所以,人们又把这里也称为蛋岛,平时所说的鸟岛也主要是指这里。

到鸟岛游客中心已是下午4点左右,买了门票后坐观光车进入,先到蛋岛,站在玻璃后面看几只是不是剪了翅膀不会飞的鸟(应该是斑头雁),和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鸟蛋,即使是真的也是死蛋—浮不出小鸟的蛋。游览蛋岛之后然乘观光车去鸬鹚岛,鸬鹚岛更大更高,岛上有着茂盛的草甸,人行走在栈道上,远望青海湖,视野很开阔,心情好极了,而鸬鹚都在岛的北侧的悬崖上。在这里看青海湖很漂亮,可以看到湖中的海心山和三块石。现在回头想想鸟岛景区其实就是深入青海湖一个半岛,而原来湖水在高位的时候,蛋岛与鸬鹚岛与陆地都是被水分割的,现在水位下降陆地与岛之间,岛与岛之间才得以相连。

游览完鸟岛景区之后,我们就前住黑马河,准备住黑马河,路过一处叫班禅拉择的地方去看了一会,到黑马河后往江西沟方向走了一会,到赛日梗乃亥江的地方,住一户藏族农家乐的帐篷100k,在公路靠湖的一侧,住下后直接将车开到湖边,本想走去,东家告诉我走路要半个多小时,看的近、走着远。湖边回来,吃手抓羊肉和酸奶,怕高蛋白摄入过多,引起拉肚子,自己还煮了一锅面条,结果还是半夜肚子疼起夜,体验了一次草原临时茅房(茅厕—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周边插上几根木桩,围上一圈遮羞布遮挡一下,差不多了就原土盖上,换个地方再来一个,原生态。我想这里的草应该长得最好,一看就知道这里原来是个方便的地方),感受草原夜晚去方便的不方便,和去方便时别踩了牛的方便物(牛粪到处都是),算是为草原做了一点点“贡献”吧,哈哈哈。在这里真正感受到青海湖的暮色是那么的漂亮,清晨的宁静和冷。当时的青海湖没像现在那么的商业化,这次之后又路过3趟(之后一一道来),一次比一次不好玩,太商业化,人太多。





























第五天 7月20日 黑马河—格尔木 560km(海拔2820)




青海湖的早晨温度很低,那天早晨的温度只有6度,我衣服还好多带了点,同行少了就没起床,我起床后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上车开暖气,同行起来直接就上车出发了,本想到黑马河乡所在地吃早餐,结果看到的是冷清清的街道,没有一家商店开门,那时的黑马河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游客少,商店也少,我们到的时间又比较早。没办法,在路边洗漱后,回到车上吃自己带的干粮,边开边吃,不久就到了茶卡。看进度还行,决定到盐湖去走走。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南侧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千米,宽9.2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

那时的茶卡盐湖基本没有开发,不像现在开发的那么厉害,游人也没几个,都是自驾游的,车可直接开到湖边,坐由矿车改成游览车,深入到湖中央,当时也有2-3个盐雕,很原始。短暂的游览之后就直奔格尔木,午饭在都兰路边上一家餐馆吃的面条,夫妻店—河南人,看他们的生活很是艰苦。

下午基本是沿着柴达木盆地的东侧南岸行驶,这里是一望无际戈壁,让人感到及其的荒凉和干渴,鸟不拉屎的地方。红色的铁锈般山包,在炽热的阳光照射下发放处火焰般炙热的光芒,这段路就像奔驰在外星球上毫无生机,傍晚时分抵达格尔木,












第六天 7月21日 格尔木—那曲 830km(海拔4500)


今天的行程是这次旅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要翻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跨过长江之源—沱沱河,晚上入住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同时也是这次行驶在高海拔里程最长的一天。记得那天早晨我们起的比较早,就在宾馆门口一家杭州小笼包店吃的早餐,吃完后就直奔那曲,不知道那时青海境内没有限速单还是我们走的比较早没拿,一路都没有,一直到安多好像才有。8点多就看到了著名的青藏铁路--三岔河大桥,同时也远远的看到昆仑山的积雪,9点半左右过昆仑山垭口4700多米,在那停留了一会,再往前就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0点半左右的时候到索南达杰保护站,稍作停留后就离开了(1994年1月18日,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猎者枪战,英勇牺牲。之后经过有志之士的艰苦努力,1996年5月,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奠基,为纪念和怀念索南达杰,起名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之后又有许多人士出人 出力 出钱逐渐完善保护站设施)。行驶不久在保护区偶遇高原精灵-藏羚羊,很是激动,哈哈哈。过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和正源沱沱河,在五道梁加油。下午4点半左右过唐古拉山垭口5200多米,稍作停留,继续前进,傍晚时分抵达那曲县城。今天的海拔一直上升,路况总体上都很好,只有2段水毁路段,正在修复,还有就是个别的冻土路面鼓包,开车的时候没有高反,晚上睡觉的时候高反出现-感觉头痛,吃了一片芬必得就好了,在那之后高反的现象就没再出现过。(格尔木海拔2800多那曲海拔4500多)
























补上未显示出的照片







第七天 7月22日 那曲—纳木错(海拔4700)

拉萨 450km(海拔3650)


早餐就在宾馆的楼下吃的,是汉人开的。今天计划先去纳木错湖(在藏语中纳木错的错的意思就是湖,雅鲁藏布江的藏布藏语中的意思就是江河,色季拉山的拉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山,现在在后面加上湖江 山是为了适应汉人)。出城时就领到限速单,这一段路况很好,开的比较快,快到当雄在路边上停车,等到到了限速单上的时间再走,据说如果你提前1分到就等10分钟后再走,不罚款,没拿限速单那你回头去拿,冲卡抓到不知道怎么处罚。(不拿限速单和冲卡没经历过,提前到经历了,那是第二次进藏,就是前面说的那样,但好像处罚没那么厉害,我忘了提前多少时间,警察让我们等了20分钟,在尼木县,我们从定日回拉萨的时候)11点多就到了当雄,然后转向去纳木错的公路,午饭在车上随便吃了一点干粮。先到达游客中心,在这里买票,告知回来的时候在那根拉山要拿限速单,坡度很陡。翻越那根拉,海拔5200米,就看到纳木错了,下山后还要开一段才到纳木错景区-扎西半岛(看地形原来水位高的时候应该是扎西岛),进入景区之前还要验一次门票。

纳木错--西藏第二大湖泊,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湖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为藏语,“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因为是圣湖,就有了转湖的传统。

游览完纳木错,就前往本次旅程的最终目的地—拉萨。按原路返回,返回时没敢忘在那根拉山顶领取限速单,否则出不了山门。慢慢下也达不到他规定的时间,到山下还得等一会才能验单出山门。傍晚快7点的时候到的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那时车可以直接开到布达拉宫下面右侧的一个类似游客集散的地方,应该是西角楼下,有停车场。停好车后游览了布达拉宫广场药王山 宗角禄康公园,一个多小时就游完了。为了明天方便徒步去游览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准备选择这二个景点之间的酒店,刚好一家名为西藏赛康大酒店的酒店试营业,门口有停车位,对面又有一家汉餐厅,决定就在这里住下,虽然奢侈了点,方便就好。吃饭洗澡 联系第二天带我们进布达拉宫的托(我们来的太迟,没预定到第二天游览布达拉宫的门票,在广场时有人给了张联系卡,说第二天要去布达拉宫联系他),睡觉。










第八天 7月23日拉萨—林芝八一镇 400km(海拔2800)


今天的计划上午游览布达拉宫和八廓街,大昭寺上午不对游客开放,没时间等就没计划去,下午前往林芝。

早餐后到布达拉宫前找到昨晚联系的“牛”,2人付了200多K(进关的钱,买票另外再买),经过2到关口,才得以进入。然后才买票200K2人,之后验票这才真正进了布达拉宫(有很多细节这里没时间哆嗦),要不还以为会被骗。布达拉宫游览就是按照他指定的线路慢慢看,听介绍,我们没导游就跟着别人的团队听。其实布达拉宫简单的说达赖喇嘛生前的生活工作的宫殿,死后的陵寝(灵塔),走在里面有时会感到一阵一阵的恐怖袭来,在这里可以看到拉萨市全景。

游完布达拉宫就前往八廓街,沿八廓街走一圈,买了些绿松石和一个牛头,回到酒店取车离开拉萨,今天开始踏上由西往东的回程之路(川藏线-318国道),经过达孜 墨竹工卡 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垭口 路过工布江达,沿风光秀丽的尼洋河傍顺行,夜幕降临时分抵达林芝市八一镇,那时拉萨至林芝没要限速单,后来的路程也没要,其实要限速单已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拉萨到雅安一路都是风景,边玩边开基本上不会超速。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著名的转 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周长约1000米,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 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后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又名八角街是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













布达拉宫好好看,坐等更新

第八天 7月23日拉萨—林芝八一镇 400km(海拔2800)


今天的计划上午游览布达拉宫和八廓街,大昭寺上午不对游客开放,没时间等就没计划去,下午前往林芝。

早餐后到布达拉宫前找到昨晚联系的“牛”,2人付了200多K(进关的钱,买票另外再买),经过2到关口,才得以进入。然后才买票200K2人,之后验票这才真正进了布达拉宫(有很多细节这里没时间哆嗦),要不还以为会被骗。布达拉宫游览就是按照他指定的线路慢慢看,听介绍,我们没导游就跟着别人的团队听。其实布达拉宫简单的说达赖喇嘛生前的生活工作的宫殿,死后的陵寝(灵塔),走在里面有时会感到一阵一阵的恐怖袭来,在这里可以看到拉萨市全景。

游完布达拉宫就前往八廓街,沿八廓街走一圈,买了些绿松石和一个牛头,回到酒店取车离开拉萨,今天开始踏上由西往东的回程之路(川藏线-318国道),经过达孜 墨竹工卡 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垭口 路过工布江达,沿风光秀丽的尼洋河傍顺行,夜幕降临时分抵达林芝市八一镇,那时拉萨至林芝没要限速单,后来的路程也没要,其实要限速单已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拉萨到雅安一路都是风景,边玩边开基本上不会超速。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著名的转 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周长约1000米,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 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后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又名八角街是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

   

第九天 7月24日 林芝—然乌 360km(海拔3800)

今天的目的地是然乌湖,途中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色季拉山,经过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鲁朗和有“通麦坟场”之称的通麦天险(通麦方向过来称“通麦天险”,排龙方向过来称“排龙天险”),以及“西藏瑞士”之称的波密县。

8点左右出发,出城不久临时决定去尼洋河入雅鲁藏布河口看看,事后感到这个决定是及时而又正确的,2个多小时的游览,领略了尼洋河口美丽的风光和雅鲁藏布江的宽广。在翻越色季拉山之后来到田园风光的鲁朗(鲁朗意为“龙王谷”)。在这里露餐后,继续领略鲁朗沿途风光,不久来到排龙,从这里开始到通麦,就是国道318线著名的“通麦坟场”—通麦天险,14km的路程,除了路面比较窄和坑洼外,并没有网上和我想象的那么难走,一是前一段天气很好,没下雨,路况很好,二是车很少,没有堵车。之后就到了素有“西藏瑞士”之称的波密,没有停留直接穿过,经过米堆村路口因时间关系没进米堆村,入夜时分抵达然乌湖的蓝湖驿站入住。

期间在波密路段遭遇泥石流和流沙,泥石流是在快到波密的路上,在一百多米长的的路面上布满大大小小的乱石,不知为什么没有工程车清理,看当地的车都是直接开过去,我们也照样开过去,只听车底盘刮在石头上哗啦啦的声音,底盘刮掉一块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的铝板,好在没大碍。过波密之后又碰到流沙,单边放行,山坡上的水喝流沙向公路上倾泻,不一会就将路面覆盖无法通行,然后由装载机将流沙铲走再放行,不一会流沙又将路面覆盖,继续前面的工作,当时有一辆轿车开在流沙上熄火之后陷住未能出来,眼看着流沙慢慢堆上车身的一侧,速度很快,无奈之下由装载机从车后将车铲起推到安全区,有惊无险,3年后又路过这2个地方的时候已没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