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一、才谒净土寺、又观释迦塔,辽宋千年史,应县一日游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北海龙吟
2018-12-13 12:23
正序浏览
29240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9:15 编辑
佛宫寺广场上的赵二姐凉粉店。在应县,类似的凉粉店星罗棋布,大多以二为名,如张二女、李二姐、王二嫂、刘二妹等,也有以大嫂、大妈、三妹、二叔等命名的。由此可见,凉粉是应县的一大特产。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8:53 编辑
网是查询,应县还有归元寺,应县人习称南寺,为应县三寺之一(即南寺归元寺、北寺净土寺、塔寺佛宫寺)。南寺在城南,距佛宫寺3.3公里 。本想转完佛宫寺再打的去南寺。但当地人说南寺是近年完全新建的寺,没有一点老建筑。既然如此还是不去了,我是来看古迹的,不是烧香拜佛来的。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8:46 编辑
木塔景区门票:
60元/人。1.2米-1.4米少年儿童、大中小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享受半价优惠;
1.2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 60以上老年人凭有效合法证件享受免票优惠。
交通信息:
自驾:应县距离大同约75公里,荣乌高速应县出口下高速,沿途有标志牌可到达景区。
火车:应县火车站每天到开4对列车,火车站到木塔有公交车。
班车:大同,朔州、怀仁等地有通往应县的长途,应县长途汽车站有市内公交到达木塔景区。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8:08 编辑
释迦塔1961年被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6年,释迦塔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历经近千年的坎磕,应县木塔也并非一点问题没有,现在从正南方向远望,能发现塔身第二层西侧的檐柱连带门窗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倾斜,相比1960年代的彩色照片,那时塔的倾斜程度还不是很严重。据推测,应县木塔
近年
倾斜加速的原因是解放前的一次维修,拆除了塔内的部分砖隔墙和桁架,使的木塔的结构强度受到影响。
1993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矿部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大队等十几个科研部门,对木塔塔院及周围地质状况进行详尽勘察。
2013年9月29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吴良镛、谢辰生、葛修润、江欢成等31位相关领域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原则同意《释迦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方案》。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8:33 编辑
4、应县木塔有无地宫?
1987年4月,陕西法门寺残塔下发现了唐代地宫,内有佛指舍利和大量的稀世珍宝。从此,千年古刹法门寺名扬四海、震惊九州。那么,应县木塔有地宫吗?人们祈盼它存在,有朝一日地宫打开,里面也是金碧辉煌的世界,还能发现原始的建塔史料,准确地掌握木塔的建筑始因和施工年代。
1993年秋冬时节,在进行塔院区工程地质状况勘探时,曾通过多种仪器对塔基进行工程物探,发现在塔底深处有一个近似长方的图形。专家们分析,这有可能是木塔的地宫。因该工程项目不包括地宫探测,所以未作深究。因此,木塔究竟有无地宫,是一个什么样的地宫,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7:38 编辑
3、长胡子的释迦牟尼
走进木塔一层,首先会看到佛祖释迦牟尼塑像,奇怪的是佛像竟然有胡子。而我们通常在佛寺的塑像和壁画上,在经卷和有关画册中,见到的释迦牟尼像都没有胡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目前大部分研究专家认为,这与民族特征有关。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辽是契丹族政权,契丹当时是一个强盛的游牧民族,契丹男子一般剽悍体壮、骁勇好战,他们都留着胡子,以显示自己男子汉的风度。据传,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博学多知、武艺高强的迦毗罗卫国(古印度国名)国王净饭王的王子。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悉达多王子比武献技的壁画。契丹艺人在塑像时,既崇尚释迦牟尼博大精深的佛理,又崇拜他盖世超群的武功,便有意在慈祥端庄的佛面上画上了胡子,以保留他们认为的"英雄"本色。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7:38 编辑
2、灵芝草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传说慧能大师应梦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在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所。
回复
北海龙吟
12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8-12-19 07:39 编辑
除了神奇的传说,应县木塔里还充满许多没有完全解开的谜。
1、建塔的木材从何而来?
应县木塔耗用了上万方木材,而且是以大径木材为主。专家测得,木塔的312根木柱中,最粗的直径64厘米,最细的直径48厘米。至于各层的大梁,更是粗得现在少见。
建塔的木材从何而来?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当年附近的黄花梁森林就是建塔用材之源。早在千年以前,建塔之地往西北不远的地方叫黄花梁,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据《辽史》记载,兴宗皇帝曾狩猎黄花梁,能一日射熊36只,森林面积之广可想而知。迄今,当地百姓仍口碑相传“砍倒黄花梁,建起应州塔”。
回复
精选推荐
南美百内马丘比丘徒步
骑行北京到武当山
连续徒步珠峰东坡希夏邦马
重装康定白海子冰海子
林芝 去有花开的地方
船底顶重装捡三百多斤垃圾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