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与雪和每日好心情-新西兰9日自驾随行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西西里-Amy
2019-5-28 16:23
倒序浏览
8947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西西里-Amy 于 2019-5-28 16:23 编辑
二赴中土,等不到的魔幻好天气
又是一个没有云彩的光板天,日落的紫色光辉虽然迷人却少了一丝魔幻。守在
库克山
下的溪流边略感失落,身边的队友说:“算了,这才第一天,后面应该有好天气”。可能也是低估
南岛
的气候多变性。在之后的八九天,我似乎都与魔幻绝了缘。中土之境一旦少了
长白
云,就觉得不太完整了吧。
二刷
新西兰
的全过程似乎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本以为会是次休闲的自驾之旅,湖光山色之间拥有一席小天地,喂喂海鸥发发呆,思考下人生。对着Lake Wakatipu享一杯咖啡,元气满满地开启每一天的日程。最终却又是操劳奔波,在大风大雨中寻觅一缕阳光。
南半球与我多少有点缘分,知道我还是偏爱雪的,只是有时候来的不合时宜罢了。特别是在
皇后镇
的天价湖景房面前。打开窗户风雨交加看不清湖也看不清路的时候,真是有点悲伤逆流成河的绝望感。但是这依然是瓦卡提普湖,终究是湖景战胜了天气。早起看见湖面上起了一点点雾,对面的雪山清新可人的时候,也就释然了啊。
八九天的时间到不是一无所获,弥补了一下初见
新西兰
的遗憾。也算是坐了直升机,也算是圆了冰川
徒步
。至于跳伞,在上次三报跳伞都没跳成之后这次竟也没有什么念想。大概年纪越长也就越没有胆量尝试了。至于蹦极……真心不敢。
事实上
滑雪
竟成了此行的点睛之笔。在
日本
韩国
芬兰
之后,第一次在南半球拿起滑板。
皇后镇
真是个有趣的地方,前一天还大风大雨雪崩预警的,后一天就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了。这蓝成一整片的天虽拍不到什么风光大片,到也适合滑雪运动。毕竟还是名副其实的户外天堂。
我那风雨与雪和每日好心情的
新西兰
尴尬之旅,就是从这片山峦开始的。
库克山
,多熟悉的存在。库克船长在南半球的神话在
墨尔本
的库克船长小屋,在南太平洋的
库克群岛
,在
新西兰
的
库克山
中永生……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本帖最后由 西西里-Amy 于 2019-5-28 16:24 编辑
一夜,从20度到0度
说来可笑,我怕冷,带了整整一箱的冲锋衣和羽绒服,下飞机的时候,
基督城
,20度。心生怀疑地看了下天气预报,和我预估的差距实在有点大。当年我10月来的时候,每天御寒全靠抖。
对
库克山
的初印象,是那条通往山间的公路,虽不是蜿蜒曲折,但也荡气回肠。日出应该是最美的光线,但是刚到
新西兰
的我还在时差中挣扎求生,就别跟我提什么日出了。
库克山
的小镇并没有太多酒店选择,价格相对也高一些,优点在于能更方便地徒步。在
库克山
这样的地方,徒步路线并不算少,如何安排时间都挺随性的。
我们是原本是想徒步到库克湖的,但是走着走着太阳就下了山,想想一会要摸黑走出来也有点慌张。于是就在这条ins上的网红溪流边支起脚架。黑夜将至的时候,我的身后出现了一抹粉色的晚霞,略浪漫。
春季的
新西兰
大约是气候最多变的,中午在
基督城
还是20度,而
库克山
的夜里已是0度,我带着的冲锋衣此刻终于发挥了积极作用,让我能够看着队友瑟瑟发抖的时候骄傲地在深夜里盘腿坐在石头上认真看着我的相机屏幕。
虽然没有拍到最完美的银河,但是已知足。
慢慢从山中挪出来的过程是十分煎熬的,必须要随身带着手电筒不然怕是寸步难行。
库克山
是个观测星空的好地方。当我们好不容易回到徒步起点的时候发现真正的观星团带着头灯开始进山,才恍然
大悟
我们好像出来得太早了点。
来
新西兰
是无论如何要推荐下直升机的行程的。
新西兰
的活动项目基本都是在Itrip上预定的。毕竟澳新的碎片化产品Itrip还是特别占优势的。价格合适且应有尽有。别说
新西兰
,之前我在澳洲的活动产品也几乎都是在Itrip上所订,预定的产品会有相关客服做二次确认,如果项目满员会提前沟通这点我是很喜欢的,即使在
新西兰
也有客服,无时差,很棒。
预定链接奉上:
https://www.itrip.com/p21249?lv=557855
新西兰
的直升机会讲究配重,所以每个人都要上秤,看体重分配座位。运气好的坐前排,差一点的就坐后排,我属于运气好的那种,去程坐后排,回程给升了舱,前排位置能看到的风光真是棒棒的。
来,秀一个前排观景平台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随意秀一下,这冰洞的造型,其实有点怪怪的。
但是爬冰洞的过程还是十分艰辛的,即使有冰爪我也没少摔,习惯就好。
这个冰洞,造型也有点奇怪。。。
除了冰洞,
塔斯曼
冰川也是十分好看的,只是在如此光照下,反光快要刺瞎了眼。
整个活动都是在向导的带领下完成,所以十分安全,总时长约摸3-4个小时,安排也很合理,不会觉得特别累,向导超级nice,一路还给我拍照。
最后瞄一眼直升机的停机坪,超帅!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本帖最后由 西西里-Amy 于 2019-5-28 16:28 编辑
瓦纳卡树边的欢乐脚印
时差让我精神抖擞毫无睡意。作为一个动不动就来南半球放飞自我的人来说,我在南半球的自驾里程数怕是要翻我在
上海
的好几个跟头。所以提到车的时候竟十分习惯右舵,对于
新西兰
的道路真是丝毫没有障碍。
自驾最大的好处是,看到好看的就能路边停车。虽然在
新西兰
的乡间到处能看到牛啊羊啊,但是停车歇脚的间隙就权当娱乐了。
从
库克山
直下Wanaka,是一段漫长的山路,全程伴随着各种观景台以及这个最奇特的围墙。我在
澳大利亚
见过不少破鞋墙,说不出个什么道理,就是看着挺好看。至于这个BRA墙,我倒是第一次见。
爱猎奇的人们都会在BRA墙前驻足停留。BRA墙的意义并不是为猎奇有趣而存在的,如果你注意到这面粉色画板上的粉丝带,大概就能了解其意义所在。在乳腺癌面前,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呼吁大家对女性更多的关爱。
我有朋友曾在这里留下她的内衣,她告诉了我款式,但是我却没找到。队友说我应该把自己的挂上去,想了想还是作罢了,到不是自己的内衣特别贵,而是出门十几天我就没带多少可以替换的内衣……
在风吹雨打的摧残下,这些BRA看起来破旧不堪,但是更新也是挺频繁的,这个签了名的BRA,应该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注定要上墙的那种吧。
本段的重点其实是想来说说Wanaka。说实在,Lake Wanaka真的不比Lake Wakatipu要差,只是面积上小了不少而已。再来说Wanaka的标志,万万没想到是一棵树。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这棵树,被戏称为歪脖子树,在Wanaka当地竟是最有名的景点,甚至超过了让我惊艳的罗伊峰。算了,不提罗伊峰了,没时间去爬,再惊艳也是枉然。
但这棵树就不同了……从日出到日落,这个树下围着的摄影师都是一样多。树下没人的时候,大家会很自觉的在树后排成一排,架着高高低低各种品牌各种价位的脚架快门按得不亦乐乎。
一旦有人打破了这个平衡,突然跑去跟树合影的时候,那么在他的身后,就会开始排队……一个接着一个去和歪脖子树同框。我称之为:敌不动我不懂,敌动我排着队也要动。
本以为到了晚上这棵树能清净点,结果还是自己图样图森破了,抱着脚架打着手电摸到树下,结果发现周围已满员,大家都架着脚架默默地看着我。于是我只能乖乖关掉手电,默默在黑夜中摸索着我脚架的正确打开方式。同样的场景,你可以在好牧人教堂get。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深夜踏进好牧人教堂周边草丛的时候,才深深感受到“草木皆兵”的意义。每过一个手电的灯光,都能从草丛里传来各种方言的谩骂,无比穿越,根本不会感知到自己身在
新西兰
。
说真的,Wanaka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除了我遗憾错过的罗伊峰之外,还有这个叫Wanaka Transport & Toy Museum。这可不是一般的玩具,都是些上了年纪特别有念旧的玩具。你看入口处的这一对泰迪,感觉已经差不多和我爷爷奶奶同岁了吧。
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又一个年代的回忆录。看着这台相机竟有一种想收下来的冲动。
这些影像也似乎是跟上图的相机有关。
来自
中国
的华南牌缝纫机。。。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时代产物啊~
还有这些个长相奇特的老爷车。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据说这是曾经的赛车
真正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这些户外的战争产物。据说不少都是二战遗留,虽然我也搞不清真相,但是没有门锁的车都是可以自己去体验的~
这叫:
西西里
打炮图……
这叫:
西西里
摸炮图
都别想歪了,真的是炮!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本帖最后由 西西里-Amy 于 2019-5-28 16:30 编辑
纽村版世界尽头了解一下
以前吹牛逼的时候说,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后来在房价面前,环游世界的梦想竟变得简单得多。再后来,我们学着慢慢打卡。《春光乍泄》中,张国荣对梁朝伟说:“听说那里是世界的尽头,我很想去看一看。”虽然那里,指的是
阿根廷
的
乌斯怀亚
。但是对尽头的渴望,是每个国家都热衷的事。
海南
有天涯海角,澳洲有
塔斯马尼亚
,什么
葡萄牙
斯里兰卡
都有自己的尽头。
新西兰
自然也有。
新西兰
的尽头是一个叫Bluff的小镇。无意间在ins上看到就喜欢得不行。从Wanaka一路南下,天空渐渐灰暗,到达Bluff的时候竟已昏天暗地。Bluff的
灯塔
属于矮胖型,我们把车停
灯塔
门口笑了很久。。。对于
灯塔
,我还是喜欢高挑的。
再然后,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前往另一座
灯塔
,企图在日落前能一睹高挑型
灯塔
的风采。结果车刚停,便是一阵狂风暴雨。
新西兰
的尽头,对我真是不够友好。
于是又开了一小时的车折回。。。也就斥巨资定的这家酒店能抚慰我对世界尽头的遗憾了。海景房是海景房,但是这白茫茫的海景房真是让人内心绝望。要不是酒店老板第二天亲自做的爱心早餐,我大概会把纽国尽头拉进黑名单。
早起还是这个天气。。罢了罢了,只能给矮胖型
灯塔
留个纪念照了。
到此一游的尽头标杆,下着雨的
南岛
可真冷啊。对于我这种两只手要经常举相机的风光狗来说,雨伞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还好我多备了一件长款羽绒服。。。。
这标杆倒是看着顺眼,眼前的这些目的地,你都去过几个呢?我盘算了一下,大概一半吧。
在经历了一夜风雨后,决定北上回到
皇后镇
,在路上渐渐看见了纽国的春天。
翻过一座山,雨停了,满山头的雪,真是令人心动。南方的孩子对雪总有一种莫名的执念,特别在那御寒全靠抖的季节。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本帖最后由 西西里-Amy 于 2019-5-28 16:31 编辑
南半球的第一场滑雪
我在Bluff的时候朋友在
皇后镇
,我在大雨瓢泼的时候他说
皇后镇
大雪纷飞。我听了特别心动,想都没想立马驱车前往。从最南端驶向
皇后镇
的路上就能经过Lake Wakatipu,一路山路,一路的观景台,真是好美好美。随意找个停车场就能深深感觉到
新西兰
的意境。虽不如我想象的魔幻,倒也不失为一份清新。
这些,都是湖边随意飞行的产物。Wakatipu湖真是超蓝了。
来
新西兰
旅行的人,大多喜欢在湖边发呆,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日子很长。大约是这种的。我有个朋友移民到了
基督城
,偶尔聊天说的最多的话是:你什么时候来
新西兰
玩?,我总回她:你是不是太闲所以希望有人陪你玩。
好山好水好无聊,差不多就是她在
新西兰
的日常。
可是,我好享受这种无聊感,特别是在格外忙碌的日子里。
还没到
皇后镇
,就已经被南
阿尔卑斯山
折服了……
虽是我第二次来
皇后镇
,但如初见时的那种心动。又斥巨资定了湖景房,虽然下了整整一天的雨,但是第二天起床有阳光的时候,又觉得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皇后镇
的码头如我四年前来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变化,喜欢在码头边的咖啡店里享用Brunch,看着Lake Wakatipu发发呆,偶尔会有红嘴鸥来觅食,我喜欢把剩余的吐司给它们享用。
皇后镇
的经典娱乐项目大概就是坐着百年蒸汽船去到天堂农场喝下午茶,看剪羊毛了。上次来的时候这些倒是都体验了,于是这次过来就在码头边发发呆好了。
有趣的是我原本预定了
格林诺奇
的骑马项目,结果从
皇后镇
去往
格林诺奇
的路被封了。不可思议,我被朋友戏称为封神榜。上一次来
新西兰
的时候就因为封路错过了峡湾,悲剧重演,但是变成了
格林诺奇
。
我的
新西兰
朋友告诉我,峡湾封路常见,
格林诺奇
封路倒是神了……
没去成
格林诺奇
倒也不至于无所事事,
比如
在码头等蒸汽船开。这条跟泰坦尼克同龄的老船如今真是
皇后镇
的明星船。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从
皇后镇
前往
格林诺奇
的路边也有不少观景点,游客比起
皇后镇
是少太多了,哪怕不能骑马发发呆也是极好的。这个破旧的小船也算是个凹造型极品了。
封路归封路,湖景还是好看的!
不是所有的封路都让人绝望。在
皇后镇
这样的地方,但凡天色不错就不用担心无处可去。在湖边纠结了一下,幡然醒悟,走,滑雪去。
皇后镇
周边貌似有两个雪场,我找了一个相对近的,叫什么不记得了,开车过去约摸着半小时,由于我错误地估计了滑雪的人数,以至于在门口的三个停车场里徘徊很久才找个车位。想滑雪的小伙伴们请赶早。
我们在门口买的半日票,一路坐缆车到山顶,然后又爬了一段,一片开阔的好景象!
请看,我的身后,说真的,在这里看风景好似是比滑雪更好的体验。
咋样,滑得还不错吧?
回复
西西里-Amy
5月28日
我的队友原本想用无人机拍一段滑雪画面,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有那么多人玩滑翔伞,安全考虑只能作罢,倒是这些滑翔伞们看着特带劲。虽然坐过好几次滑翔伞,但是要是自己滑的话应该又是另一种别样体验了。
滑雪人士表示并没有拍太多雪场的照片,因为滑得比较尽兴。总体体验下来信息来的雪道比我之前在日韩
芬兰
的好似都要难一些。滑雪爱好者请谨慎哈,先在北半球多加练习再来南半球施展身手哈。
一场滑雪之后,又到了日落时间。驱车赶往
皇后镇
,企图再去试探一下
格林诺奇
,失望而归,依旧是封路。无奈啊无奈。只能又在湖边等着最后一班蒸汽船了。
皇后镇
的周围也是不少徒步道,这条路线的名字记不清,只记得往返1.5小时,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徒步,只能用飞机去帮我探探路了,湖边的这个栈桥看起来就很逼格的样子。
至于这暖暖的光线,是我沉醉在这里最重要的理由。
愿每一个日落,如今日般灿烂。
拍完这个山头,我便匆匆离开了
皇后镇
。两次来
皇后镇
几乎都是被阴雨笼罩的,两次来都被各种封路,怕是要来第三次才能揭开峡湾的神秘面纱了。按你胃,下次见吧。
回复
精选推荐
狼塔C+V线顶级荒野重装
阿里大环线12天
骑上单车去北京
我的西藏行
梵天佛国尼泊尔
反穿哈天线的野性之美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