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赣驴友缘聚"铜钹"访"九仙" - 江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西
黄沈
2019-6-17 15:28
倒序浏览
18727人浏览
借问"九仙"何处有,
驴友
遥指"铜钹山"。近几年来,
户外活动
成了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地驴友也在户外活动中结缘并密切交流,相互推介本地的户外、
旅游
资源,共享大自然的美丽。 2018年3月17日,
浙江
建德、
福建
浦城的驴友一行50多人如约会聚广丰,探访神秘铜钹九仙山。 铜钹山位于
江西
省
上饶
市广丰区南部,属武夷山脉东段北麓。距县城38公里,主峰位于广丰区与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1534.6米,为广丰区的最高点。清代诗人徐兆伦曾登临铜钹山并赋诗曰:"兀傲东南第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从此铜钹山获得了"东南第一峰"的美誉。九仙山属铜钹山风景精华部分之一,海拔约550米。诸峰叠翠,形态各异。其山势险峻,三面悬崖峭壁,仅
北面
有一小道可
登山
顶。九仙山石林怪石林立、奇峰突兀,岩石如剑、如鹿、如龟、如虎、如老人、如骏马……形状不一,栩栩如生。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今天的天气预报是是大晴天,可整个铜钹山都笼罩在大雾之中,能见度比较低,是前二天下过雨?我们沿着上山"之"字形的陡坡气喘吁吁登上城堡。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九仙山城堡是清朝杨文起义军的遗址,当年义军在山上修栈道、建营寨、筑城堡,城堡设东、南、西、北四座城墙,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 据记载:清兵入关,明亡清顺治立,但江南尚有明室势力与清朝对抗。时有明兵部尚书黄道周、侍郎詹兆恒(本区排山镇人)守广信府,终因不敌众阵亡。顺治三年(1646),黄道周幕僚周天吉(本区人)归隐九仙山。次年,詹兆恒部将周立因标官黄魁宇与周天吉相熟,遂率明军残部退守铜钹山和九仙山等地。高阳人杨文,素骁勇、有黠智,因受欺压而举族登九仙山依黄魁宇。黄"以文等穷窘来归,奴隶待之,又淫其家室"。杨得到周天吉密助杀黄,遂据山场。聚九千余众,托名起义,迎逸宦徐敬时为主谋,而九仙山之势愈炽。其间清廷下令赣、浙、闽三路官兵围剿,围困二年却不得攻克,官兵无可奈何。顺治十一年(1654)十月,杨文至关口巡夜,乱炮中喉。"山寨无主,先后蚁降,九仙山自此得平。"后人为纪念九千名起义军在此历时七年的抗清,又称九仙山为"九千山"。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江西广丰的济公、福建浦城的勇哥、浙江建德的方简是本次驴行的领队,他们对着城堡门是不是暗暗在想:今天几十号驴友也像当年起义军一样住扎在城堡内?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进入城门下一长坡后右拐到山沟,再连续拔高就到达城堡另一个山门了,队伍稍作休整,拍拍照,补充补充能量。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休整后我们来到唯一可以通向山顶的小道,小道前半程是段在崖壁上开凿出来的险路,当地人俗称"老鼠摸壁",仅有一尺来宽,一面悬空,悬空面每隔2米左右垂直安装了一根钢管。走这段必须特别小心前行,有点湿滑,有恐高症的友友就不要试了。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回复
黄沈
6月17日
回复
精选推荐
女子希夏邦马北坡重装穿越
国庆党岭穿道孚
徒步川西之:入秋
国庆新疆天狼之路
阴雨天的梅里北坡水墨画
贡嘎大环线与艰辛同行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