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未定——老君沟重装徒步古尔沟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不求江山多娇,浪迹天涯可好?唯愿纵马逍遥,怎料山河萧萧。
- 摘自风吟楼《待我了无牵挂
许你浪迹天涯》

百度
图片
过去总是充满着回忆,有时甜蜜,有时痛苦,有时惊慌,有时无奈。当我回忆今年的户外经历时,端午节期间我们攀爬在峭壁、围困在雪地、悬挂在溜索上的场景总是如潮水般一次次涌入脑海,让我坐卧不安。

雪地迷踪
摄影:(格绒)
端午节临近的时候,我又开始拾掇着外出了,路过问我要去哪里?我回说不知道啊,先收拾装备,再找线吧!难得的假期,可不想放过。
结果马失前蹄,栽进了永平的坑里。
永平是老君沟穿越古尔沟线路的队长,按照他的计划,线路安排简洁明朗
孟屯河老君沟-古尔沟3.5日穿越线路计划
【时间】:6月6号下午-6月9日
【线路强度】:中等强度,全程3.5天,41公里,最高海拔4947米,累计爬升3986米。
【行程】:
DAY1:6月6日下午19:00在天府五街集合出发。4个半小时后(预计23:30左右)到达下孟乡住宿点。
DAY2:6月7日早上8:00出发,至七棚扎营。
DAY3:6月8日早上8:00出发经过大海子-劳洲海子-猪槽海子-渔海子扎营。
DAY4:6月9日早上8:00出发,经过药棚营地-小沟村-到达古尔沟镇,预计下午5-6点,然后坐车回成都。
我和路过曾三进孟屯河风景区,其中一次上到老君沟底部
的七棚,这次前往应该说是轻车熟路了。
孟屯河谷距成都不到200公里,这里居住着格萨尔王的后裔—嘉绒藏族,景区面积714.5平方公里,风景区内有老君沟、高桥沟、一匹沟等24条沟,俗称“孟屯24条沟,沟沟景不同”,主要风景点有孟屯古堡外、雪隆包及古战场,另外还有大海子、米汤海子等17个海子。集雪山草甸、冰川湖泊、原始森林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于一体,吸引众多游客和驴友前往。
孟屯河谷 (百度图片)
6月6日晚,我们从成都出发了,队长永平、队友船、明和他的女友木子夫一个车,路过、马儿快跑和我一个车,带着对行程的期盼,轿车在黑夜里轻快驰行。
队长永平是一个大男孩,成熟稳重,脸上永远挂着浅浅的笑;
永平 摄影:(小仙女)
船貌似老成,但时不时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弄得我们“脑回路”,我笑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船 摄影:(马儿快跑)
马儿快跑是一个开朗直爽的妹子,说话就像打机关枪,哒哒哒直往外倒,大家都叫她开心果;

马儿快跑 摄影:(格绒)
明是一个很有担当的boy,他的体能了得,行囊里背负了两人的行头;小女友木子夫软萌可爱,春风桃面,第一次户外就上了这条难度系数7+的线路;
明 摄影:(格绒)

木子夫 摄影:(明)
路过和我是户外老驴,因为喜欢山水煎茶的日子,每次穿越都欣欣然参与。

路过和大姐 摄影:(永平)
晚11点半,一行人抵达下孟乡藏乡缘张哥家,洗漱睡觉,自是无话。
短暂的欢愉
第二日上午大伙5.30起床,收拾停当后,包车前往老君沟,7.00的时候我们于沟口起步,今天的目标是七棚,时间充裕。
一路前行,蓝天白云,高壁峡谷,莺飞草长,虫鸣蝶舞,杜鹃满山,芳香扑鼻。

瀑布 摄影:(格绒)

绿萝 摄影:(格绒)

杜鹃 摄影:(格绒)
行至三棚,偶遇从重庆过来的队伍,与我们的线路相同,他们告知这两日天气较差,另外考虑了备用线路,估计走备用线路的可能性较大;他们的向导是我去年穿越高桥沟的 贵生 ,他告知山上岔路口很多,如果仅靠轨迹的话很有可能迷路。

围栏 摄影:(路过)
大伙商议片刻,决定请向导格绒带路,自此,他在我们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我们此次穿越成功起了关键性作用。

小憩 摄影:(格绒)
下午3.00的时候,我们已过七棚,既然时间尚早,大伙索性继续上穿,当日下午五点半,大雨来临之际,我们已迅速奔跑进了格绒家药棚,夜宿棚内,海拨3770米。当日行程16公里,耗时10.5小时。
格绒把大家安置停当后,手脚麻利的做起了晚饭,他先在外灶压上一锅饭,然后在我们烘烤的柴火上方挂上铁钩,放置注满了水的铝锅,再把从家里带来的腊肉切成大块扔进去煮上;格绒在药棚旮瘩里四处翻找,竟然翻出了两只还没有坏掉的茄子,转身就对我们咧开了嘴“今晚吃茄子炒腊肉”,说话的当口他已经三两下就把茄子切成了片;米饭煮好的时候,格绒在药棚外揪了一盆野菜(石杆菜),淘洗干净,放进了腊肉汤里,随手捞出腊肉切片,拌着茄片在锅里翻炒,不一会,棚里弥漫着诱人的熏香味,我们的哈喇子啊!硬生生的流了一地。

做饭 摄影:(船)
终于开饭了,大伙儿端着饭钵,围在柴火旁,脂油醇厚的腊肉块、冒着热气的野菜汤,简直是绝配!虽然药棚外面哗哗的下着大雨,却丝毫不影响棚里人们的味蕾,大伙上下其手,对着美食大快朵颐。空气中菜香味在升腾缭绕、橘红色的火苗不时从火塘里窜出、烧着的开水在铝锅里滋滋作响……我眯缝着双眼,户外就是这么简单,一箪食、一壶浆、一瓢饮,煮食于山野,自得其乐也!
巨石阵的羁绊
第三日,大雨一夜未歇,人群焦灼起来,如果放弃,也就舍弃了一段难得的探险和历练;如果坚持,从猪槽海子翻越海拔4900米的垭口至渔海子时将可能遭遇风雪。坚持还是放弃?人们在争议,是取是舍,各执一词,木子夫在嘤嘤哭泣,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最后,我们决定一个也不能少,继续坚持,同进共退。经过商议,我们放弃了原定的大海子至捞洲海子至渔海子线路,直接取道小海子至猪槽海子至无名垭口再至古尔沟,此垭口比原定垭口海拔低了300米,翻越的难度大为缩小。
风雪迷途 摄影:(大姐)
至此,我们原本下载的轨迹不再发挥作用,此后的线路皆是格绒凭经验和记忆所带,从而在后半段的时候大伙竟然走出了一条轨迹里面无法查寻的新路,我们称之为“仙路”。(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木城沟,也是石头和余星在“云中漫步”大横断的时候所走的最难的线路)

木城沟 摄影:(格绒)
当日的行程亦是我们艰辛的开始,上午9.00,我们披上雨衣,出棚即向上爬升,道路泥泞不堪,路边的山上有瀑布轰鸣流下,雨中的视野局限于眼前,杜鹃林横出的枝条拉扯着我们,人们艰难的屈膝、弯腰、斜侧着身子,在林下缓慢行走,不时跳上石头,从溪流上迈过。
雨中杜鹃 摄影:(大姐)

奔流不息 摄影

大姐)
想要上到小海子,还需要往陡峭的坡面上行进约2公里路程,我们一步一步往上挪,自己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爬升 摄影:(格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