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郭喀拉日居魅影(歌剧版探索纪实片,全剧终)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20-12-4 23:28 编辑
《前言》
①
此游记"剧作"形式的起因

▲ 郭喀拉日居之水中魅影原图(横看)
从郭喀拉日居山脉南北线回来已多月,
它的影子常常在脑海中浮现,
时而清晰若未归,
时而模糊若久远;
那夜阑氤氲之影常常鬼魅悬心;
那冰雪磅礴之势历历在目不绝。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20-2-3 10:15 编辑

▲ 歌剧魅影25周年海报
我很喜欢舞台音乐剧《歌剧魅影》,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璀璨夺目的舞美场景,一次次吸引了我的耳朵和眼睛,其中当属25周年的蓝光版本看的最多。当耳畔响起“think of me”这首即古典又流行的高贵旋律时,美貌的Christine和她优美的歌声就会跃然眼前。而歌剧里的魅影,他的歌喉带着强大的爱和扭曲,也会在我面前晃动,我即爱他的杰作(当然这是现实中的剧作家韦伯的才华),又恨他的无情和索套,那让人惊悚不定的身影,最美因他起,最恶因他死;Phantom,即是死亡的陷井,又是优美的源泉,太矛盾了。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20-2-3 10:15 编辑
▲歌剧魅影剧照
联想到我们走过的郭喀拉日居线路,如果把郭喀拉日居山脉比作一个有灵魂的存在,那从“鬼魅、无常、危险”以及“才华出众,创作优美,无人能及”等方面看,“郭喀拉日居”中的“Phantom”和“歌剧魅影”中的Phantom似有神通,郭喀拉日居包含的大美是如此让人着迷,但它的危险、变化无常又让人害怕并敬畏,一切对于想深入了解它的人来说,是如此的矛盾,仿佛Christine对Phantom最后的情感,即爱又恨;即想选择进入,又想选择远离。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20-5-10 10:34 编辑
所以把此篇游记名字记作:郭喀拉日居魅影。
半是致敬半是尝试。
或许,这是本人牵强的拉郎配,但不影响我对郭喀拉日居徒步经历的真实记述。因为受《歌剧魅影》的影响,这篇游记也用歌剧的形式写出来,不作生硬的流水作业,也不同于8264之前的帖子,带点情节带点故事带点描写带点创造(创造部分不影响线路的真实性),篇中多用歌词和叙事诗的形式,算是户外人不走寻常路的一种尝试。
▲ 第二幕第2场-过独木桥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20-2-3 11:04 编辑
当然这篇帖子不可能成为歌剧,最多只是形式上有一点点像,帖子的重点和华彩还在真实的梦幻舞台(即徒步中的风景),以及剧中详实的线路情节和数据。而帖子中人物矛盾、纠葛和诗歌般的内心独白、赞美、牢骚等等唱词,都做了修饰和放大,亦真亦假,写作时的想象,看帖子的亲们千万别当真。
还是开头的一句话:纯粹好玩儿,不喜欢的朋友绕过,勿在群内说什么”造作、矫情、吃饱了撑的、装逼、游记应该怎么写、游记不应该怎么写“等等之类,大鱼就这么一写,您就这么一看,君子敏行慎言。
▲ 第二幕第1场-深山中的野蔷薇果
居家写贴子这个过法好,不过我每次走完线都及时写了,现在欣赏您的大作。
“即是死亡的陷井,又是优美的源泉,太矛盾了”。太精彩了。
即爱又恨;即想选择进入,又想选择远离。其实每走一条比较经典、刺激带有挑战性的线路都有这种感觉。楼主也写出了我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