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狼塔之行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狼塔回来几年了,这段时间出不去,就翻下8246,好几年没上,看到几篇狼塔贴,俺就写点啥吧!个人觉得轻量化是理念和系统,轻量化和重量化没冲突,各自喜好罢了,而我选择轻量化。
根据野外生存要素,我就逐步说下我的各套系统吧!
一.睡眠系统
狼塔之行我带的是无杆帐,用过不少帐篷,双A无杆帐以及变异是我的首选,我带的是NOTCH Lii,含内账500多克,这帐篷熟练情况下1分半可以搭好。极端天气快速搭建帐篷非常总要,出行之前你要多次试搭,要非常熟悉自己的帐篷,掌握快速搭建方法,那些先搭内账再披外帐篷的,我只能呵呵了。7根20cm地钉(含备用),风绳带了两根主风绳+6根短的备用风绳,备用风绳是用于碰到大风天气分支主风绳分散受力点以及碰到特殊营地捆绑石块代替地钉使用(用处多多应当多带,当鞋带、腰带、晾衣绳等等)。地布这次我就带了塑料布,自己DIY了下,54克,有人可能会说塑料布不是容易破吗?但是我完好无损的带回来了,搭建帐篷之前总要先选下位置,处理下营地吧,石块捡下,用脚踩下,碰到刺之类的容易扎穿地布的东西清理下(营地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植被也会产生水汽,凝露可不光是人产生的,塑料布把地表以及植被水汽直接封死在地布下,塑料又不吸水,抖抖就干了,折起来不到一包香烟体积。我用的是双垫系统,TAR蛋槽+铝垫,两者都根据自己人形进行了裁剪,3/4,蛋槽180克,铝垫65克,一个垫睡袋里面一个垫外面,睡袋是充绒650克的下拉链的无底睡袋,其实睡袋底部的绒没啥用,人一压上去扁了,起不了保暖作用,头罩无,晚上就套上抓绒围脖垫着衣服袋睡,抓绒围脖真是好东西,动下手就是抓绒帽根本不需要带啥抓绒帽、羊毛帽之类的帽子,我是差不多9月下旬去的,当时天气套系统真的不冷,还睡出了汗,半夜甚至不自觉的脱起了衣服。要是觉得冷,羽绒、抓绒之类衣物尽管塞睡袋里面去。脚部下面垫上背包,要是嫌包脏就把包套上大的塑料袋,睡觉换上干净的袜子,睡觉衣服尽量不要穿抓绒的,会与睡袋摩擦产生静电把睡袋的绒勾出来,充电宝、电池、手机、气罐、水瓶统统塞进睡袋,绳子一拉,美美的睡一觉,先晚安,改天继续!
帐篷还真是小众,我居然没查到
帐篷是NOTCH Li,多打了个i,为了配合文章,我准备找出装备拍下照,晚些时候继续。
这是睡眠系统,9月底狼塔线,这些东西足够应付了,不觉得冷,还热出汗。
二.食物、烹饪及用火
现在的传统思维造成了2种问题:一是带的太多,行程结束结余很多,白白背了几天,这种现象多见于新手;二是带的不够,最后几天只能控制饮食,影响了体力,多见于老手。新手因为不知道带多少,只能往多了准备;老手经验相对丰富,知道自己一天大概吃多少,但却经常让自己挨饿。我是按照碳水化合物45%-55%,蛋白质10%-15%,脂肪25%-35%的比例搭配食物的,食品包装袋后面都能找到一个营养成分的表格,“度娘”上也有常见食物的能量密度和营养成分。我会在徒步之前列一个Excel表格,每种食物后面都会标清楚能量和主要营养组成,以便于计划,就像是列装备表格一样。早餐、午餐和路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例如米、面、糖,它能迅速放能为你提供行走的力量。晚上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它们可以帮助你在睡眠中恢复疲劳的肌肉,并缓慢放能助你度过漫长寒冷的夜晚。不仅营养比例要分配好,口味与品种也要多样性,这样才保证食欲,才不会吃腻。紫菜、虾干、自制能量棒、香菇干、鱼干、冻干蔬菜、鸡胸脯肉干、冻干水果、葡萄干、腊肉干、风干肉、核桃干、玉米粒等等,总之是各种干,主食我一般自制脱水米饭或者带些面粉做面疙瘩,按照每天用量去掉原有包装用密封袋重新打包,将轻量化和环保贯彻到底。特别提醒下,我带的食物全是熟后脱水或者开袋即食,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燃气,煮沸即可,即使在不生火情况也可以食用。
烹饪厨具系统大概210克,早晚生火,次日热水我一般睡前烧好,现在的保温杯效果只能说“卧槽,保温效果太好了”,出发前喝下,以微微烫口为好,狼塔我只带了一个G5,足够用了,路上会有些残余气罐或者有柴火时候烧柴,反正取暖、烘装备都要生火(记得用碳火烹饪不要柴火,不然你会背“黑锅”滴),至于上风向下风向,烘烤距离这里就不多说了。另外狼塔遍地野菜,以蒲公英为多,清热解毒治便秘,如何认识自己百度。
三.水
狼塔最不缺的应该是水吧!每日带多少水自己应该知道,我的用水系统是600ml的保温杯、600ml的可乐瓶、净水器、2L水袋,空瓶可以做个备份。可乐瓶我加了进气装置,净水器接在上面可以直接喝,水袋是营地取水用,可乐瓶加了悬挂(几克重),挂在肩带上,侧袋取水我觉得麻烦。狼塔的水可以喝到你撑没啥好说的,根据每日行程做好准备即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