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藏的边界,阿里寻境纪实录8 美丽又特别的吉隆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Day  8  吉隆


在吉隆镇美美睡了个饱觉,一扫几天连续赶路的奔波疲惫,然后出门转悠加觅食。


先去看看本镇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帕巴寺。


帕巴寺,寺庙位于镇中心,或者说是刚进入小镇的醒目位置,它是吉隆镇的一座千年古寺,完全按照尼泊尔寺庙的格式。


寺庙建于公元637年左右。嫁给松赞干布的尼泊尔赤尊公主进西藏时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一尊就被安放在吉隆镇,并为它建造了帕巴寺。

帕巴寺整体形状为一楼阁式石木结构建筑,塔身方形,塔中心有楼梯可盘旋至顶。


从下至上共有四层,每层檐角上套有黄铜制成的火焰套饰;


底层为佛殿,是寺庙的主体部分。外环以回廓相绕,供信徒转经之用。


寺外墙壁和门廓南壁分别绘有三世佛、大成就者、护法神、观音像等早期壁画。


寺庙很小,几分钟就逛完了。


如果觉得不尽兴,那么吉隆还有其它可圈可点的景点,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看看:

强堆寺(强准祖布拉康),同样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桑丹林寺,480多年历史,收藏有《丹珠尔》、《甘珠尔》经书一套以及《亚不赛》经书一套21部,《索郎吐布》经书一套18卷。

贡塘王城遗址,建于公元11世纪前后的,城内有古寺卓玛拉康(建于公元1274年的庙宇)。

擦木卡战场遗址,乾隆年间清军反击郭尔喀侵略者的遗址。

哈东淌、却得淌旧石器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址。



小镇极小,闲庭信步,溜达一圈,也是没一会儿就可以逛个遍。


镇上有很多尼泊尔人(或者印度人,分不清楚),也有一些尼泊尔人开的餐馆。

都是尼泊尔和印度人的大巴  


吃了一顿尼泊尔餐厅的咖喱饭。除了肉不添加,菜和米饭都可以随意添加。


离县城不远有座不能错过的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玛峰大雪山,这是全座位于我国境内的一座八千米山峰。


山下不远是佩枯错。


观测希夏邦马最好的地点是个叫做乃村的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

从这条并不盘山只是之字形的小路往山顶走,就能通往乃村。


乃,藏语,是家的意思。

走完陡峭而狭窄的山路,到达山顶,会发现豁然开朗的是一大片平地,遍布农田,散落着村落,一片祥和静怡的安宁。

站在山顶往下看,往远处看,可以隐约望见国门方向。主路也是吉隆沟的主路方向。乃村只是吉隆沟里的村子之一。


吉隆镇就在吉隆沟内。吉隆沟长度为93公里,从县城驻地宗嘎镇到热索村,最尽头也是最底部便是吉隆口岸。

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藏语意为“舒适,快乐”。

吉隆地貌十分独特,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由喜玛拉雅山脉分隔为南坡和北坡两部,地势北高南低。自然生态环境结构复杂:

北坡属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区,平均海拔4800米,山峰较平缓,有开阔的草原,高差在1000米左右。

南坡属于高山峡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较陡峭,高差在3000米左右,许多山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终年积雪。

中部为湖盆河谷地带,


吉隆县北边20公里有个叫做马拉山的凸起,是吉隆沟北面的止点。

从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的亚热带地区;

从此往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暖湿气流和海拔的锐减,使得吉隆沟里温暖,湿润,植被丰茂,气候宜人,漫山遍野的绿色,还有久违不见的树木。

四季可以都在这么小小的山谷里,峡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各种松杉昂首通直,还有柳树柔细娇美,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着,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若隐若现的雪山。

从这里往西,印度洋暖湿气流愈发稀少,无法沿着山谷挺进,因此由此往西,虽然山谷仍有,但像吉隆沟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却再也没有了。


4000多万年前,吉隆沟恰好在“撕裂”在断层中。

在喜马拉雅山被“撕裂”的山体中,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铧沿南北向瞬间划过,两侧的山坡就是其翻开的岩浆土石堆砌而成,其边沿至今还保持着锋利的“刃”。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