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水我是认真的(续)SOTO310、JETBOIL STASH室内烧水对比测试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9-3 12:12 编辑

之前做了MSR豪华小火箭、Jetboil MINIMO、JETBOIL STASH的室内烧水对比测试后,不少朋友微信我说希望能看到和soto310的烧水对比测试,一位热心朋友还专门把他正在用的SOTO310炉头快递给我进行对比测试,以下即为SOTO310和JETBOIL STASH的室内烧水对比测试结果:

测试环境:家中,室温27摄氏度
测试步骤:开到最大火力——点燃——放上盛了500毫升冷水的锅子——沸腾时停止计时并关闭气阀,记录所用时间和耗气量


测试1:SOTO310炉头+火枫盛宴铝锅
气罐测试前称量641.5克,测试后称量635.3克,耗气量6.2克


用时2分14秒35
测试2:JEBOIL STASH炉头+火枫盛宴铝锅
气罐测试前称量635.3克,测试后称量629.1克,耗气量6.2克

用时2分12秒66

测试3:JETBOIL STASH炉头+JETBOIL STASH套锅
气罐测试前称量629.1克,测试后称量625.3克,耗气量3.8克

用时1分24秒94
补充说明:
在做测试2的时候,STASH点燃后忘了计时,所以赶紧关闭掉气阀,点出手机计时器,重新重复一遍点火过程,因此气阀开合未点火状态大约持续了五六秒时间,这期间的跑气也包含在了6.2克当中。如果没有这个小插曲,耗气量会更少一些。


声明:
以上测试结果由我手上的器材在我所处环境测试得出,我已经尽我所能在执行步骤,测量时做到公正,但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9-3 17:55 编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次用来对比测试的是火枫盛宴铝锅,锅体比之前测试中用到的火枫地平线钛锅大出不少,所以此次STASH在烧水后我取下炉头时发现一个问题,它的金属立轴温度虽然达不到烫手的程度但也明显较高,而用配套的集热锅就不存在这个现象。观察分析后我找到了答案,通常锅底在加热的时候会向下反射热量,锅底越大,反射的热量就越多,STASH和310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看到前者的立轴明显比310短了很多,因此STASH的整个立轴就比较热,310的立轴上半部分也同样很热,但离锅底较远的下半部分则相对较凉。
如果STASH使用配套锅体,由于锅底比较小,加上有集热环设计,因此热量得以充分利用转化,难怪烧水耗气量和时间提升很多。这也提醒了我们,在使用STASH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用超过炉盘直径太多的锅体来进行加热。


顺便聊聊炉头在高海拔使用的问题,不少朋友以为高海拔炉头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是因为气压低的缘故,其实不然,从气罐上讲,气罐都是标准压力,低气压不会影响到气罐内的气压,但是气体成分配比会很重要,高山气罐一般丙烷含量要高一些。气压低,空气含氧量低对燃烧影响甚大,可不管什么炉头都不具备提高空气含氧量的功能,与低气压相比,低温才是更主要的影响因素。炉头的设计非常重要,毕竟炉头好坏的核心在于燃烧热效率,也就是燃料燃烧是否充分,在这点上很考验各家品牌,带稳压的炉头固然不错,而不带稳压但燃烧效率高的炉头也是不错的

以上我做的测试只是在室内,还未在严寒情况下使用过,不过我看过油管上一北欧的哥们在-14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测试STASH,烧开500毫升也就是3分多钟,这个结果已经非常棒了。



对,所以很多朋友才希望看到我用SOTO来进行对比测试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9-3 18:02 编辑

很多人误把炉头的功率和烧水速度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其实不然,对炉具品牌来说加大功率就可以轻松提高烧水速度,炉具的核心技术在于提高热转换效率,通俗说一少一多,少是减少耗气量,多是增加烹煮量。对户外爱好者来说,通常我们不会在乎烧水多几十秒少几十秒,但是我们会计较耗气量的多少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9-6 14:08 编辑

看了你的留言,就你提到的几点逐一回复下吧:
1、炉头热的原因不是锅底大,而是锅底高度,聚能锅的锅底高度要比平底锅高2-3CM,根本原因是这个
回复:关于炉头热的问题,我在文中已经很清楚提到了两点,炉头发热是因为热反射和立轴长度,这是两个方面共同造成的
户外炉头的安全使用规则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炊具大小必须与炉具尺寸相匹配很多炉头的安全提示中都会有这么一条“不要在炉头上放置过重过大的锅”这既是要避免翻覆,也是为了避免反射热,如果不信,那可以参考另外一条提示“使用炉头时清理干净炉头下方的易燃物”,这些提示,都是为了避免锅底向下反射的热量造成安全隐患,怎么能说炉头热的原因和锅底太大没关系呢?

2、STASH拥有这么好的燃烧效率,肯定是配套锅都做过精确设计的,搭普通锅都不用想要完蛋
回复:烧火我是认真的,MSR豪华小火箭、JETBOIL STASH、JETBOIL MINIMO室内烧水对比测试 - 第1页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我的这个帖子你也看过并回复过的,下图表格中STASH配合普通锅体的数据结果怎么样?本来上次的烧水测试中还有个国产品牌的经典轻量化炉头型号也参加了,但是结果差别太大,我没放上来,那组数据分别是,烧水时间是1分46秒,耗气量是10.8克。对比下表中STASH搭配普通锅得出的实际数据,怎么看表现都非常优秀,我是真不知道您的“搭普通锅都不用想要完蛋”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
3、另外310和这个头子做对比有失公允,功率差的太多,耗气性也差的很远,还带稳压,要比应该和小火箭豪华/kovea/mightymo这三个比,这几个是一类的头子
回复:站在普通户外爱好者的角度,选择炉头不就是谁省气,谁轻,谁抗风抗低温,谁方便好用吗?难不成还要不同功率的炉头一样买一个?带稳压和不带稳压的一样买一个?有篇在国内装备爱好者圈内被传得比较多的装备实验室(outdoorgearerlab)文章里顶级炉头对比,几十款各种形式的炉具,不也是一起来对比的吗?如果你对那篇文章有兴趣,可以加我微信13594611058,我可以把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文章链接发给你看看,里面既有集热炉又有普通炉,既有稳压的也有不带稳压的,有油炉也有气炉......

4、另外STASH如果不考虑省气,在轻量化道路上并无多少可取之处,我刚用小火箭豪华+一个小号聚能锅秤了下一共178克重,已经是足够替代的方案了,如果再做的极端点110克完全不成问题。

回复:STASH如果不算气罐三脚架的重量,锅+锅盖+炉头+炉头收纳袋四件总重206克。我就不拿火枫地平线钛锅说事儿了,查了下市面上较轻的锅子重量,下面两图是SNOW PEAK和凯斯的轻量钛合金锅具,SNOW PEAK这个900毫升套装钛锅总重265克,去掉50毫升的盖子,锅体算160克好了,凯斯取其中之一的800毫升左右锅也是100克,而豪华小火箭带收纳袋是99克,这么算下来,你的聚能锅只有80克左右重量,不知道它容量多少?如果和STASH一样是800毫升的话,那这个聚能锅的重量相当可以了,求推荐,我自己也搞个,以后用其他单体炉的时候可以排上用场。

至于你说的极端点,豪华小火箭+聚能锅做到110克总重,去掉豪华小火箭重量,一个聚能锅也就10多克,就算去掉小火箭收纳袋的20克,这个锅也只有30克,我非常好奇要怎么才能完全没问题的做到!

哦,忘了补充,好的装备一定是平衡点掌握得很好的装备,就以炉头加套锅为例,轻量,省气,火力微调,低温可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极致数据,追求某个数据好看而罔顾其他方面,比如省气,那也是不可取的。

5、考虑到省气,则这个头子在0度以上是不错的选择

回复:照您的说法,这个炉头在0度以下就不行了是吧?那不妨看看这个视频,老外在零下14度的雪地里测试结果到底如何,视频链接在下面:
Jetboil Stash: First Look in Winter - YouTube


高山大师也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款炉具,容量较大,适合2-4人用,可以微火烹煮,烧水快,可以配合其他锅具,配件丰富,都是它的优势,缺点是比较大比较重,当然,几个人分摊就无所谓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9-7 22:51 编辑

继续回复,红色字体是我的:
一、炉头热的原因不是锅底大,而是锅底高度,聚能锅的锅底高度要比平底锅高2-3CM,根本原因是这个

1、这个没必要讨论,拿个大平底锅和小平底锅烧个水对比下,再拿个大平底锅和大聚能锅再烧个水对比下,一目了然,最后拿个大平底锅烧个水,用这个大平底锅下面架个2CM高的支架,比如家用那种小蒸架,直接定性

你在后文中一再引用品牌数据和说明,那为何对众多品牌“炊具大小要和炉具相匹配”的安全警告视若不见呢?我的观点已经阐述得很清楚,我并没有否定因为立轴比较短而带来的发热作用,只不过我的观点是反射和立轴高度共同作用使得立轴发烫。

2、jetboil minimo你有,为啥minimo的转接其它锅的支架要比原装支架高2CM?并且原装锅是扣在原装支架里面的?这就是高度带来的热辐射影响,minimo那个头子下半部分是塑料的,更怕热


MINIMO塑料怕的不就是其他锅底反射下来的辐射热吗?

二、STASH拥有这么好的燃烧效率,肯定是配套锅都做过精确设计的,搭普通锅都不用想要完蛋

1、你发的表格我看了的,两篇评测我也看了的,我觉得你就是为了说明STASH只能搭配配套锅的呀,不然你怎么解释:

STASH套锅耗气4.4时间1分22

STASH钛锅耗气5.4时间2分18



STASH铝锅耗气6.2时间2分12

STASH套锅耗气3.8时间1分24

这可都是你的数据,不是我乱说的

这是偷换概念了吧?我从来没否认过STASH用配套锅表现更好,但是它配合普通锅的数据也并不差,我反对的是你说的那句话“搭普通锅都不用想要完蛋”,上一楼回复你我也说得很清楚,反对的是你这句话,你为什么视而不见呢?STASH搭普通锅要完蛋,我不是又搭了钛锅又搭了铝锅,锅坏了吗?炉头坏了吗?气罐爆了吗?都没有嘛,那你告诉我,是啥完蛋了啊?前面我提到过,同样的锅烧开500毫升水,某国产大牌的经典型号炉头耗气11克,STASH耗气5.4克,这个结果叫完蛋?您不妨告诉我一下,究竟是哪里完蛋了?

2、“STASH和310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看到前者的立轴明显比310短了很多,因此STASH的整个立轴就比较热,310的立轴上半部分也同样很热,但离锅底较远的下半部分则相对较凉。”

这是你的原话,这个问题说明了两点:1、STASH就根本没打算用来配其它的锅用,不然他为啥要做这么短?STASH立轴做得短根本没打算配其他锅用,这是JETBOIL告诉你的?不要用想象来当事实嘛,我也可以凭想象来回复,做得短是为了节约费用,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钱,做得短是为了减轻重量,这样的理由够不够?2、印证了我的第一个说法炉头热的原因不是锅底大,而是锅底高度,你把支架高度换成立轴高度,效果是一致的前面已经回复过了

3、为什么stash只卖套装?并且在官网分类到了“system”这个系列下?因为这东西设计出来就没准备给你搭普通锅用
是套装销售,不划到SYSTEM下面划哪里?你不是很看重品牌方的声明和参数吗?那你仔细看看STASH的官网介绍中,找得到禁止搭配其他锅具使用的警告吗?


我也不妨再想象一下回复你,为什么只卖套装,是因为可以提高销售额啊,每一笔订单都既能卖锅又能卖炉头,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既然它定位超轻装备,用STASH炉头配SUMO的锅,或是用MINIMO的炉头配STASH的锅,都不符合这个定位,用STASH的炉头配STASH的锅,成套销售,既能提高销售额,又符合自身超轻定位,这个道理很难理解吗?怎么就归结到没准备搭普通锅用上面去了?这就好比套装的服装裤子效果好,也能卖得更贵,但是你要把套装的衣服裤子分开,和其他衣裤搭配,只要好看,那也没啥。

三、另外310和这个头子做对比有失公允,功率差的太多,耗气性也差的很远,还带稳压,要比应该和小火箭豪华/kovea/mightymo这三个比,这几个是一类的头子

1、首先不说其它的,你说我outdoorgearlab不看的,这个我就忍不了,这网站我都看了好几年了,现在看得翻墙,然而我仍然有梯子,给你说句我看多了以后的实际体验:这个网站就是收了钱恰饭的,尽管里面很多内容说的很中肯,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有一段时间他做重装包的排名,鸟、GG、鹰三家是轮流坐庄的,那包的款式都不带了换的,三个月轮一次,这事给我影像深刻。后来重装包里加了rei,排名还特高,这牌子我不懂没用过不好评论,不过rei本质上是个销售商,说他装备性价比高我信,性能优越我是不敢信的。outdoorgearlab的东西看的多了就不想看了,现在每次去看都是因为我想买个装备,进去查一查老外怎么评价这东西,而已。这部分说多了

2、再说你的评测内容,从使用角度来说,这么测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这样请严谨,因为室内很难模仿真实使用环境,建议拿到走线的环境去测试。如果是纯性能测试,要先说这个产品是怎样的设计,怎样的定位,有什么使用限制,侧重于哪些方面,找一类型的产品进行测试,如果像你这样的测试,我只能认为你拿了双跑鞋,和一双全皮重装做对比,虽然都是鞋,但你不提怎么用。这种测试很容易让我想到两个词:恰饭、推货

1和2说的同样的事,一起回复好了。我不知道你买装备,买数码,买家电,买车,买各种东西之前看不看评测看不看介绍视频,如果你看,我想问问你这当中不恰饭的有多少?自己掏钱买来东西辛辛苦苦做视频或者拍照写文章,就为了博君一笑,这是疯了吗?


论坛里有个不好的风气就是,只要指责对方恰饭,就自觉占据了制高点,对方就自动矮人一等。殊不知论坛里的恰饭也是分了类的,一类是像以前电视购物里侯总的八心八箭和劳斯丹顿,稀黄浆说成琼浆玉液,一类是老老实实做测试拿结果写文章。我是做装备销售,有一些文也带恰饭性质,别人怎么样恰饭与我无关,但我自己是尽量按照同样步骤同样环境不掺水不参假尽量做客观,我可不想恰难恰的饭,更不想恰人嘴短。

我已经声明得很清楚,测试结果仅根据我所处的环境、我手上的装备、我自己统一的步骤来进行而得出!结果仅供参考。何况走线的时候你就一定不会在牧民家里用炉头了?走线的时候你就绝不会在温暖的基地帐篷里用炉头了?您要是觉得不严谨,大可以自己拿着STASH和别的炉头在您认为的户外去做个对比测试给大家看看。使用情况各不相同,使用感受因人而异,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是一边快乐地看帖,一边给别人加上各种符号,戴上各种帽子,不能这样做吧。

四、另外STASH如果不考虑省气,在轻量化道路上并无多少可取之处,我刚用小火箭豪华+一个小号聚能锅秤了下一共178克重,已经是足够替代的方案了,如果再做的极端点110克完全不成问题。

这里我先道个歉,178克的重量是我错了,我为了证实这事专门跑回家找到手边现有的最小的聚能锅称了下,是162克,加310带3角支架的重量应该是230克整。称178克的事情是半个月前,但是我忘了是称哪个配置的重量,这里应该是张冠李戴了。我记得以前用过一个方案:310+3角炉头+sol ti锅,带cuben收纳袋,整套的重量是200G整(如果没记错的话),不过头子我丢了,锅已经烧坏扔了,无法重现。我收回轻量化道路上并无多少可取之处的判断,但是需要加个前提:非冬季、非高原。并且这个仍然是有替代办法的,只是不是很容易实现,使用效果可能也略差。

至于110克的事情,这个很好实现,3000t+白铝锅+3.5克的打火石就成了,我并没有说非要用小火箭。

前面已经说过,做得到是一回事,好不好用是另外一回事,装备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到各种因素的平衡,而不是单一追求某个数据的极致。

五、考虑到省气,则这个头子在0度以上是不错的选择

1、关于零下温度的事情,建议你去看jetboil官网看下官方的产品特色描述,对于mightymo他是这么写的:Regulated for consistent4-season performance down to 20°F (-6°C)。对于stash是没有这样的描述的。这句话只有在mightymo、minimo、jumo三个炉头上有这么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个老产品2.5升的高山炉描述的是-12°C,并且可以化雪用,忘了叫啥了。你觉得我是相信官网的使用方法?还是相信国外网友的呢?也许他的气罐就是装在包里,还没冷却也说不定呢,也许是要恰饭罢了,这都不好说。无论怎样,装备的使用方法一定是按照官方说法来用的,否则出了问题人家是不负责任的。


五菱宏光的品牌网站上从来没声称自己是越野车,更没说自己是赛车,但是藏区的荒野和秋名山的赛道都留下了五菱宏光的传说。睡袋都有对应的温标,黑冰G400舒适温度-5度,G1000舒适温度-14度,可是我和上兵伐谋去四姑娘山,二峰营地零下几度,她用着G1000喊冷,我用着G400觉着正好。STASH没有写在零下6°用,但网站上也没说明零下温度不能用。


顺便问问,发给你的油管上的视频测试流程可是全程录像,结果你两个也许就给打发了,甚至还也许气罐装在包里,可明明老外把气罐埋在大雪堆里的好吗......你到底有没去看过啊?

2、一个无稳压无预热,还不是红外的头子,让我怎么相信他能在低温下正常使用?
带稳压的炉头是这几年慢慢火起来的,那没普及起来之前,敢情大家在低温下的户外活动都是啃着冰块过活的。

3、如果你能测试证明也可以。极端的测试可能很简单,气罐冰箱-24度冷冻室内冻1晚,第二天出来烧500ML水,如果7分钟内能烧开就说明这头子牛B。这个测试我做过,如果我没记错,反应堆是5.几分钟,310是7分钟左右,那个时候我还没买minimo不好说,其它头子,即便是带预热的也完全烧不开。并且我记得当时是用丙烷罐和高山罐做过对比,丙烷罐只快10到15秒,可以认为是误差时间,没有任何的优势。也可以和其它带稳压的头子做个对比,测试下耗气量和时间。如果要精确温度的测试,可能会难些。
这个试验你可以来做,用事实来说话会比较好。国庆的时候去亚丁转山,我会带着STASH上去。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9-7 22:50 编辑

发重复了

MIGHTYMO我也准备整个来试试

我在用这个,感觉不如火枫耐烧,不过差别不是很大,高海拔的话还没试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