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修水骑行小环线--黄荆岭、九宫山翻山记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鲁朗2007 于 2021-9-5 21:34 编辑
我算不上骑行爱好者,山地车买了十年了,跑了不到三千公里,但又喜欢那种在山野骑行的感觉,所以不定时地出去骑一趟,散散心,过过瘾。虽然业余,但每次骑行也有几个基本原则要遵守,一是山地区域,不走平原;二是避开车流,尽量不走国道;三是环线路线,不走回头路;四是“3+3”,即三天时间、三百公里,保证强度适中;二是“4+2”,也就是自驾加骑行,这是保证上面一二三原则的基本条件。选好一个线路,确定一个地点,然后开车过去,一步到位,开门见山。

这次就选了九宫山所在的幕阜山脉,大致设计线路是从通山出发,逆时针经厦铺镇、杨芳林乡、修水的港口乡至修水,然后经从修水经船滩镇、上汤乡翻越九宫山回通山。此行的重点是九宫山南北翻越。根据地图测算,大致里程在280公里左右,时间也安排在三天左右。当然,计划没有变化快。这是出行的难度,也是乐趣。
还没出门计划就有变化了。原计划8月30日一早出发,大概两个小时可以到通山,然后完成第一天的安排。结果,29日晚上把准备工作包括装车都做好后,忽然有急事至少明天上午不能离开,等到30号上午把事情处理完,已经下午2点。我是个急性子,一旦动心就无法停止,还没想好怎么调整计划,就已经开车赶往通山了。下午3点半左右到达通山城西一个居民小区内停好车后,我还是只能确定今天不住城里,多少要骑一段,但哪个方向,骑到哪里还没定下来。
我犹豫在两个地方;今天离天黑时间不多,原计划的线路上厦铺镇、杨芳林乡都是偏僻乡镇,怕找不到住处,这是一个担心。如果改变方向,顺时针往东去九宫山镇,那里自然不担心住宿,时间距离也合适,但这意味着明天就要直接爬坡到九宫山。我前段时间因为跑步伤到了胯骨部分,到现在还不知原因,虽然基本恢复,但一开始就发大力登山就违背我原计划的初衷,万一在半坡上废掉呢?这是第二个担心。对比之下,我宁愿冒无处歇宿的风险,继续原计划线路。再查地图,杨芳林没有,厦铺有一家旅社。这就够了。对一个喜欢重装户外的人来说,夏季出行住宿总不是难题。

离开通山是下午4点,太阳虽然偏西,但我恰好西行,所以出发时迎面缓坡不说,关键是头顶烈日,很快就在水泥路面的蒸腾下全身湿透,喘不过气来。我一度怀疑这个选择是不是有些蠢。幸好很快,路面转为起伏,四周景观变为田园,尤其是九公里后从106国道转到009乡道,两边就是青山翠竹碧水蓝天,不仅养眼至极,而且闷热全无,踩踏轻松,几个小下坡就开始享受行云流水般的放飞了。
到厦铺也就18公里,所以到镇上时刚刚5点,到地图上标注旅社的地点竟然没找到,问一哥们,说找宾馆?这里没有,你过桥去看看。有些担心,此地偏僻再加疫情,恐怕真有也关门了,正在想如何厚脸皮求人时,右边路边出现一座典型食宿一体的三层楼房建筑,楼顶有牌匾,“山庄”,大门敞开,门口还停着两辆小车。心里顿时有底,过去谈价入住。这里提供餐饮,还吃到了刚刚从山上采来的松树菇。饭后到镇上河边看了一会晚霞,慢慢回到宾馆,准备回房休息。这时无意跟厨师的对话,又改变了原定的计划。
本帖最后由 鲁朗2007 于 2021-9-5 21:06 编辑
厨师问我是不是要翻太阳山,我说不是,我要往西到港口乡。厨师说没听过,但他知道从这往南有条山路也是可以到修水的。我忽然想起我设计线路是在电脑上用的自驾方式,当时没有提供这个线路,我就在手机上用骑行方式选择修水,果然有一条从厦铺几乎正南、经过修水布甲乡插到港口镇,也就是我原计划的221省道的线路。这条小路在湖边境内都没有编号,估计就是村村通的简易公路,并且这条路需要翻越黄荆岭,这等于昨天下午的问题重复提出来了。要不要提前挑战?我就是经不住诱惑,另外下午的骑行让我对身体状态也有信心,所以当即决定明天改走这条线路。
晚上没事,手机上搜搜“修水黄荆岭”,资料几乎没有,倒是看到一段文字,是当年带兵解放铜鼓的将军写的回忆录:“7月9日,继续前进,道路险要,全系狭路,于山谷中行进,傍山靠水,行进于竹林中,牲口更加难走,摔死两匹,摔伤数匹,我的马亦摔为重伤,整日在爬山与修路,下午已至入夜才通过江西与湖北交界之黄荆岭至严下宿营。”嗯,说不定,明天走的路就是当年将军修的山路,那这一趟骑行也算是红色之旅、致敬之旅了?
8月31日
早上7点出门,沿003乡道顺河谷而上,景观和感受自然不用说。对我来说,骑行的至少一半目的在于享受,享受那些慢慢移动变幻的风景,享受可以外放、与情景交融的音乐,这是骑行最大的魅力之一。
这个享受到8点半,或者说到了需要左拐进黄荆村的小路口就暂时结束。地图显示,这就是翻越黄荆岭的真正开始。这个路口比我想象的要窄,要破败,但好奇战胜了谨慎,我开始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爬坡。这条路严格来说算是机耕路,大部分路面虽是铺装但已破损严重,当然不影响骑行。真正影响骑行的是临近第一个垭口(无法查询是不是黄荆岭垭口)有个大约一公里的长坡,我是推着上去的。要说拼一把也可能冲上去,但一来腿不够粗,二来的确不愿意赌这个气,反正荒郊野外的,怎么狼狈不堪也无所谓,能爬到顶就是好汉。



此处就是黄荆村入口,不显眼。


回头看看,爬过的路依稀可见

爬山路上的左侧山峰,上图对面山峰,应该就是太阳山,海拔1386米。

翻过这个垭口,开始下坡,不知算不算黄荆岭垭口,也不知是不是鄂赣交界,反正没见任何标志。
过了黄荆村就是江西了,此前也没看到界碑之类的纪念物。修水的农村建设似乎比通山好很多。山路路面平整、标志鲜明,骑行的感觉更好了。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过了黄荆岭,还要再翻一座山,我反正没能一口气骑过去,躲在树荫下调整半天。

江西大多乡村的村头总有古树

山南山北的乡村景观差别较大,至少公路是江西的好。

挨到下午两点半,理论上气温低了,继续赶往修水。一路风光恢复了山清水秀的面目,在大石口村,还忍不住下到河边洗了一把脸,河里小鱼猛扑你的脚,原本泡温泉还要加钱的项目把我吓得直躲。我这次带了游泳衣,很多地方都想下水玩一会,但一路竟然没见到一位在水里的,相反,看到许多严禁游泳的牌子。
下午不到四点半,到了杭口镇,很漂亮的小镇,此地离修水就只有十几公里了。一个长上坡,然后一个长下坡,不到五点抵达今天目的地,修水进城第一个十字路口,看到路边雕塑上立有“修水第一面军旗诞生的地方”不禁有些景仰。当然,这个景仰在二十分钟后就荡然无存。
我网上预订了一家酒店(谨慎起见不透露宾馆名称了),把身份证递过去等着缴费,然后听到小姑娘低叫一声,你是武汉的?我说是啊,心中还在想,还有他乡遇老乡的故事吗?不好意思,那你必须做核算才能住。我怀疑听错了,把健康码、行程码都出示给她看,说这不就够了吗?姑娘摇头,修水就是这样要求的,外省人必须有当日核算才能住,否则宾馆要重罚的。小姑娘看我是骑车来的,还有些犹豫,但随后摇摇头,不好意思,你去其他宾馆问问吧。
我随后问了三家,均表示不行,没有核算就是不能住,并且宾馆被要求,拒绝接待后还要立即在某个群里通报有外省人来到修水的信息,建立联防预警机制。我推车在修水街头,心想,难道我翻山越岭来到修水,竟然可能投宿无门?此时热气未消,但感觉有些凄凉,有些阴冷,隐约间还听到雷声,难度天地都为我鸣不平?抬头看,靠!是真要下雨。
有个酒店老板说,去做一份也很快的,人民医院24小时值班。我差点想从了,后来坚决打消这个念头,凭什么屈从这些毫无道理、权力甚至利益做怪的东西?大不了我骑夜路到下一个乡镇,大不了我多问几家旅馆多付几十块钱,大不了我散步读书熬一夜。
主意打定就先吃饭,饭后天黑也就好谈生意。吃饭时天黑如墨,大概六点半左右,炸雷滚滚,大雨如泼。这愈发让我对找到住宿充满了信心。
雨停了,骑车往东,快到城东地段,放慢速度找宾馆,看到第一家推门进去,问老板,没有核算能不能住一晚?老板说,你这么晚、下大雨、骑着车还在外面跑?太危险了。我说,是啊,还骑得受伤了,你行行好,收留我把。老板说,那如果问起来,你明天早上就去做核算啊。我说那是肯定。于是,免登记入住。老板特意安排顶层最靠里房间,嘱咐有人敲门不要开。
我倒是不相信还有冒雨查核酸的,安心洗漱,躺卧回味着今天有惊无险、甚至有些荒唐的经历,一夜睡得很香。
9月1日
早6点起床,退房,老板还在睡觉,说也不需要这么早。我说早一点,免得给你添麻烦。老板说也不麻烦,不是收你钱了吗?我说,不一样,这个时候可是有钱都没人收啊。老板说,是的,罚了两家,8万-15万,这不算,还停业整顿,那就太惨了。
告辞老板,晨曦中沿武修线往太阳升镇骑行。
原本计划是经四都镇、船滩镇到上汤乡,走乡道,昨晚高德导航给出了走武修线经太阳升镇到船滩的路线,以为这条线属于旅游公路,比乡道好走些,就改成今天这个线路。结果表明,对骑行来说,还是走乡道更好些,因为这条路上车流很大,货车很多。
大约7点半左右到了太阳升镇,左拐进入跟上长乡道平行的一条乡道,往北是船滩镇。这段路在修路,路面不算好,对山地车好无问题。
本帖最后由 鲁朗2007 于 2021-9-5 21:47 编辑

8点半左右到船滩镇,买了水果和水,看到了第一个标有九宫山的路牌。路牌显示离九宫山还有32公里。进入江西,先后碰到港口镇、船滩镇,貌似跟航运有关,但看沿路河流水量,历史上不至于有发达的水运,不知这地名由来,也懒得查阅了。
9点半左右到上汤乡,这里也叫“温泉之乡”,很多泡温泉的门面,都关门歇业,估计冬天会好。此地离九宫山还有23公里。
然后就开始正式爬坡了。此地海拔150米,云中湖海拔1300米。不怕笑话,到这会我对今天能不能完成登顶九宫山还是没有完全把握。原本担心最多的腰腿看来还好,最大的麻烦是高温加日晒。
今天修水预报的温度还是37度。在1000米以下,这个温度变化不大,相反无风时山谷里格外闷热。气温高是一个方面,太阳的暴晒似乎更无法忍受。我不知是皮肤变嫩,还是不能吃苦了,竟然觉得背部给晒得生疼。在这样的环境下,爬路面很破碎的上坡,我很快就有心无力了。
大约11点,只爬升不到200米,我很狼狈地推车到一个山坡半腰,不想动了。我已经把船滩买的两瓶水快喝完了,备用水仅有一瓶。我感觉坚持下去,恐怕要中暑。这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此地一面是绝壁,一面是悬崖,无处遮阴,见旁边正好有一座小水电站,便不顾电站大门挂着闲人免进的警示,推车进去,停在树林里。
我想过去打个招呼,但机房没人,就回树荫休息,并盘存一下此时我的物力、体力还有意志力。总的结果是库存都略有亏空,但关键是外围环境不好,太TMD晒了,太TMD热了。

叶茨水电站
正在发愣,有人走过来,我还没解释完,那人就说没事没事,这么热的天是不能活动。两人闲聊,知道这座水电是私人经营,一年收入也有百万之多,怪不得千山万水都在拦河造坝,都是为利而来。他知道我要到九宫山,有些惊讶,说那你还没有开始爬山呢。往上还有一段平缓的路,后面十几公里才是难。他小时候经常徒步到山顶卖点山货,当天往返,很累的。他还告诉我上面还有人家住,但没有小超市之类的商店,如果需要水,可以到他那烧开水。
这位好心兄弟的话信息量很大,一方面坚定了我绝不后退的决心,大不了像他卖山货一样徒步上山。一方面需要尽可能补充饮水。于是也就不客气到他机房里把两个瓶子加满。等拿水回到树林,发现天空有云层并且把太阳给遮住了,四周立即变得阴凉。此时大概中午12点左右。我感叹运气好转,立即推车出门,准备趁阴凉赶路。
途中有几家农家,似乎无人居住,唯一一家门开着,有个婆婆在那忙活。下车问婆婆有没有水喝,凉水最好。婆婆说,有泉水。我连忙下车,把剩下的一大半瓶水几口喝干,重新灌满泉水。此时我的信心重新树立起来。要知道,此前在爬这个坡时,我脑子里曾经闪过一个景象;调头,一路下坡,风驰电掣……
到两点半左右,进入全程爬坡路段,看地图到云中湖还有12公里。此时风云大变,太阳忽然没了,原本白亮的四周忽然被云雾笼罩,刚才的酷热忽然变成了凉爽。我抖擞精神,驱车爬山,但发现速度还是那样慢,呼吸还是那样急。我意识到,不是太阳可恨,是你自己不行。
大概三点左右路过九宫山景区售票处。门口无人,栏杆高抬。我本来就一路觉得,九宫山尽管地处鄂赣交界,但似乎山南侧的修水跟这个景区没什么关系。这与当前旅游经济火爆的形势大不相符。实际上,九宫山的旅游开发的确很失败。谁还对九宫山感兴趣?谁还知道九宫山呢?这里面原因很多,包括在到山顶后的经历也证明人为因素居多,但这不是咱们操心的事。我是来骑行的,不是旅游的。
继续往上爬。现在不热了,甚至有点冷了。不光有风,还飘起雨点。看着满山云雾,我开始做最坏打算,在地图上搜了几家云中湖附近的酒店电话。万一遇到大雨,或者实在骑不动了,只好厚脸皮求人来捡了。同时边骑边留心附近可以避雨避风的地方,预备突发天气。
九宫山南侧这条路,路面不是土路,但破损、碎石很多,上坡没有问题,但下坡放飞是绝对不行的。好在车辆稀少,一路只遇到三四辆车,有台车错过后,听到车内有人尖叫,有个骑自行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