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Sierra Trail 美图分享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谢谢啦!非常经典的Sequoia/King's Canyon 国王谷国家公园的ancient bristlecone pine大松树。算是南加州识别率很高的地貌了。慢慢往北就是Yosemite优胜美地公园的巨大花岗岩地貌。
哥们看到你在问有关shakedry的问题。透气很好很好很好 这个真没得说。耐久度来看我的目前没有破。和我偶遇的一个长距离徒步美国哥们的同款也没有破。这个真的和你的(1)使用习惯和(2)环境有关。(1)我本人是很爱惜装备 走路不会无缘无故撞树的 很多时候我的装备还99新 朋友同时间买的东西都莫名其妙有破洞了。而且我也比较轻量化了 包最重(包括一个1kg 防熊罐头,8天食物和2L水)一般不会超过15kg。大多是是10kg左右 (2)我只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用这件shakedry。雨衣我有一件beta SL 20D/40D 一件早期的薄的shakedry(montbell 和gore自家有后期故意给徒步出的重一点的版本)。用途分的很开 去雪山要和岩石摩擦就用beta。平时在维护的很好的国家徒步路线上就用shakedry。加州着一年就下那么几次雨 而且温度一般也不是太低。下雨也是半个小时暴雨/冰雹之类的。所以雨衣不是专门100%完全用来防水的,同时最好要兼具风衣的透气(shakedry),或者“雪衣”的耐操(beta)。而且我也有防嗮的雨伞所以就算这个衣服破了也不是啥大问题。
你还是要看看你的预计使用环境和钱包厚度。。。如果这个是你唯一打算投资用的一件雨衣 那就算了。。比这个价位低的 packlite plus 或者三层的gore的 cknit 啥的都更有性价比) 如果只能有一件还是要有一个很耐操的可以信任的雨衣。如果你已经有一个耐操厚实的雨衣,也有闲钱想要一个透气的玩玩,而且还很爱惜装备,而且就算这个雨衣在野外破了不会伤及性命的话,可以搞一件。高价格,高性能,低耐用度注定就是一个很小众的产品,不会适用所有人。
国内shakedry都这么便宜吗哈哈 可以可以。我模糊记得shakedry 2015年底刚出来的时候也是轰动一时。北面和鸟两家最先拿到的面料。北面在12周之内就设计定稿量产了第一件hyperair(往常的设计量产周期是18个月。。。。)你可以从北面的速度看出这还是很激动人心的一个面料。在东海岸稍稍有些降雨的波士顿的很多跑者都很喜欢穿这个hyperair 在雨里跑步。一个徒步的哥们带着这件hyperair从墨西哥一路走到了加拿大没有破一个洞。不过也有很多人说莫名其妙的就破了。耐用度的评价也是层次不齐。这类雨中跑步衣服一般都是没有额外拉链,没有口袋 UL到了极致。用的是早期的薄的shakedry面料(我的norvan sl 也是这个薄面料)。我个人穿着这个在加州难得下雨的时候跑步了。没有任何透气问题。
后来montbell 的peakdry 和Gore 自家开始用一个厚一点的shakedry。这是一个厚一点版本的评测。评测的人算是徒步业界泰斗 马拉松可以跑到2小时半以内的超人。。常年在北美带队做一些人去的少的野路子。可以看看当个乐子。 https://andrewskurka.com/review-gore-wear-h5-gore-tex-shakedry-jacket/
columbia的outdry也用的类似的技术(裸露防水涂层)不过貌似是透气没有shakedry好而且重量和普通雨衣差别不太了。我本人当时是狂热UL粉丝所以没太仔细研究。注意一下columbia 不是个啥厉害的牌子但是国内好像炒的很热。入手要谨慎。。
shakedry 要停产了。80,000 以上的透气(越高越好 普通的面料在20,000 到 30,000左右. Gore 的入门2层paclite plus 和 WINDSTOPPER 在 45,000左右),或者RET < 4 (越低越好 Gore 的入门2层paclite plus <6). 不过shakedry生产的环境污染太大了。Gore 已经出了后继的环保产品 RET < 13 应该是不太透气。。。。。
其实透风一般用CFM作为单位。 透气用MVTR 和 RET作为单位。绝大多数透气的雨衣是完全不透风的。CFM和MVTR的测试方式类似 都是看单位时间多少气/水蒸汽穿过了一个单位面积的面料。所以都是越大越透气。 RET 稍有不同是用了一个被保持恒温的金属板子 然后测试水蒸气蒸发的时候带来的热量流失阻力。越小阻力说明蒸发约通畅 就约透气。
我和几个朋友买了一点shakedry trail 版本囤起来了。这个版本比我之前用的普通版要厚实一些。里面有一个小小的linner 听说是啥gore active材料做的。我还没细看。montbell 日本还有些peak dry雨衣也用的这个加厚版。现在玩自行车的人好像也是在囤着最后一批普通款的shakedry。
这个shakedry加厚款日常穿还是不太建议,毕竟还是裸露防水涂层,绝对没有任何有表面保护面料的衣服来的结实。而且我很难想象你日常的走路会需要这个级别的透气。我们很多买来都是囤起来等到去越野跑100km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 或者200km 300km的大徒步旅行的时候。平时我还是在穿一个5年的beta系列。现在原厂的防水涂层全没了。我就每年自己重新上这个涂层。要不然的话很快表面的材料就完全湿透然后内部就开始结露了。
现在看趋势是始祖鸟开始出goretex 3层的衣服 然后表面的保护面料改成了13D (比如最新的norvan 系列,后shakedry 时代的策略就是用gore 系列里最透气的传统面料+最轻薄的保护材料)。这个产品和shakedry 的加厚款的重量相当。透气肯定是要差一些,而且依然是表面材料湿透之后就没有透气可言了。不过这个半定制的13D和之前的徒步系列Zeta的20D, beta的40D, alpha的100D 比较还是有很可观的减重的。
Gore 自己推出的那个基本上不透气的环保材料真不知道会去哪里。。 反正我不会考虑。
至于啥衣服有。我目前就知道montbell 日本的peak dry 和gore 自家的gorewear C7 trail hoody。 我人在美国就没有海外搞montbell了。我半价买了一个gorewear C7 trail hoody 这是他们2022款现在在清仓。。。原价300, 现在150美金。的确不便宜但是也很值了。
咱们要不加个微信吧,这样聊的太麻烦了。。。johnsonchenze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