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君山春申旧封,寻访黄歇墓,游览东岳庙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zhb001
2022-1-14 17:18
正序浏览
23987人浏览
感谢楼主分享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旅途,期待看到楼主更多的好帖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5 21:59 编辑
最后一幢高大的建筑是斗姥宫。
走进去,正中供奉的是一尊斗姥像,她是道教崇拜的女神,据传她是北斗众星的母亲,原来是周御王的妃子,被称为紫光夫人。身后的高台上,则是妃子装扮的塑像,不知道是不是成神前的斗姥。
这里还供奉着
“
福
、
禄
、
寿
”
三
位
神仙
。
福禄寿三星是起源于汉族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福星,禄星,寿星,古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信仰,他们在汉族民间的影响力颇大,福禄寿三神仙成为汉族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明朝以后,汉族民间常把寿星与福、禄二星结合起来祭祀,合称福、禄、寿,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三个福神,作为汉族民间吉祥如意象征,故汉族民间祝寿时,常在正屋面墙上悬挂福、禄、寿的中堂两侧面寿联为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个小殿的门上有个
“金库宝藏”,不知里面是干什么的?可能是财神殿吧。
从古庙出来,忍不住有点感慨。曾经的辉煌,到底是不再了啊,如今信佛者众,相形之下,道教似乎没落了。
走到这里发现有个“武庙”,门没有开,我想大概是个小关帝庙吧?!白墙黛瓦之上的一群鸽子挺惹人喜爱的。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5 21:52 编辑
古庙的主殿是岱岳殿,正中当然是东岳大帝。他是道教正神泰山神,虽是大帝,却显得不那么威严,很平常的样子,挺亲民的。
大殿的两侧各执
“回避、肃静”两块巡牌,更使殿堂显得肃穆、威严。
东岳大帝神坛的后面是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生动地描绘了
东岳大帝
出巡和返回的壮观场面
。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5 21:39 编辑
过了牌坊,在
主殿前有一片比较空旷的广场
。
厢房是一字排开的殿宇,一侧是城隍殿、雷祖殿、财神殿、文昌殿,殿门紧闭,无法参观。
原有四棵银杏古树,现仅存三棵
。
岱岳殿前的这棵古银杏树,枝叶繁茂。
一边是为纪念黄歇的碑刻
“万代瞻仰”,想必这里就是黄歇墓穴的旧址吧。另一侧是“重建君山庙门记”,刻字已经有些模糊,可能并非近代作品。
前面重建的岱岳殿为翘角结构,重檐之间悬康熙御笔
“岱岳殿”金匾,正殿大门外正上方又悬“宗岳昭贶”红底金字横匾一块,充分显示出东岳大帝圣恩浩荡的神威。
殿门外两侧抱柱又悬乾隆所题
“青社开封峙者宗山称岳长,苍精降德圣惟产物与天齐”楹联一副,以颂扬东岳大帝恩布四海,泽被万方的巍巍功德,体现“帝出乎震,人生于寅”的传统观念。整个殿堂画栋雕梁,显得十分威严圣洁。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5 20:46 编辑
从山上下来,我又来到东岳庙。
原东岳庙主供道教
正神
——泰山神,即东岳大帝。因江阴是“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车舟之会”的交通枢纽,而君山又为一邑之主山,故古人建立“东岳行宫”于此,奉礼东岳大帝。站在庙前,
引人入胜的是东岳庙的山门,为重檐歇山顶。上檐四角塑饰了八仙飘逸的神态,显示出道家得道成仙的境界。下檐四角纹塑了四大天将,巡视四方,突显出庙宇为正法之地。康熙御题
“东岳庙”及“君山古庙”
二块金匾高悬于山门之上,使山门更显得巍峨壮观。山门为三洞式,三个门洞分别象征着天神、地祇、人鬼
“三界”,步入山门便是跳出三界了,故山门内上方有“宏仁锡福”金匾。
江阴东岳庙位于君山西麓,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
(238-251),虽遭屡次毁损,但屡毁屡建。民国期间,江阴战乱仍频,东岳庙遭兵燹逐步式微。解放初,道士自行转业,许多道士因有音乐之长而改为剧团伴奏员。1951年毁东岳庙偶像,先后改作春申中学校舍和民宅。1999年8月,组建君山东岳道观筹建小组,恢复道教活动。东岳庙经修缮和局部重建,面目一新。
史传明太祖朱元璋挂帅击败张士诚凯旋
曾带领文武群臣专程到君山东岳庙朝觐东岳大帝
后并于庙前敕建
“龙飞驻跸”牌坊一座。
牌坊门上有“东岳圣境”石额,左右门上有“钟灵”、“毓秀”字样,令人回味无穷
。
站在
牌坊下,再回头看山门,二层屋檐下悬着
“天下归仁”的匾额,两层屋檐都有神仙雕塑。不饰彩,不涂漆,反倒让人觉得大首至简。
牌坊背面
正门上又刻有
“岱岳声灵”四字,左右为“仰高”、“见大”两掖门。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4 22:39 编辑
君山西麓有东岳庙,相传其庙下有春申君墓。据《清江文集》载
:“盖江阴以楚封春申君黄歇之地,山由是得名,而君山则歇之墓,宴在焉。”现存春申君黄歇墓,被列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之所以对春申君黄歇墓感兴趣,是因为来自淮南的我,曾到过位于淮南赖山集的春申君黄歇的墓。见贴子《自驾赖山集,走访清真寺,凭吊春申君墓》,作者:因心一牛
https://bbs.8264.com/thread-5586181-1-1.html
到江阴后得知这里也有一个春申君
黄歇
墓
,
一向对人文历史感兴趣的我,肯定是要来看看的。网上一查才知道全国竟有
13个地方都传
是春申君黄歇墓葬,
遍及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四川、江苏、河南七个省区。能跟黄歇生平挂上勾,扯得上联系的这些地方,都争先恐后要把黄歇这棵大树植根于本地。
当然
说
在
安徽
比较
靠谱些,是因为安徽的寿春是楚郢最后的国都,也是春申君荆门遭劫被砍了脑袋的地方。
公元前
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
江阴春申君黄歇墓,
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清乾隆初,知县蔡澍立
“楚春申君黄歇之墓”墓碑于黄歇墓旁,
碑铭文
“春申君死后,民无不思恩怀惠,至楚都求尸不得,乃葬其衣冠”,表明此处系衣冠冢,而并非是黄歇真身墓。
“文化大革命”中墓碑失散,不知所终。2008至2009年,江阴市政府进行了黄歇墓的恢复工作
。
江阴春申君黄歇墓,
1985年10月
获授江阴市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申君黄歇墓文保碑背后的说明
。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4 22:58 编辑
沿着
罗汉壁旁
幽静的山道拾级而上,两边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半山有一亭翼然,名松风亭,始建于宋代。松风亭
六角三层,黄瓦翘檐,
来到松风亭前,感觉
上面的
告示非常不雅,有违江阴这个文明城市。
继续上行
,
竟然在山项看到了炮台。
查资料,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一年,江阴驻军将山顶的玄天宫及望江楼拆毁。
1947年,
抗战后国民党军队
在此构筑炮台两座,
隶属于黄山炮台管理
,
与江边黄山互为犄角,为军事必争之地。现在君山山顶仅存炮台遗址两处。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4 19:06 编辑
罗汉壁中间隆起,形成了至高点,从低浮雕、高浮雕过渡到圆雕。圆雕的部分,就是著名的十八罗汉,这十八位如今已经成了各大寺庙的标配。
“五百罗汉照壁”,长六十米,高度约在四米左右,共刻了五百罗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4 19:00 编辑
宋代时,有江阴乾明院的僧人从经纶中采集自造,编制了五百罗汉的姓名,并勒石《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南宋时工部员外郎高道素刻制了《江阴军乾明院五百十八阿罗汉图录》,从此五百罗汉的尊号和图像才有了明确的规格。此后全国各地凡寺庙建五百罗汉堂,多以此处为列名、塑像的范本。
在
500罗汉群雕前,又用巨石重刻“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与群雕相得益彰,堪称佛教文化的“双壁”。
“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背面是重新恢复碑记。
宋代,江阴乾明院(即乾明广福禅寺)的僧人从许多经论中采集和自造,编制了五百罗汉的的名号,并勒石建
“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置于乾明院内。清代,乾明禅院毁于兵灾,原碑亦不复存在,碑文收在《嘉兴续藏》第四十三函中。一代鸿儒缪荃孙,利用充当将军崇文勤等幕僚的机会,广泛搜求金石拓片,还返回江阴访碑,在乾明广福禅寺的瓦砾堆中寻到了被战火毁坏的“南宋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碑石十余块,当即请人一一拓下,从而保存了源于江阴的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回复
因心一牛
1月1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9 21:16 编辑
君山公园的边门,现在是免费开放的。
走进君山公园,里面树木葱茏
,草地
茂盛,中间是若大的石铺广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
广场的尽头,远远可以
国内最大的
花岗石
罗汉群雕石刻
“五百罗汉照壁”
。
别看君山的海拔只有区区七十来米,可是这座罗汉壁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苏州西园寺以五百罗汉雕塑著称,可是自古就有
“五百罗汉名号”源自江阴一说,可见江阴的五百罗汉,应该早于
苏州
西园寺。不过相比较于
苏州
西园寺的香火鼎盛,这里却只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树木茂密的山上,高
高的塔楼就是正在兴建中的隔壁君山寺的圆通阁。
自古以来,君山就是儒、道、释三教并存的福地,如今君山山麓还有君山寺和君山古庙,
历来是佛教、道教、基督教三教和谐并存之福地。
回复
精选推荐
五一习水坪河秘境穿越
喀斯喀特峰100英里越野赛图记
五月的最美的草原喀拉峻
骑游宁波踏春赏玩
比山更高虚构歪曲的主观意图
环若尔寨忘忧谷之行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