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天,如何进一步提高有杆帐篷的抗风性能的两个小方法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在户外露营的时候经常可能遇到恶劣天气,通常大家采取的方式无外乎用风绳辅助固定帐篷、用石头等重物压住帐篷等,但是我们在网上却经常能看到即便是这么做了,帐篷也被大风给干到崩溃的各种小视频,那怎么做才能进一步提高帐篷的抗风性能呢?
我们先分析下有杆帐篷是如何抗风的。帐篷搭好后,起风时风会着力在帐篷的布面上,布面受力引起帐杆的形变,当形变超过一定程度后帐杆就可能会折断从(通常以迎风面的帐杆破裂居多),帐杆的断口又会划破面料,帐篷被吹垮大多始于帐杆的崩溃。既然如此,要提升有杆帐篷的抗风性,就要减小帐杆的形变。

我自己常用的提升抗风性的方法主要是以下两种:
1、支撑帐杆:在风力来袭的时候,在风力反方向对弯曲的帐杆用身体或其他物件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帐杆过度形变;
2、提起帐杆:运用手杖或其他物件,从风力来袭的上方提起弯曲的帐杆,减小帐杆被吹弯的程度;
两种方法均行之有效,我都用过多次,因为第一种更为简单,所以我用得更多一点,以2021年五一秦岭南北穿越为例,在拔仙——到大文公路段赶上大风天,瞬间风力最大的时候超过八级,竟然把我这个体重170斤,负重30多斤,总重200斤出头的人直接给吹到路基下面。有几处路段风大到无法行走只能原地下蹲。到了大文公庙扎营,风力在6-8级左右并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在室外行走站立都很困难。我用的是三峰太极双人帐,搭建时我把地钉全部打满并深深砸入地下,还搬来七八块十几斤重的石头加固钉风绳,饶是如此,刚扎好帐篷强风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直接把帐篷的迎风面拍到了地面,帐杆弯成了S状,帐内背包轮廓清晰可见,当时就把我吓了一大跳,幸好没坏。我赶紧钻进帐篷,把背包里面的寝具和食物拿出后,将背包重新打好,然后把它顶在帐篷的迎风面后方,用拼帐的朋友的背包顶住另外一根杆。当晚妖风不断,听到周围好些朋友的帐篷都被吹垮后搬进大文公住宿点。我的太极帐篷在大风中被吹得哗啦作响,像是海涛中的小舟晃动不断,很影响睡眠,风太大,好几次把支撑的背包都给吹偏,我只能用头或者身体抵在背包上,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了背包的支撑,帐杆变形弧度并不大,不用担心帐杆被吹断。第二天早上凌晨出去看了看,前晚有十四五个帐篷,到早上只剩下了六七顶还在风中摇晃,这足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

第二种方法我用得很少,但是效果也是不错的。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即便帐杆处拉上了风绳,但是大风来临的时候,帐杆也一样会变形,原因在于风绳的一端固定在地面,风绳相当于圆的半径,在半径内,帐杆都可以随意变形,风绳起不了支撑的作用。而用提的方式,风绳一端是从上方把帐杆提起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形变,比从地面牵引帐杆稳定得多。这种方式会相对麻烦一点,一方面需要更长的风绳进行牵引,另一方面需要提前预判风向,如果是乱风,还需要多两支手杖辅助支撑,第三如果是人多的地方露营,手杖在帐篷外需要考虑是否会被顺手牵羊的问题。

两个简单的方法,抛砖引玉,如果大家有其他的方法,欢迎留言交流

感觉你在说我肉多......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2-2-9 14:16 编辑

文中的方法只针对有杆帐篷,不适合塔帐,本文标题我还特地提到了是有杆帐篷。
背包不是放侧面,而是立着放角落,徒步露营帐篷通常高度在90-105公分,而徒步背包即便是空包状态,35升左右高度也差不多至少50多公分,60多升的包更是差不多60多70公分的高度,如果把包撑起来,高度还会更高,何至于你所说的快压倒了才碰得到包?看看通常背包的打包尺寸吧:
上图是卖得很火的小鹰背包的尺寸
上图是多特背包的高度尺寸

以我前文提到的大文公庙露营为例,我背的神农TF50背包,重新打包后背包高度超过帐篷的一多半,风力稍大一点,帐杆就被背包顶住了,哪有什么贴近地面才能支撑?


我是把包放在内帐里面的帐杆下面

一个飞溪4个人!!!

手杖也是用风绳进行固定,手杖仗尖向下插入土里,手杖握把缠绳,另外一头固定在土里,如果感觉不稳,再加风绳,参考天幕的帐杆运用。之所以我这种方法用得很少,就是觉着相对麻烦一点,但是使用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补充一点,这种方法适合于风向比较固定的营地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2-2-9 19:31 编辑

空包也一样有用,即便拿出寝具和当晚需要吃的食物之后,还会有衣服、杂物等东西在里面,把背包压缩后重新打包,依然有效,哪怕是完全的空包,收紧之后,它的高度也是足够的,再加上身体的辅助支撑,毫无问题,参考我原文中的描述

你试试拿一根棍子倾斜着一头放地上,用一根风绳从地面牵引住棍子中段,棍子会很轻松倒向地面;同样是这根棍子倾斜着一头放地上,拿一根绳子从上方提着这根棍,你看看会不会倒

哎,你跟我说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回头你自己大风天多试试吧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2-2-12 00:36 编辑

你再仔细看看我原话吧,截图里第一段红线,我的观点很清楚:用手杖等物体作为辅助,对帐杆施加向上提的力量比从地面拉风绳固定能更有效降低帐杆的变形程度,而你的观点是沿着帐杆多拉风绳增加整体抗风性,所以我说你跟我说的根本不是同一回事。你说打满风绳增加稳定性,这是是绝大多数户外爱好者大风下都会采取的常规操作,我完全认可,你仔细看看我原话截图第二段红线文字说得很清楚,乱风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可以额外增加两根手杖进行支撑,这难道不是为了增加整体稳定性?

至于带不带四根手杖的问题,有人拼帐的时候两个人不就有四根手杖了?满足使用某种方法的条件你就用,不满足条件,那就用别的方法,有时甚至可能是多种方法共同运用,比如风大的时候,可以同时采用像你说的那样拉满风绳,拿石头固定帐篷几个角、借助手杖辅助支撑,用背包顶住帐杆。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根据环境、个人习惯和装备情况酌情选择就行。就个人而言这两种方法在露营中我都实际采用过,确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斗胆揣测你可能没有尝试过这种方法,所以我才建议让你实际尝试下才知道究竟是不是有效,或者说是否适合你自己。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