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遗失的美好~藏地秘境九色甘南行(十)甘加秘境(完)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生命短暂,要微笑着面对生活,

抛开不快,知足常乐。

你对生活简单,

生活就会对你简单,

或许前路会是你想不到的一帆风顺。

甘南州夏河县,因为拥有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而声望在外,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拉卜楞寺熠熠光华的草原深处,夏河保存着甘南州境内最为完整、最具神秘色彩的神迹之地——甘加秘境。

PS:汉唐时代,甘加地区被称为汉藏经济的交流要塞。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在茶马互市上,甘加地区的游牧民用他们的河曲马、甘加羊及其皮革等农牧产品,与汉族的同胞交换丝绸、盐和茶叶等生活用品。随着丝绸之路的昌盛,甘加地区一度成为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东到中原,西达印度"的南丝绸之路也曾在秘境内的达里加大峡谷留下车辙。

而从历史上的地缘关系角度看,甘加秘境所在的安多藏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正处在''东进内地,西通藏卫,南达川康,北给青海''"扼四省之咽喉"的重要位置,这使得甘加的文化发展也更为复杂。安史之乱时期,吐蕃乘虚而入,夏河地区为吐蕃所占领,虽然只有短短的百余年,却从农耕畜牧、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方面为甘加地区带来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蒙古族、回族及撒拉族的先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与交流,逐步形成独特的甘加文化。

告别拉卜楞寺后过夏河县城,然后走同夏公路,穿过26公里秋草如金的草原公路之后,就到了集合古城、寺院、村落、草甸、峡谷、溶洞、河流、牧场等多元景致为一体的甘加,这里游人稀少,村落寂寥。

白石崖、八角城、佐海寺、圣水泉、法螺顶、天石滩、佛光洞、大溪峡谷、云端牧场……大自然用神的手法塑造了瑰丽神奇的景观,将它们安放在被神灵庇佑着的甘加大地,千百年来静默繁华交替变幻,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安和,草原深处,只有自然界本来的声响在律动,只有苍穹之上的佛语在回旋,这样的宁静和芬芳让甘加拥有着不同于别处的神迹气质。

上了垭口后就看见远远的一方屏障扑面而来,从垭口急速下降前行15公里就到了甘加镇,镇口加油站把油补满,加油的小哥对我的车很喜欢,说这个款配这个色很漂亮,哈哈。

镇口甘加秘境牌子拍一张,走右边路进去一百米再右拐水泥路前行5公里,就到八角古城了,先路过一个露营地,开上去随拍几张。

十几公里的环线回到甘加镇出来,在赛母措服务站方便下,拍几张湖景。

然后就开始返程了,其时是10.6日下午5点左右,距离大合肥1865公里,我和天外来客车的几人决定连夜往回赶,漫步同随缘车晚上到甘谷县住宿的,没来甘加秘境的三车已在返程路上了(麦兜一车已经在返程路上了,平淡姐一车到天水市住宿,看看麦积山石窟,冬冬一车到西安住宿然后兵马俑)。回到夏河县城,往东近30公里山路到王格尔塘镇上临合高速,过临夏市后转兰海高速,再走连霍高速,过西安一路往东,又是安徽境内堵车,回到大合肥已是10.7日下午四点了,七天七夜,整个行程4210公里,穿越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甘肃6省,至此九色甘南行结束。

后记:匆匆走过九色甘南,身虽远,心还在。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圣洁的雪山,绵延无尽青青的草原,风中挂满经幡的玛尼堆,虔诚叩拜的信徒......永远留在记忆中,有缘再会!

驴行户外,一直在路上!

户外纯属兴趣爱好,希望有一天能走遍神州大地。有空时我会慢慢记下现在以及过往的驴行历程同大家分享,也许偶尔会发发牢骚。喜欢的识别下面二维码关注,微信好友也可点击标题下蓝色字“随风印迹”关注。驴行路上有你更精彩!



这个季节只看见金黄,没有姹紫嫣红的野花,偶尔看见几丛干枯的狼毒花挺立。但这黄中带金的色彩,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形成极致的色彩画面,天地相融,充满活力,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起来。

甘加草原

过了白石崖,继续往前翻过垭口后,又是一大片草原扑面而来,这是甘加草原中心地带,周围群山环绕,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每年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好似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鲜花盛开,繁花似锦。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央曲河和央拉河蜿转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