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南到东北那疙瘩 五千公里乐在骑中(全文完)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云南骑乐无穷
2022-12-1 12:14
倒序浏览
43761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云南
骑乐无穷 于 2022-12-21 10:57 编辑
我们自去年骑游中原、西部、西北部分地区后,今年又成功地
骑行
了黔北、
重庆
、长江三峡、东南、江南各省、市,从苏北沿黄海海岸穿越
山东
半岛,跨过渤海海峡,在辽东半岛踏上大东北土地,溜达了一下东北三省。接着回程
锦州
直奔渤海湾,由山海关回到关内,在老龙头万里长城的起点处把一切归零。然后辗转骑到最后一站——
天津
,结束5380公里的骑旅,坐上火车回
昆明
。
此行经过16个省市,历时84天,有的地方骑行时间长些,有些地方仅仅只是路过,行色匆匆走马观花,就这样,也让我们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无论南方北方、乡村城市、山区平原、大江大海,无一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路上虽然南方的阴雨、东北的骄阳、一些地方的水土不服,让我们感到行程的艰难,但每一天的骑行,我们都在快乐中度过。
这趟远行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从开始骑行的那天起,每一天都在回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千奇百怪,有些重复率特别高。比如:你们哪里人?从哪里来?奔哪儿去?走了几天?多大年纪?两公婆?等等。这只是一般的问题,遇到更好奇的问:就你俩?带不带
帐篷
?晚上住哪儿?你们的车多少钱一辆?车坏了怎么办?遇到一些喜爱骑行的,问题就专业一些:你们一天骑多少公里?多长时间?去过哪些地方?最烦的是遇到那些特别爱刨根问底的,专问你们一天花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这使我们很为难,不回答吗显得不礼貌,回答吗又涉及隐私,说实在这个问题我们更愿意在车友之间交流,毕竟可以给车友们做个参考。现在骑行结束,我可以直言不讳的告诉大家,此行我们两人一共花了12000余元(含天津到昆明的回程费用),其中:车船费、
自行车
托运费3500余元;食宿费7600元;其它类1000余元。
此趟骑行共分为8个阶段:
1,昆明——重庆(第1页)
2,重庆——
宜昌
(第2页)
3,宜昌——瑞金(第3页)
4,瑞金——
龙岩
(第4页)
5,龙岩——
上海
(第4页)
6,上海——
烟台
(
第4页
)
7,烟台——
大连
——
哈尔滨
(第5页)
8,哈尔滨——天津(第6页)
还是那句老话,
游记有点长,
不必全部看完,捡自己喜欢的看,我们乐在骑中,希望你也乐在其中。
做了一个路线图,不好意思,老夫色弱,把蓝线标为紫线,抱歉啦!
回复
云南骑乐无穷
12月1日
行前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做功课,观看了全国各地自行车论坛车友们的游记,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许多信息,但今年谷歌不是太给力,经常掉线,致使部分路线里程出现误差,幸好带有GPS及时纠正了差错,所以总体来讲基本按照计划走完全程。
第一阶段:昆明——贵阳——重庆
看点:贵阳市风貌、息烽集中营旧址、乌江渡、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七十二拐、百里花海、东溪古镇、重庆风貌。
3月23日坐上1258次列车到贵阳,车票83元/人,自行车托运费38元/辆。不是旅游旺季旅客不多。
列车在红果站换了车头,我们由正坐改为反坐。红果出去一路钻洞,贵州的山既不像云南山那样大片,也不像广西山那样小巧,而是底座很大的一个个独立的山头,其间散布着峡谷、山沟、田地。城镇房屋插针式的盖在山脚沟旁,应了那句“地无三里平”的老话。
沿路常有小站的值班站长站在盛开的桃花树下接送列车,向旅客行注目礼,这一幕很感人,可惜车速快拍不下来。
晚点很多,六点半到贵阳天已黑了,扛着我们的行囊去中铁快运部取车。这趟出行经过南北两地,所以比以往多准备了些行装,添置了一些装备,致使这身行头太像农民工了,不管啦,农民工就农民工吧,反正大家都晓得我。
没想到住在了贵阳小吃一条街旁,琳琅满目的各式小吃诱得我们辘辘的饥肠更辘辘了。
捡没有吃过的“烙锅”尝尝。原来烙锅是把点好的菜炒好,再倒入烙锅里“烙”着慢慢吃,类似火锅,但没有汤,起个保温作用。
昆明连续3个月没下雨,贵阳却阴雨绵绵,今天意外是个好天气。我们今天要开始第一天的骑行,好天气兆头不错。
先在贵阳市里浏览市容,一个干净、清爽、新崭崭的城市,不像目前的昆明灰飞烟灭到处在搞拆迁。贵阳市最有特点的是高楼和小山包的尖峰比肩而立,不知山高还是楼高?或者“一兄更比一兄高”。
还是楼高,半截插在天里头。
建于明代的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它坐落在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小楼上下三层,朱梁碧瓦,白石为栏,层层收进。南明河从楼前流过,四周水光山色美不胜收,所以取名“甲秀”。
如此美景怎不留下靓影,何况是骑行第一天。
历代文人墨客对甲秀楼题咏甚多,其中清人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脍炙人口。
有兴趣的车友不妨细细读来,说是比咱们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
贵阳市容好是好,就是交通标示较欠缺且不够规范,让人绕得晕;另外没有非机动车道,各种车辆挤做一堆,路人告知去息烽要去到一个叫“三桥”的地方,才能找到210国道。“三桥”之难找超出想象,我们出贵阳城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年出北京城都没有这么费力。
更好笑的是,当我们骑到扎佐镇休息时,一辆“贵A”开过来,问我“回贵阳怎么走?” 我晕……
贵州的公路最有特点的是在急弯陡坡地段,地面都刷成红绿两色,加上中间的黄线,两边白色的路肩,还有黑色的柏油,形成五彩缤纷的路段,老伴取名叫五彩路,这种五彩路在全国绝无仅有。
路是彩色的,行者也是彩色的,这样的骑行充满色彩,非常惬意。
贵阳至息烽路上风景一般,夕阳下的群山和飞驰的列车浑然一体。
傍晚时分,远远的就看见对面山上好几座碉楼,开初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息烽集中营,只当做一般的风景,过去后看见高高的铁丝网围墙,才知道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息烽集中营。
集中营大门
门岗
牢房
办公室
礼堂
不要以为息烽集中营就是这样花园式的场所,其实很恐怖的地方我没拍到,因为即将下班了,很多地方进不去拍,我只是拍了个外围。
贵阳到遵义的路上,邻人费解的是,唯一只见到一个指向息烽的指路牌,不会是个迷吧?息烽息烽,熄灭的烽火,也许这是在历史上的缘故,细想起来,所以路牌就少了。
在息烽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往遵义赶。
原来息烽县城坐落在山坳里,所以今天一出发就爬坡,而且是“馒头坡”、“花卷坡”,为此我和老伴还争论了一番。原先老伴取名为马鞍坡,我说要是像马鞍就舒服了,你看这坡的形状完全和馒头状一样,叫馒头坡更贴切些。
这贵州的坡不像云南的的坡那样长而绵延,一上一下几十公里,上坡扳命下坡痛快。贵州这样的坡大都上下十来米或百十米,坡度陡得厉害,下坡正痛快着马上又要上坡了,而且是比昆明宝珠寺的坡要多出两个级别的那种,就像馒头花卷的那个起伏度,所以得不断的来回重复变速,几个回合下来很煞力,人就很疲惫了。
路旁一户人家办事,看那烫猪毛的大木桶,一地一种风俗啊。
路窄、大货车多、灰大,我们是弱者。靠边靠边,“让美国佬先走”。
无止境的上上下下,起先还很勤的调节变速,后来简直懒得变了,要是这样来回不断接着变,还未到遵义,我的变速线就磨断 了,由着坡和车子的性子去吧。
中午时分进入遵义界。
下了一段坡后直达乌江。高速路就是好,逢山钻洞遇水过桥,没有“馒头坡”的困扰。
回复
云南骑乐无穷
12月1日
红军长征血战湘江后,被国民党重兵堵截,***力主放弃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而后中央zz局猴场会议决定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1934年12月下旬,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南岸,1935年1月3日红军强度乌江成功,并于1月4日占领遵义。
乌江自古号称天险,水深流急两岸陡峭,是遵义、桐梓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当时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在乌江龙溪渡口率部扎竹排,第一次强渡失败,牺牲了8名勇士,第二次强渡终于成功。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突破乌江》至今记忆犹新。
今天的乌江和中国大多数的河流一样,萎缩、污染,看看乌江河面上那些不详的蓝光吧。
现在的乌江镇。
我们在桥头一家小餐馆中饭,老板娘居然说去年见过我们,共有8个人。看来乌江此地经常是有骑客来光顾的。
过了乌江又开始爬山,因乌江大桥正在封闭修整, 经多方打听,我们绕过施工路段,找到当地人说的“老高速路”,真是喜出望外,一条宽阔平整的,没有车来人往的康庄大道。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乡村野景
80多公里的路耗时一整天,快6点才到遵义,进遵义的20 多公里柏油路被压成沙石路,灰尘滚滚极度脏乱。遵义市区到底有多长,始终找不到在红花岗区的“会址路”。
最后终于在“子尹街”上找到遵义会议会址,下班了进不去,今日占个位先,明天再来。
回答完路人的问题后,向毛***保证:我们一定要骑到东北哈尔滨。
又是住在了遵义的小吃街旁,各种遵义特色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我们去大饱口福吧。
在这家吃完了才知道吃的是“怪噜饭”,我路书上有的。
霍二嬢茶汤
遵义会议会址不收门票,早8:30开馆,这就是那座里程碑式的转折小楼。
必须得意思一下,有转折才会有我们的今天。
大家都知道遵义会议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多说了,这儿一副标语就全概括了。
我现在看到的只是雕塑,当年的会议上斗争可是十分激烈。
出遵义城遇到这位遵义车友小陈,他非常热情的带路把我们一直送到210国道上。年轻人就是新潮,姿势酷酷的,青春活力啊。
这个路牌的里程有点问题,到桐梓实际有70公里, 它让我们误解只有51公里,还打算到的早时休整半天,实在是被“馒头坡”整累了。
冲出黔北要越过三大屏障:娄山关、七十二道拐、九店垭。
这是第一道屏障——娄山关,真正的挑战来啦。
有车友跟帖说我强悍,其实我不怎么样。较陡的坡不能强行蹬上去,避免造成膝盖、腿肌拉伤,另外还得合理分配体力,路程还远着哪,悠着点。该骑的就骑,该推还得推,没啥丢人的。
朴实的贵州乡村和朴实的贵州乡民。
板桥镇,一个秀丽的乡场。在这儿大娄山初次进入眼帘。
大娄山又称娄山,位于贵州北部,是云贵高原上的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海拔1500米——2000米之间,是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
进山的路非常陡峭,公路盘桓于大山之间,你只能看见眼面前的这一小段,后不见来路,前不见去路,拐过一个弯,又是一个弯……
翻过一道岭,又是一座山。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位于大娄山中段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海拔1440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素来以天险著称,“北距巴蜀、南扼黔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黔北第一关
要过关,得勇攀。
人要牛,得昂头。
1935年2月红军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后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
从此后娄山关也名噪中国。
上山难下山更难,看看下娄山关的路。我们自骑行以来,在公路上没有下过这么危险的坡。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我低估了遵义至桐梓的这段路的难度,没能按计划赶到大河镇,就连桐梓也是摸到6点多才到。
回首暮色苍茫的娄山,它在我们的骑行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回复
zhb001
12月1日
杀猪我熟
回复
我自飘零060
12月1日
老当益壮,骑行楷模!
回复
云南骑乐无穷
12月1日
不敢当,不敢当,只不过是爱好而已。
回复
云南骑乐无穷
12月1日
若哪天有机会时,展现一下你的技能。
回复
云南骑乐无穷
12月1日
若哪天有机会时,展现一下你的技能。
回复
奎木狼123
12月1日
感觉图片压缩得很厉害
回复
云南骑乐无穷
12月1日
若哪天有机会时,展现一下你的技能。
回复
精选推荐
失之南天山 得之博格达
两天一夜贡嘎大环速穿
再见,武功山!
常忆天山路,难忘天堂湖
雁荡归来,山外有山
被低估的扎尕那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