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梅6 于 2023-6-12 15:14 编辑
以前常在报上看到霞光或暮色中的沙漠照片,那简单魔幻壮美的画面,让人向往而难以释怀。何曾想,在阳春三月,古老师的一声集结号,将那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们一行11人深入巴丹吉林沙漠7天133公里环线,与沙漠“五绝”——奇峰、沙鸣、湖泊、神泉、古庙相遇相识。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是中国的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
D1:3月7日 雅布赖镇307国道旁~包日陶勒盖 23公里
时间:11小时早上5点~下午4点
初识沙漠,抢登沙峰,这里风景独好!
火车从重庆到金昌已是午夜,包车师傅已在出站口等,开到雅布赖镇307国道旁的徒步起点才凌晨5点,呼呼的风吹的人瑟瑟发抖,整理妥当,背着8天的食物2天的水,一人一帐一灶一锅,我的个乖乖,估计有40多斤,照着轨迹的方向,踩着深深浅浅的沙面出发。走到7点多钟天亮吃早餐。
20分钟搞定,起包。
冉冉升起的太阳霞光万丈

披上金光,沙漠便有了灵性

行走沙峰上,阳光将我们的身影投射到沙丘上,大家俨然登台的演员,见沙峰就登,犹如一群戏精,自导自演自看,乐在其中。
在蔚蓝的天空与金黄的沙漠搭起的舞台上,好激动有机会上台,继续热情的表演中。

古老师为了拍照,特意走在下面,看准位置,叫停,亮相,从左至右:华南、窖藏的酒(简称酒酒)、一聊、珍爱、诗雨、寒上石、不倒翁好运(简称好运)、雨竹、兰梅、水中央。寒三石、雨竹、水中央是第一次跟我们团队走重装长线,仨小帅弟朝气蓬勃,整个队伍都显的年轻了。
线路由老古董制定,他会根据我们的体能,选择走合适的线路,他的年齡最大,包估计有50斤左右,比我的重太多,佩服佩服!
一粒粒微小的沙子聚集而成4.7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微风中,它们羞羞答答,轻歌曼舞;狂风起,它们张牙舞爪、群魔乱舞。风止时,串串脚印已无踪迹,一幅岁月静好的样子。
”一沙一世界”,沙漠那特立独行的个性是亘古不变的,只能参照轨迹的方向,不断选择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走,想择一条平坦笔直的路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次只有雨竹一人穿的沙套,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时而分散,大部分时间是跟着老古董走,可以把精力专心的放在走路上。

时而聚集,在沙漠上变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来。
烈日炎炎中走到下午,来自肩、脚的刺激超过了眼前的美好,虽然背了两天的水,不见营地的水源也不敢放开喝,翻过最后两座沙山远远看到了牧民房,一松劲,放在地上的包都提不起来了。
到达包日陶勒盖营地已是下午4点,营地旁边是一美丽的湖,湖边那白白的盐花告诉你,此湖只可观赏不可饮用哦。
营地有人工打的水井,水质相当的好,下包扎营时,一辆摩托飞驶而来,原来是此处的牧民,她告知我们,这儿方圆几十里是她的私人领地,扎营每顶帐篷需要交纳60元,经过友好协商,最后每顶帐篷25元成交。将矿泉水中加入蜂蜜干掉一瓶,舒服!
背了一天这么重的包,肩痛的厉害,脚也隐隐的痛,对后面六七天的行程很是担心。

隆重推出老古董倾情制作的视频,动感的视觉盛宴!
徒步D1天视频
D2:3月8日 宝日陶勒盖~查干乌和日图 14.5公里
时间:7.5小时早上9点~下午4:30
避开沙峰,在沙漠中随波逐浪
经过一晚的休整,不说满血复合也恢复了百分之八十,信心大增。早上那柔柔的光线斜射沙漠上,那沙也变的柔和可爱了。
大家兴奋的照了半小时单人表演照,最后来一张合照结束,开走。

体能最佳的上午看到的沙山是满满的柔美。
已正午,老古董迈着坚实的步伐,从雪山走到了沙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寒三石那飘扬着的爱国旗帜和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步伐,后生可畏耶。
老古董总是抓住最佳时机叫停留影,蓝天与沙漠间因我们而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加太阳的加持,体能慢慢的分出高下,看着前面的队友的步伐似乎比较轻松。
我总感觉身上啥都不配合,沉重的包加越来越不给力的鞋,走的别别扭扭,发现右脚鞋子有一处绽线的地方开始缓慢进沙,几天下来,诗雨、酒酒、老古董和我鞋子都前后被进沙,增加了走的难度和强度,唉,难于言表的痛苦。比较怀念以前走雪山的感觉。
随波逐浪可不像在水中那么轻松,那一个一个的沙丘悄无声息的消耗着人的体力,磨练着人的意志。
只有来一个下坡,才能恣意的冲刺。
虽然累的像狗(仅代表个人体验,强驴们可能还没过瘾),但一幅幅蓝天黄沙加我们的极简极美的画面可以让人暂时忘记身体的重负,享受灵魂之愉悦。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穷人所要忍受的是痛苦,富人所煎熬的是厌倦,谁能说厌倦不是痛苦。”莫不是我们这群人已跻身于富人行列?要以这种方式来消除对生活不自知的厌倦?苦于此,乐于此,管他那么多,愉悦自己愉悦身心就好!
下午4:25走到查干乌和日图,在海子的上面大家分散找到小块的平地搭好帐篷,随风阵阵吹来海子的腥味,像是有好多小鱼死在海子里的一样,但这种不能饮用的盐碱水是不会有鱼的吧,也不知是啥产生的腥味?我只剩下三瓶水,得节约着用。
全天偶尔走沙峰,大部份时间沿着起伏的沙浪行走,于我,强度天天五星。

老古董制作的徒步第二天的视频
D3:3月9日 查干乌和日图~陶来图~诺尔图~1280营地 13公里
时间:10.5小时早上7点50~下午6:20
黄沙漫漫,共舞共眠
沙漠的清晨是美妙的,乃至整个上午都是温和的、美好的,照像也是比较出彩的时段。
由于昨天没有完成任务到达既定位置,今天7:50就出发,起步就上坡,直插沙峰,走沙峰主要由他们几位男士轮流打头阵,把沙刃踩平,后面跟着的难度小一点。

回望我们走过的路,在手机下成了永恒!
横切坡度大的沙丘强度极大。
走一步退半步的上行是最费体能的

随波逐浪的我们,每一次轻松的下都有一坡艰难的上等着。
换个视角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一浪有多大。

只有浪到沙顶有点坦途时可以轻松一会儿,这儿就算是沙漠上的小资、唯美!

有人无人,沙山的恣意任性都那么美。
它不是枯枝,它是曾经倔强的在沙漠中怒放的那点绿。
上午10点,远远的看到了沙漠中的湖

初见双色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被她的惊艳震憾住了。
随着视角的变化,她成了浅绿
又渐渐变成深绿
湖水还是那水,只是随着视角移动印入湖中的物体不同而幻化出各种美丽的色彩。
顶着正午的炎炎烈日,眼前的美妙渐渐褪去,随着身上水分的蒸腾,干渴渐渐在全身迷漫,到达诺尔图时真是干渴难耐,包里那点水还不敢大口喝。运气真好,刚进诺尔图遇到一老乡,他骑着拉风的摩托车带我们到他家,我直接干掉一瓶水,老乡说他们这水是德国专家来帮助寻找的水源,水质跟神泉里的水一样好,看他家应该是做牧家乐的,路餐后补充好水,有了水就有了底气,也带来了好心情,继续出发。
从诺尔图接待站出来大家兴致颇高,高谈阔论中沿着大路而走,特别是雨竹、水中央、包包他们仨走的特快,当发现没有按轨迹左拐时他们已经上山了,我们原路返回沿轨迹走,他们直接上山再左拐,临时兵分两路。
一路蜿蜒而上,粒粒沙子都那么晶莹剔透,每处凹凸,层层波浪都像是小心雕琢、细心抚弄而成。
炽热的下午,屎壳郎在沙子里钻进钻出,沙面鼓起一个个小包,下面就是它们的家了,沙面上留下它们来回穿梭的足迹,小心的迈过它们的家,惊叹它们的勤劳和超强的生存力。
目光下移,沙漠中静若处子的诺尔图湖还是那样沉静。她让一座座沙山灵动起来,滋养出一个沙漠中的绿洲。
翻过山,与诺尔图湖作别,一路下行中又看到一个满是盐霜的湖,它的周围居然布满了枝干坚硬的枯萎了的植物,换个时节一定是满目翠绿,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致呢?
走过这因湖水浸泡而满是盐霜的硬硬的沙面,一个长长的下行,总会匹配着一个长长的上行。一路缓上将近两个小时,我是累到了崩溃的边缘,天渐渐暗下来,暗下来的天伴着呼呼的风、带着漫天黄沙飞舞而来,赶紧找地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