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昭馀古城

渠家大院

渠氏家族中较为显赫的人物是渠源潮、渠源浈、渠源淦、渠本翘和渠晋山。渠源潮、源浈和源淦是亲叔伯兄弟,分别称为"田喜财主"、 "旺财主"和"金财主"。源潮虽为富家子弟,但不喜奢华,持家严谨,自奉俭约,生性宽厚,乐于助人。源浈自幼读书时就非常聪明,后来在经商中也是公认的高手,经商一生几乎没有赔累亏损,而且有这样一句话"旺财主,有眼力,赚钱不钻钱眼子"。

渠家大院

戏台
渠源淦却和他们不一样: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他喜好戏曲,承办了 "上下聚梨园",是晋剧历史上第一个字号班。他喜好声色犬马,"性挥霍,万千金随后立尽",一份家当踢了个干净。他不惜重金,聘请各地名角。为了提高技艺,特把聚梨园分为上下两班,上班重在研究改革与演出,下班以培养童伶学艺为王,他们在住宅内修建了一个戏台,现仍保存完好。据考证有戏台的民宅在 山西 省仅渠氏一家。聚梨园上演的剧目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打金枝》《忠报国》等,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久演不衰,可以说,聚梨园的成立,使中路梆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渠家大院

渠家戏台。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这面屏风写着渠家家训

渠家大院

花卉砖雕

渠家大院

1876年 山西 大旱,渠家捐出大笔钱粮赈济灾民,时任 山西 巡抚曾国荃题写载籍之光匾额表彰渠家。载籍之光就是说这件善行义举可以获得载入史册的光荣,至少 祁县 地方志里应该有渠家赈济灾民一事。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这里是是渠源潮的长门长孙、大院第十九代主人渠仁甫的书房和居所。他求知欲旺盛,喜爱学习,爱书如命,当初他收藏了数万本书,藏在这里。曾经向 祁县 和 太原 捐献了不少书籍。1937年,侵华日军逼近 祁县 ,渠仁甫被迫携家小南逃。不久日军进城后以这里为 祁县 驻军司令部,斋内收藏的书画几乎被洗劫一空。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春秋布币和刀币。市价一般也就最多值一千多一枚。最多能值2万。

渠家大院

木雕左边六只鹿寓意六合通顺。中间看不清,似乎是喜鹊登梅,五只蝙蝠和寿字是五福捧寿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的石雕,入口进去的两面栏板,每个构件雕刻都不同。有 石狮 、牡丹、花卉、人物图

渠家大院

当年 祁县 渠家在明朝时先祖渠济经常往返于 祁县 和上党( 长治 )之间倒贩土特产,利用两地价格差异,从中赢利,后便在 祁县 城内定居下来。其子仍以小贩小卖为谋生手段,随着买卖的日渐兴旺,渠家逐渐 富裕 起来。 到第9世时,家道初步呈小康景象,结束了摊贩生活,始设铺面,创立字号。第14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商致富,独自开设了“长源厚”字号。第15世渠映满又增设了长源川、 长顺 川两个大茶庄,从两湖采办茶叶,再经销到各地。以16世渠长瀛时,又开始在长江流域贩运食盐,到这个时候,渠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到第17世“源”字辈时,渠氏商业进入了黄金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列举“ 山西 多富户”时说: 祁县 渠家资产在300至400万两 白银 之间。后据有人说,“旺财主”渠源浈生前建有银窑一座,他死后后人从中挖出 白银 300万两。另外又传说辛亥革命以后,阎锡山任 山西 省军政府都督时,财政困难,曾托人向渠源浈代理钱,渠源浈借给军费30万两。从这些传闻中亦可印证其富有程度。

渠家大院从晋商老街进去不远就是渠家大院。这渠家大院和昭馀古城的门票国庆是优惠价,只要35元。售票处在渠家大院马路对面,免费存包处在大院东侧隔壁的游客中心。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 ,地处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当年的主人渠家是县城首富,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占有县城大半商业,人称"渠半城"。(封建社会小县城的商业往往被一个家族垄断。 比如 清代 祁县 渠家、 太谷 曹家、 灵石 王家、 榆次 常家, 山东 潍县( 潍坊 )丁家、 河南 巩县( 巩义 )康家,明代 芜湖 的阮弼)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 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浓缩着 中国 传统文化元素和深厚艺术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现在只保留下一个院落群。

昭馀古城

昭馀古城

祁县 的这条老街也叫晋商老街,街道两侧明清时代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斗行、当铺等数百家商业铺旧址和巨商大贾和千余处豪宅大院,保存完好,古朴雄浑、飞檐挑角、梁枋交错、鳞次栉比。

昭馀古城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