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佛问道 海天佛国普陀山 攻略+吐槽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总第200文

巫宝走天涯  第164文

巫宝讲故事

巫宝在学习

巫宝和伙伴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我爱天空中那颗闪耀的恒星
它的名字,叫做黑夜
我和黑夜有个契约
当黑夜褪去幽暗
炽热白昼会将心脏点燃
于是我循着深邃的光
妄图寻遍天下灵药让封印消亡
我脚步烈烈,从不停歇但绝之又绝,望穿荒芜旷野跨越亿万宇宙奔赴而来的星光啊璀璨的火焰是绽放还是覆灭我听不见,谁在悲伤,谁在喜悦你看,我和世界


前    言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观音道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这地方实在是太有名,没啥探秘可言,但作为一个游览胜景,我来记录一次游览纪实,路线可以作为攻略实用干货哟。

本文,将介绍如何游玩的路线,每个景点最值得看啥,以及吐槽部分。是否去,怎么去,去做什么,就取决于你们自己啦。


楔  子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在它的东南方向,有个更小的岛,叫洛伽山。


春秋战国时,普陀山及附近诸岛被称为“甬东”。(宁波被称为甬州,普陀在宁波以东)


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山不叫“甬东”了,叫“梅岑山”。


元朝开始,普陀之名渐渐取代梅岑之名。


明朝,山上的宝陀观音寺(就是现在的普济寺)被钦赐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山以寺名,此为普陀作为正式山名之始。


为啥偏偏取个“普陀”呢?


以前山上啊,到处是小白华树,所以也叫小白华山。


梵文里的普陀,字为?????(念potalaka),它的本义,是“小花树山”。整个词的意思是“以小树为冠(的山)”,用来指代小白华山,再合适不过。

(现在的普陀山,满山都是大树了,后文会看到)


那普陀又是怎么延伸到佛教圣地这方面的呢,有两个原因:


  • 梵语???(pota)与佛的?????(buddha)读音接近。
  • 普陀potalaka在藏语中简称为potala(布达拉,没错,就是布达拉宫那个布达拉,如果要问我它为什么叫布达拉,那得另起一篇来讲),la在藏语中有“神佛”的含义。

  • 普陀山一日游览攻略


    普陀山是个岛,要上岛,就得坐船。

    到普陀山的客运码头位于舟山朱家尖的蜈蚣峙码头,这里有个旅游集散中心叫慈航广场,专门按布达拉宫造型来设计的,所以也叫“海上布达拉宫”。

    在小程序买船票 或者 在售票大厅买船票,只要不是住在山里,一般会买往返船票(60元)+普陀山景区通票(160元)。

    不想排队等普通轮渡的可以加钱买快艇票。

    这一步随便网上搜一下,很多教学小视频,照着做就行,没有坑。

    从朱家尖蜈蚣峙码头到普陀山客运码头要经过一片船行15分钟的海域,叫莲花洋。


    上图蓝色线条为普陀山岛轮廓,各点为著名景区。

    普陀山景点比较分散,怎么才能有效率的串起来游玩呢?

    德高望重,助人为乐,且去过普陀山的保哥友情提供了最省时省力的路线作为参考,如上图所示。

    此规划呢,不走回头路,也不会怎么走上坡路,很轻松。

    我原计划是完全按照此来游玩。

    但是,刚出码头就给我一个始料不及。

    不管我的路线是什么,建议大家可以记住这个规划图,因为从省时省力来说的确是极优解。

    在此感谢保哥提供信息帮助。

    出了码头,可以去坐小巴,不用自己腿着走,有不同的目的地线路,分别排队。

    第一个没想到的是,没有直达梵音洞的小巴,必须要先到普济寺转车。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排着去普济寺车的队伍老长长长了,排一个小时都不见得能轮到我。

    我看了下路程标注牌,只有1.6公里,导航说23分钟可步行走完。

    别犹豫了,走到普济寺吧。只是没想到这一走,就开了个新路线的头。

    以下是我实际执行的路线:

    这是根据当天实际情况调整而成,供大家做个参考,也就是说如果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是哪种情况?别急,后文会讲),也是可以实施的。

    唯一比较累人的是法雨寺到慧济寺的路线。

    既然是攻略,我就按1234567挨个讲来。

    步骤1 步行去普济寺

    我从码头开始往普济寺步行。

    先经过慈云禅院。

    海岸牌坊

    海岸牌坊,始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三门四柱,高9米宽8米,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还没到主寺,刚起步就在慈云禅院感受到了香客们的拥挤程度。完全挤满了,门道窄,主殿小,我差点进不去也出不来。

    慈云禅院原名慈云庵。明万历间(1537-1620)如有禅师创建,主殿圆通殿供泥塑贴金说法观音座像,两旁是善财、龙女。

    妙善长老题“海月潮音”匾额。

    离开慈云禅院,我继续顺着步道往行,来到白华庵。

    随处都能见到精美的观音造像。

    慈云禅院是临海景色,白华庵位置相对慈云禅院高一些,有俯瞰景色。

    这里除了我,没有其他游客,非常清静,和刚才慈云禅院的喧闹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

    图中白墙黑瓦建筑是白华庵的主殿。

    主殿佛像

    离开白华庵,继续往前,途径三圣禅院。

    但我没有进去了,等后续游览完大部分普陀山各寺,会发现,这里的禅院庵堂,内容比较同质化,只有一天时间的话看些有代表性的寺庙就可以了。如果时间多,可以去些小众寺庙感受清静,找个农家山庄长住几日,漫步普陀山小道,也是种休闲方式。

    在前往普济寺的山路上,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樟树(是樟树,不是香樟树,这是两种不同的树木),非常高大,它们是民国时期的僧人们栽种的,现在已经长得遮天蔽日了。

    在这样的山道上徒步,很舒适。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洒下点点光影,斑驳而迷离,有种悠远厚重古朴的韵味。

    见到这三座桥,说明我已经来到了普济寺。

    但我并没有直接转线去坐到梵音洞的小巴,而是先游览普济寺。

    为什么呢?,因为天气非常炎热,趁着时间早一些,能看的先看,不想把相对不热的时间消耗在路上。在还没有因为疲惫酷热而心生烦躁的时候,静下心来充分游览。


    眼前,是普济寺的放生池,池上有三座桥。

    最靠近跟前的叫瑶池桥,也叫平安桥,是老百姓走的,寓意一生平安。

    中间一座是皇帝走的,叫富贵桥,寓意富贵永存。

    第三座是明朝张髓大太监为了督造普济寺皇家寺院扩建工程,造了一座文武百官走的桥,叫永寿桥,寓意走上去步步高升,走下去永远长寿。

    这是普济寺的正门,但它并不打开。

    不打开的原因是大门里有三块御碑,分别是万历、康熙、雍正皇帝对普陀山的赐字拓成碑。为了对其保护就加上了门窗。

    正门前有副对联: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五朝指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从宋代开始普陀山就是皇家寺院了,曾有13任皇帝和18位皇后对普陀山进行过多次恩赐,普陀山普济寺的出家人早晚都要诵经保佑皇家万寿无疆。

    要入寺,从旁边的侧门进。

    但要另外买门票,5元(通票在这不管用)。

    好多人烧香啊!

    普济寺,普陀山的主寺之一,也叫前寺,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寺庙为啥吸引这么多人来拜观音来烧香?

    除了悠久的历史,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供奉的观音地位与众不同,它供奉的是毗卢观音。

    在普济寺主殿圆通宝殿正中供主尊毗卢观音坐像,8.8米高。

    观音五官端庄,双目垂帘,身披覆盖两肩的天衣,敞前胸、饰璎珞,中衣结带,双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双腿结跏趺坐于多层莲座之上。

    观音两侧身旁的善财与龙女,侍立在莲颈支撑的莲瓣之上,宝殿四周端坐着三十二尊观音应化身。

    那大家要问了,啥是毗卢观音啊?

    就相当于,咱们平常常见和供奉的都是穿休闲装的日常观音,幻化为各种形态普济世人。只有毗卢观音,是穿着正装,严肃认真出席在正式场合的观音本尊。

    毗卢观音就是指戴毗卢帽的法身观音。

    毗卢有两个意思:

    一是梵语,佛光普照之意。

    二是佛名,毗卢遮那的简称,即大日如来。五瓣毗卢冠,每瓣一化佛,又称五佛冠,正中毗卢遮那佛,就是大日如来。

    归纳总结:普济寺的观音是法身像(不是化身像)。

    普陀山有四个镇山之宝,我会一一寻来。

    其中一宝就在普济寺,出寺门的左前方,有座塔。

    这座塔叫多宝塔,建于元统三年(1335年),它是普陀山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元代石塔。

    多宝塔用太湖石砌成18米高的五层方塔,第三层四周有观音三十二应身小像,神态温和凝重,其宝箧印式造型在全国来说都很少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