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奶奶包的断魂桥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总第205文

巫宝走天涯  第168文

巫宝讲故事

巫宝在学习

巫宝和伙伴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我爱天空中那颗闪耀的恒星
它的名字,叫做黑夜
我和黑夜有个契约
当黑夜褪去幽暗
炽热白昼会将心脏点燃
于是我循着深邃的光
妄图寻遍天下灵药让封印消亡
我脚步烈烈,从不停歇但绝之又绝,望穿荒芜旷野跨越亿万宇宙奔赴而来的星光啊璀璨的火焰是绽放还是覆灭我听不见,谁在悲伤,谁在喜悦你看,我和世界

  楔  子 一  

成昆铁路,是连接四川云南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也是我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

网图

关于成昆线,有很多故事,它本身也是堪称神话级的工程,化不可能为可能,与苏联的人造卫星,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共同被联合国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网图

成昆穿山越岭,跨越江河,沿线穿越我国三大地质单元,70%的路段地势险恶,地质状况十分复杂,曾被视为“筑路禁区”。例如途径的金口河大峡谷两岸分布着数百米高的陡岩峭壁, 铁路建设条件艰险恶劣。

成昆线的贯通让不毛之地变为工业走廊,让老少边穷的彝族人民住进了幸福家园。

  楔  子 二  

成昆线始建于1958年,到1970年7月1日,全线才完成竣工运营。

投入运营后,成昆铁路发生过一起旅客列车重大事故,造成超过240人死亡或失踪,是中国铁路历史上旅客伤亡最惨重的事故。

事故的发生涉及一条隧道和一座大桥。

隧道叫做奶奶包隧道,大桥叫做利子依达大桥。

我想去看看这个隧道和大桥。

于是,我动身了。

寻迹奶奶包,缅怀英雄

事件的主角,奶奶包隧道,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全长440m,上行方向(成都)相邻乌斯河火车站,下行方向(攀枝花)相邻尼日火车站。 要想到奶奶包,就要先到乌斯河。
我从成都方向驶来,在乌史大桥高速口下站。 依次从高速和铁路大桥的下方通过。回望铁路桥
找了张航拍图,来说明我所处的位置。
黑色的铁路大桥是新修建的利子依达大桥。中间是大渡河,横跨大渡河的是公路桥。
公路桥和铁路桥把汉源乌斯河镇和凉山甘洛县连接起来。

人可以上到铁路桥。摩托车也可以开上去。

铁路桥的尽头是现代成昆线使用的隧道,叫做乌丝(斯)河隧道。

大渡河两岸,一边是汉族聚居的乌斯河镇,一边是彝族聚居的甘洛,村落风格不太一样。

在铁路桥上溜达了一会儿,走下桥来,继续寻找奶奶包隧道,因为,导航上没有。

下了桥,便是凉山州的地盘。

凉山州这边的路有点不好找,我来来回回错过好了几次口子。

在村子里绕啊绕,路特别小,幸亏没遇到错车。

找了三个人问路,终于找到了利子依达铁路大桥废弃的桥头,看到了残存的桥墩和废弃的隧道。

我站在桥头,此时此刻,算得上风和日丽,微风拂面,一片岁月静好。

谁曾想,四十多年前,这里有过怎样惨烈的悲剧啊。

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爆发泥石流,把17米高、百多米长的利子依达大桥冲毁。

1时41分,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42次直快旅客列车从尼日站开出,也就是前图铁路线中的甘洛开往成都。

但就在442次列车开出尼日车站一分钟后,尼日站的前向下一个站点“乌斯河站”本该为442次列车报点,却发现电话线路不通,无法联络,

这就意味着中间的这段铁路出问题了,但又无法判断是什么样惊天动地的大问题。

而这个时候的442次列车浑然不知,正以疾快的速度向前奔驶。

1时45分,列车以40公里的时速驶进隧道。

本来,若是正常情况,列车出隧道后司机应该看的到一座大桥和一条平坦的铁路,可是火车在转过隧道弯道后,列车司机发现看不到前方大桥铁轨的反光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前方没铁路了,

为什么没有铁路了?

因为没大桥了。

等待着442次列车的是一个巨大的空隙,空隙下是汹涌奔腾的大渡河。

我继续从村子里找路,问对了方向,一切顺利,我来到传说中的奶奶包隧道口。

隧道口有间房子,里面关着牲口,能隐约听到牲口特有的那种鼻息声,也不知道是牛是马,反正不是驴。

依稀可见的“奶奶包隧道”几个斑驳大字

当时,442次列车司机出于职业本能,紧急制动想把列车刹停。

从隧道通往大桥的路段是下坡段,坡度14‰。

列车未能在桥面中断位置前停下。

1时46分,两辆机车、13号行李车、12号邮政车、9至13号客车厢从桥头坠下。

其中机车及11至13号车坠入大渡河中,9号和10号车掉在岸边,8号硬座车厢在桥头的隧道内被强大的冲击力撞出钢轨,翻覆在隧道口外。

由于司机采取了紧急制动,后面的七节车厢停在隧道里,700多名乘客的生命得救。

站在隧道口,望向大渡河,我面前有一小段当年残损桥面的遗迹,可以想像到列车从这里冲出去,跌落大渡河的场景。

奶奶包隧道也算是利子依达事故遗址吧。

当年利子依达铁路大桥被泥石流冲毁,442次列车在奶奶包隧道冲向断桥,2台机车和5节车厢坠落在滚滚大渡河的泥石流中,伤亡和失踪276人,成昆铁路中断半个多月(最快速度展开修复工作),并因此改线。

机车乘务员王明儒等四人失踪并认定死亡,他们在事故发生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减小了事故伤亡和损失,被追认革命烈士称号。

我站在隧道口,悼念英雄列车及全体遇难同胞。

我想走进隧道里面去。

幸亏有小白,要我用腿走,不是不能,是有点发怵害怕,莫名的恐惧,还是开车吧。

隧道深处很黑

我把车灯全打开,这就出发了。

初进隧道口,车灯能照到很深的地方,隧道似乎也不长,因为它是弯道。

继续往前走走,没多久便能看到另一端隧道口的光亮了。

可毕竟是一个人,虽然在车里,虽然有车灯,但是太安静了,进这么黑的地方心里还是有点毛毛的。

自打进来,我就很害怕。

但进都进来了,前进和后退都是一半,那能咋办,只好把功率最大的灯打开(之前还想着省点油)。

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幸亏我不是靠走路进隧道,隧道里面有动物,不然我肯定更要被吓坏,尤其是这种有角的生物。

实际情况反倒是动物看见了车,就自己让开了。

隧道两端像遭受过不同风化似的,一边那么模糊,一边如此清晰。

左边是奶奶包隧道,右边是新的利子依达隧道。新隧道是当年事故发生后同时另外开工新建而成的,于1984年竣工通车。

新隧道通车后,奶奶包隧道就拆除轨道停止使用了。

探访结束,回到乌斯河镇。

好像结尾有点仓促,就这样啦,因为下大雨了。

  不算结束语的结束语  

一段小小的探索,算是对历史的回顾吧。


文|  小Viki

冰冰巫宝走天涯(ID:bbwbzty)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 按 二 维 码 即 可 关 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