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在我不在天 | 广州的道教建筑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中国长期奉行儒道释三教合一。
儒家的建筑,为书院、祠堂、孔庙等,在广州,儒家建筑虽然规模都不算大,但遍布民间,数量最多。

番禺学宫

玉岩书院

陈家祠中堂
佛教在广州历来有五大丛林的提法,千百年间,位列五大的寺院不断变更,现存的五大丛林,光孝寺、六榕寺建筑历史最为悠久,均为国保文物,华林、海幢、大佛三寺的建筑多为清代或现代重建。
广州的佛寺大多属于佛教禅宗。禅宗祖师达摩西渡而来,在广州登岸。禅宗六祖慧能在光孝寺剃度出家。

光孝寺

六榕寺

大佛寺

华林寺
海幢寺
广州五大丛林太过出名,因此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广州佛寺比道观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广州人日常拜的各路神庙,譬如城隍庙、南海神庙、北帝庙、关帝庙、妈祖庙、洪圣庙等等都是道教建筑。佛山祖庙和神威祖庙是北帝庙,和龙母庙、洪圣庙、南海神庙、妈祖庙等都是属于道教的水神庙,源自道教三元,天、地、水中的水神。

佛山祖庙

广州都城隍庙

南海神庙

洪圣庙
道教源自道家,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教义出自《道德经》和《庄子》。道教分正一道和全真道。正一道入世,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三大祖庭为三座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正一道以符箓为特征,正一道张天师、茅山道士为人所熟知。
全真道三大祖庭是三座道观,白云观、重阳宫和永乐宫,分别供奉全真三大祖师吕洞宾、王重阳和丘处机。全真道以丹药为特征。
“我命在我不在天”,出自道教全真道葛祖葛洪的《抱朴子》,其本意是通过丹药延年益寿,掌握自己的生命。葛洪是古代伟大的药物学和医学家,其医书启发了屠呦呦发明青蒿素。

五羊仙观

白云仙馆
白云仙馆位于白云山麓,麓湖岸边,始建于清代,清末民初以及近代,都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比较典型体现道观的文化属性。

三进院落,供奉吕祖吕洞宾。吕洞宾号纯阳,八仙之一,汉钟离弟子,性情豁达潇洒,仙风道骨。


中堂两则,有安期生和葛洪的画像。

安期生和葛洪都是和白云山有渊源的道家先贤,传说分别在白云山和罗浮山得道升仙。

白云仙馆是比较简单纯粹的道观,可供拜祭只有广州人比较热衷的太岁殿,仙馆旁边,有座民国建筑,若修葺为慈航殿,供奉观音,可能香火会旺盛一些吧。


白云仙馆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广州道观中,较为优越的,毕竟可借麓湖仙气飘飘的美景入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