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元何家渡,位于嘉陵江与南河汇合至皇泽寺一段水域。汉代即有渡口,为古蜀道上重要渡口,古称嘉陵驿。蜀汉以后称问津驿,成为古金牛道上的邮驿站。唐代渡船、游船俱有,日久形成港口,称“广元港”。南河古渡口,位于利州区老城南河蜀门大桥下方100余米处。古称利州南渡,亦称汉寿渡,为南河与广元老城百姓过南河的重要渡口,是古蜀道上利州至
成都和利州至阆中南驿道交汇点。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前,“南接官厅”就设在渡口旁。
2、白沙渡,位于宝轮镇安全村境内清江河段,是直达昭化镇的重要渡口。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杜甫入蜀,在白沙渡赋五言古诗《白沙渡》:“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垒垒,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嵚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如此说来,杜甫没有走桔柏渡?
3、来苏小径,起点应该在剑门关东偏南的,直线距离二十五里的,处在嘉陵
江西岸的张王镇。
4、元明时期,金牛道从广元出发后,走的是经阆中再到
绵阳(有人、说是明代和清初短期使用),如此一来,居然走的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而不是走昭化、剑门的斜边。对此不太理解,但也侧面解释了广昭段金牛道为何网上查不到半点信息。此点待考,一定要好好查实。
5、昭化驿,【在县治内北至广元县问津驿四十里南至劒州大木树站四十里自康熙二十九年奉设站马二十四匹马夫十二名至五十七年添马六匹马夫三名实在马三十匹嵗支草料银六百三十七两二钱马夫十五名嵗支工食银二百五十四两八钱八分买补马九匹嵗支价银七十二两棚厰槽防嵗支银四十二两六钱原设杠夫三十名雍正十年裁减十名现留二十名嵗支工食银一百四十四两 以上嵗共支银一千一百五十两六钱八分】问津驿,【在广元县治西南北至县属望云铺四十里南至昭化县驿四十里自康熙二十九年奉设站马十四匹马夫七名至五十八年増马十六匹马夫八名实在马三十匹嵗支草料银六百三十七两二钱马夫一十五名嵗支工食银二百五十四两八钱八分买补马九匹嵗支价银七十二两棚厰槽防嵗支银四十二两六钱原设杠夫三十名雍正十年裁减十名现留二十名嵗支工食银一百四十四两 以上嵗共支银一千一百五十两六钱八分】
6、“摆宴坝是一个近千亩的冲积平原,千里蜀道从这里穿过……”此句待考。据推测,古代金牛道可能沿嘉陵江北岸经土基坝渡清江又经摆堰坝,在吉柏渡横渡嘉陵江后,才能进入昭化古城。此观点太不合理,待考。摆堰坝
北面的观音崖石窟,据传也是金牛古道经过之处,如此与桔柏渡两点串接广元昭化,从选线和里程上看,很合理。

目前,北抵昭化古城,南起垂泉乡之近百公里金牛古道,我已在
地图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