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士会穿上鲜艳的名为“Dirndl”的传统裙装,这可是对身材实力的严格考验。身材好的人会特喜欢这裙子,否则撑不起来,有点尬。 德国 南部方言中,Dirndl是南德方言中Dirne的另一种写法,意思是“年轻女孩”。传统的Dirndl是七分甚至是到脚面的长裙,但如今的改得更短。裙子下半部分一般还会多加一个围裙,或者有一个打结,打结的方式大有玄机,结打在左边意味着单身,右边已婚,中间则是TBD不明状态,如果结打在背后,只有两种可能——服务员或者寡妇。
慕尼黑
用图来示范,看上图:裙子中间的结在右边,嗯,合理。我猜想旁边的男士应该是她丈夫……
慕尼黑
上图:裙子中间的结在左边,嗯,也合理。旁边的男士正凑在耳边私语,这是一场美好的约会。
慕尼黑
尽管接近傍晚天气忽然乌云密布,但依旧挡不住无数行人往啤酒节的官方举办地前进,如果城市上空有一个眼睛盯着看,一定会发现整座城市有一种蜜蜂蜂涌回巢般的即视感。而那个“蜂巢”,就是啤酒节的举行地——特蕾西娅草坪(Theresienwiese)/也有翻译为特蕾莎。
慕尼黑
没去 慕尼黑 啤酒节前,我们总以为它叫“Beer Festival”,到了这里问别人Beer Festival在哪举办?
结果当地人啼笑皆非,告诉我们,它叫“ Oktoberfest”——十月节。
没文化,真可怕,哈哈哈。
之所以叫“十月节”,是来自 慕尼黑 啤酒节的起源典故——一场皇家婚礼。1810年10月12日, 巴伐利亚 的王储路德 维希 与萨克森王国的特蕾西娅· 夏洛特 ·露易丝公主举行盛大婚礼,路德 维希 的老爸国王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庆祝活动,邀请平民们免费吃喝,还在 慕尼黑 西南的一个大草坪上举行赛马活动和射击比赛。
对大家来说,这样的活动简直应该天天都有。于是后来大家用新娘特蕾西娅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大草坪,还建议国王第二年继续再搞一次全民性嘉年华……入了坑的 慕尼黑 人,就慢慢把它变成了如今享誉世界的“ 慕尼黑 啤酒节”(十月节)。
至于当时结婚的路德 维希 怎么也没料到自己的婚礼庆典在200年后成为全世界狂欢的啤酒盛会。关于这位日后 巴伐利亚 的国王,除了 慕尼黑 啤酒节跟他有关,事实上他对 慕尼黑 的贡献还是有不少,尤其在艺术文化层面。他倡议兴建了 慕尼黑 古代雕塑展览馆用于展览收藏的古 希腊 、古 罗马 雕塑,而日后登基王位后,他修建了路德 维希 大街、 慕尼黑 王宫、新美术馆,还把 巴伐利亚 国立大学从兰茨胡特迁到了 慕尼黑 ,现今 慕尼黑 的许多建筑都是路德 维希 一世时代的产物。他在宁芬堡宫中收藏的美女画廊,更是成为他生性风流最佳的见证(后面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孙子路德 维希 二世则建了著名的新天鹅堡,同时还因为和 奥地利 茜茜公主亲密的友情而被后人不断提起……
哎呀,扯远了。
啤酒节场地特蕾西娅草坪的入口和出口是分流的,右进左出,入场不需要门票,但不能携带大件行李入场,据说是因为2016年时发生的一些流血事件,我的相机背包就被拦下了,需要存包,女士们小挎包是没啥问题。
慕尼黑
任何时候,尤其是入夜后,只要你站在入口的“ Oktoberfest”大门牌下拍照,就一定不会缺少人肉背景。不知道哪里就涌出来一群人,跟你一起合影,酒精和现场气氛的作用之下,所有人都情绪高昂,尽管现场已经跟任何一个皇室婚礼无关,但200多年前那份全民狂欢的情绪,似乎依旧在此刻笼罩大草坪,从未离开一般。
慕尼黑
(上图:现场存包的价格,只收现金,备好钱噢)
入场后发现脚下并没有任何一块草地,what?特蕾西娅草~~坪~~~呢???
dei,这里早就成为混凝土或沥青铺就的巨大广场,广场上遍布各式大大小小的啤酒屋,街头零食、纪念品摊档,甚至还有一些游乐设施,一幅正儿八经的嘉年华模样,来自全世界、全 德国 的人,穿梭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到处猎奇。
在啤酒节里,你永远不缺“被合影”的机会。
这是卖姜饼的店铺,姜饼是 欧洲 流传已久的古老零食,关于它的味道不要寄予厚望,它最常出没的季节是圣诞节。而最著名的传说是未婚女子吃下姜饼,即能遇见理想的伴侣。但眼前的这些巨大姜饼,无疑买回家装饰的作用可能更大于用来吃的功能,又或者可以保佑单身女子们桃花运连连?
慕尼黑
慕尼黑
慕尼黑
上图:甜得发齁的小零食,我不知道它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