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记忆碎片(老男孩独行南疆见闻录,一份私藏的打卡攻略)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南疆 ,的确是个太过于迷人的地方了。如今当我再回过头看那些走过的景色,那些美好的记忆,就像是一颗颗散落在厚厚的红色毛毯上璀璨的珍珠,在那祖国边陲皎洁的月光下,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年末,老男孩终于跑去了祖国版图的最西端。
然后,石榴汁酸了羊肉串, 高台 前踩了牛羊粪。一场仪式感满满的“跨年趴体”更是猝不及防。
所以 南疆 啊, 南疆 !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体验?我又要如何将这样丰富而有趣的你,在短短一篇游记里述说呢?

话说南疆

这是祖国版图的最西端,北靠 天山 ,南接 昆仑山 与 西藏 阿里 ,西通帕米尔高原,东临黄沙漫漫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 。茫茫大漠巍 巍山 岭之间, 塔里 木河与叶尔羌河蜿蜒流淌,壮美的 丝绸之路 就从这里穿行而过,孕育着众多古老而灿烂的文明。这里,便是有着西域古国烟云过往的 南疆 。

新疆 以 天山 为界,分为南北两疆。如果说 北疆 是一个粗犷而俊美的勇士,那 南疆 则是带着面纱、骑着骆驼缓缓而来的千面女郎。她总是给人一种奇妙的厚重和神秘感,令人向往,又略有敬畏。

或许是西域三十六国的烟云过往过于厚重。消失的楼兰,风化的城池。。又或许是那些探险小说的描述过于诡秘。沙漠魅影,精绝古城,千年古尸。。总之,与自然风光而闻名的 北疆 不同, 南疆 总是透着一种神秘莫测的色彩。她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令人着迷,又惶恐。
南疆 ,是异域人文的 南疆 。穿行在西域风情的 喀什 老城,游走在悬崖上的古老民居,赶上一场热闹的牲口集市,又或是邂逅一次清真寺旁的市井夜市。。 南疆 丰富而迷人的西域人文,像是舞动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舞者,妖娆而跃动。
南疆 ,也是苍苍历史的 南疆 。踏上那废弃于黄沙中的千年丝路,仰望风化已久的古烽火台,探寻消失的女儿国遗址,又或是深那入看不到尽头的 天山 峡谷。。 南疆 苍凉而深邃的悠悠历史,像是刻画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的图腾,肃穆而沉静。

南疆 是如此丰富而又特别,在这个众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数千年来共同生活,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滋生着绚丽的艺术和璀璨的文明,也构成了 南疆 独有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风光。
繁荣一时的古丝路蜿蜒穿行,驼铃声声,商旅昌盛。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墓葬、佛寺古迹星罗棋布散落于此,像是满天繁星般璀璨而耀眼。

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看来要去一次。
确实壮观啊,想念那里的手抓饭。
围观欣赏美景
后记

美丽的克孜尕哈,太阳终于落下了。云被风吹得像是没晕开的油彩,最后一抹夕阳在天边留下一片金灿灿的光。烽火台终于成了黑黑的剪影。像是遥远的故事,即将回到最初的模样。

这是寒冷的1月4日,阳历新年的第4天。 新疆 阿克苏 地区已是黄昏时分。太阳就挂在天际线上,似乎转眼就要落下。经历了 喀什 跨年,又来到 库车 。 库车 王府、苏巴什遗址、 库车 大寺、 天山 峡谷。终于,老男孩站在了今天的烽火台前,结束了他难以忘怀的 南疆 之行。
之后,玉苏普大哥把他送回 库车 城区,他生病了。可能是上午的大峡谷踩了冰,又在烽火台吹了风。

其实后来本还有故事。他去了 沙雅 ,然后在那里发烧到无法旅行。再后来,他在这张面具前结束了全部行程,发着高烧回到了 上海 。然后,又烧了1星期。。
3个月后,在 皖南 的一座小村,他给自己写了“那个结局”。
4个月后,他站在 拉萨 大召寺前,L先生的故事有了续集。

一切,波澜壮阔。一切,终归平静。有的故事,或许不需要别人知道,但至少你自己的内心需要坚强面对。不过还好,生活或是旅行都一样,最终,记忆都将成碎片,只有散落的珍珠一地。



23:57,距新年3分钟,大家开始准备自己的愿望,准备自己的心情。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候,在美丽的 喀什 ,祖国的 南疆 。我们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23:58,人生其实有好多时刻,它们都可以很重要,很有仪式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对待。如果珍惜,如果珍重,那么这一刻,将是人生最难忘的记忆。

23:59,1年半前的那天,我哭得歇斯底里。我没找到那个结局的答案,但我找到了时光的秘密。我希望有的瞬间能够被人记起。

30秒,那一刻,车窗关闭的刹那,像是在关闭一个时代。告别,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20秒,相机架在中央,镜头前是疯狂的我们。
10秒,记忆或许终成碎片,时光也没有倒叙。
5秒,祖国最西的风,灯光昏黄。略带卡顿的维吾尔音乐夹杂诡异的笑声。
4秒,指针滴答,滴答
3..
2..
1..
“新年快乐!”

嘿!老男孩的跨年之行终于来到新的一年。
“萨弟~萨第~”,阿夏抱着她的狗(萨弟)疯笑着。大块头的琴压着 新疆 帽。
粗糙的大红色口红在小山的嘴上,他抱着相浩伴着音乐跳着舞。

我就站在这混乱的新年第一分钟里,杨哥和我一样望着一屋狼藉。玛雅也朝我们走了过来。异香透过身后的门,将这祖国最西端的城市,美丽的 喀什 噶尔 的夜风带了进来。
这夜的 喀什 噶尔 ,深沉而美好。
“去K歌吧!”戴帽子的奕如说到。羊蹄、奶茶、石榴汁...脑子闪过画面。
然后,黑夜成了昏黄。眼前是烽火台。闭上眼,是大寺、巴扎、摩天轮, 峡谷、遗址、香妃墓..
长镜头拉远,拉远。不要特写。好的。请回答——克孜尔尕哈。

喀什跨年夜 正序终结

距新年5小时,我和 韩国 小哥一起回程。终于要迎来激动人心的跨年夜了。
夜幕渐渐降临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年前最后一抹阳光即将消逝。 高台 民居附近的老城房舍已炊烟袅袅。
【19:20】天还没完全黑下。青旅已陷入欢腾的热闹气氛。

【19:24,距新年4个半小时】帆哥在房间里擦干净了他的收音机。一卷从东门大巴扎买回的2块钱旧磁带放了进去。这台之后要送给他心仪姑娘的收音机,如今在 喀什 年末的最后一天提前派上用场。
【20:10,距新年4小时】奕如去买菜,说要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21:09,距新年3小时】杨哥带着我的帽子,弹起了他的琴。节奏欢快。不久后小山夺过琴,胡乱弹着唱起“大波妹”。。今晚的天在这时才完全黑下。

【22:10,距新年2小时】欢快的维吾尔音乐略带卡顿,但丝毫不影响它带来的愉快气氛。 喀什 老城的这间青年旅舍内已一片欢闹。那卷2块钱的磁带飞快旋转着。

【22:30,距新年1个半小时】奕如的饭终于好了,小山兴奋地喊着“麻婆豆腐”!

“你们明天去哪?”“帕米尔高原”“听说帕米尔高原封路了”“哦,那就去香妃墓和古城转转。”
大家一起欢聊,一边等待着新年,一边说着之后的行程。

【23:23,距新年37分钟】我们玩起游戏,小山输得爬桌子,搞得衣衫不整。。接着,他被画上了大红色的口红。

喀什跨年夜 倒叙终结

新年的第一分钟,脑子却像是间歇式失忆。眼前的画面几近疯狂。
一台旧收音机,一卷2块钱的磁带飞快转动。略带卡顿的维吾尔音乐夹着诡异的笑声。
“萨弟~萨第~”阿夏疯笑。小山抱着 韩国 小哥跳着奇怪的舞。
小山的嘴上有了粗糙的大红色口红。衣冠略有不整。大块头的琴压着一顶 新疆 帽。阿夏抱着狗一顿猛亲。大块头男人和我望着一屋狼藉。玛雅朝我们走来,异香透过身后的门,将美丽的 喀什 噶尔 的夜风带了进来。

“去K歌吧!”奕如说到。我这才一个机灵。于是不久后,我们一群人出现在了KTV。帆哥由于明早离开,所以没和我们一起去。在KTV门口,我看到居然有警察。奕如说其实 喀什 到处都有警察守护,在这里,只要一通电话,2分钟内一定有警察出现。
“其实 喀什 是世界最安全的城市噢!”她第一次这么说,在啃着羊蹄。
新年第1天凌晨1点,奕如唱歌唱得老大声了,就数她最欢。
凌晨2点,酒杯倒地。众人皆疯。
凌晨3点, 韩国 小哥相浩唱《 江南 style》,我们满是期待。然后第一句就跑了调。。
凌晨4点,我睡着了又醒来,看到奕如还在欢,其他人已经趴在椅子上睡着了。。
清晨5点,离开KTV前我们又被一群维吾尔人邀请进了他们的KTV包房,欢唱热舞,太劲爆。。

清晨6点50,大家坐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口。离 喀什 的天亮还有3个小时,奕如已经困得不行了。而我们,居然没有带青旅钥匙——无法开门!但 喀什 的夜真的太冷。后来我们一群人在新年的第一个天亮来临前,睡在了近广场的地下 通道 里。。这经历也是没谁了。

9点,脑子像是断片了。我终于睡在青旅,但可能睡了不到半小时吧。奕如一个劲儿在微信群里问“吃不吃面!吃不吃面!”吃你妹啊,我要睡觉!听着身旁 韩国 小哥和GAP的鼾声如雷,我继续睡了过去。
帆哥的床已空。再一次醒来就是眼前扣着饺子的馕了。对面坐着GAP。吃完中午饭我和GAP说,
“我要去趟香妃墓。”

在土陶人家不远处有个做着纺织手艺的老人。 韩国 小哥带上他家的帽子,真是毫不违和!

离开他时,他向我们告别。在已经被禁入的民居区域,我们或许是今天第一批来这的人。

当然,我也买了顶帽子。这就是我说的,更有民族风味的帽子。看!像不像食堂清真餐厅打饭的!

我们真是每个人都把帆哥的收音机玩了一遍。我也开始摆拍了。
帆哥、小山还有GAP决定要先回青旅。我和 韩国 小哥决定继续逛一会这好不容易进来的民居,直到天黑。

距新年还有6小时,一个小孩和妈妈刚赶完年前最后一个巴扎,买回了年货。正在回家的路上。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说:“你好!”

距新年5小时,我和 韩国 小哥一起回程。终于要迎来激动人心的跨年夜了。
夜幕渐渐降临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年前最后一抹阳光即将消逝。
高台 民居附近的老城房舍已炊烟袅袅。

后来,老人有带我们走上了他的屋顶。踏上吱吱作响的老旧木质楼梯,我们一行人站在楼顶吹着风。

这是美丽的 喀什 噶尔 黄土上的 高台 ,一处民居的楼顶上,晚风习习,带着帕米尔高原的寒意。那天傍晚,在这个阳台上,老人与我们看着远处的古城,身后是现代化的建筑在更远的地方蔓延。时代正在更替,沧海桑田。正如这土陶,不再是维吾尔人生活的必需品。或许有一天,他将永远失传。
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看不懂的神情。但刹那后,他又笑了。这,就是生活涛尽的豁达吧。

高台民居

离开土陶人家,我的包里已经多了几只土陶艺品。如今,它们摆放在在我房间一个安静的角落,那是我在喧嚣的都市生活缝隙里挣扎时,经常瞩目的方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