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南名楼~~~阅江楼,览金陵新貌,长江大桥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金陵胜境】登 江南 名楼~~~阅江楼,览金陵新貌,长江大桥!
今天游览了 江南 名楼~~~阅江楼。早就听说坐落在
南京 城 西北 狮子 山巅的阅江楼,气势雄伟,金碧辉煌,与
武汉 黄鹤楼、
岳阳 岳阳 楼、
南昌 滕王阁合称 江南 四 大名 楼。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目睹它的真容,今天天气晴朗,气侯宜人,正好避开国庆黄金周,游客人多拥挤的尴尬,可以畅心所欲,痛快游玩。于是决定前往览胜,一睹阅江楼气势辉宏的壮观景象!
早上,一早赶到 南京 ,出火车站乘公交10路车到兴中门,下了公交站,远远就看到高大的城门楼,耸立在马路中央。
阅江楼
南京 曾有十三朝在此建都,与古都
西安 一样,城墙保护得很好。古城墙经过修缮后,仍然保持原有高大雄伟的气势,城墙顶上,建有二层城楼,依然是一派皇家气派。
阅江楼
“仪凤门” 三个大字的牌匾,就在券形拱门的上方,阅江楼景区的南门入口,就在城门楼的旁边。

阅江楼
从阅江楼景区的南门进入参观游览,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造型优美,古朴庄重,因是国庆刚过,四个大红灯笼还高高悬挂着。牌楼上雕刻着 “阅江览胜” 四个大字。
阅江楼
沿台阶拾级而上,写有 “南门” 的牌匾,悬挂在古色古香门厅的门额上方。
阅江楼
南京 阅江楼景区导游全景图。按照图中的指示前往参观。
阅江楼
穿过门厅,转向石阶,沿长长的石阶攀登而上,从石阶底端仰首望去,只见台阶的尽头有一仿古照壁,上书 “狮岭雄观” 四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阅江楼
走近照片壁前,仔细欣赏这须弥座上,绿色琉璃瓦,斗拱飞檐写有 “狮岭雄观” 四个金色大字的仿古牌坊。
阅江楼
绕过照壁,上台阶进入山间的林隐步道。
阅江楼
林隐步道旁有指示牌,指引景区各景点的行走路线。
阅江楼
鹅卵石,青石板铺成的旅游步道,在郁郁葱葱的林间,蜿蜒穿行。
阅江楼
走过郁郁葱葱的树林,远远望到了 “ 江南 第一楼” 的石牌坊,高高耸立在台阶中央。
阅江楼
石牌坊上有书法家尉天池题写的 “ 江南 第一楼” 楷书大字 。
阅江楼
两旁是一副赞美阅江楼的楹联,“千古江声流夕照,九天楼影俯朝飞” 。
阅江楼
穿过牌坊,一幅 “狮岭阅江” 的浮雕展现在面前。
阅江楼
浮雕旁边是介绍 “狮岭阅江 ”浮雕的展示牌。
阅江楼
“狮岭阅江” 展示了 “洪武六年,天下大定,朱元璋率文武大臣登临 狮子 山,感大江东去,爽气西来,钟山龙蟠, 石城 虎踞之气象,拟建阅江楼于山顶”。的浮雕形象。
阅江楼
青铜浮雕 “狮岭阅江” 为雕塑家吴为山创作。
阅江楼
台阶旁边,景区为了欢度国庆,用各式花草编造的花卉景观,鲜艳夺目。
阅江楼
进入 “阅江楼” 前的广场,须经过一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仿古建筑的门厅。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 “政通人和” 牌匾,悬挂在门额上方。
阅江楼
天气晴好,景观雅致,很多结婚的新人,选择这里拍摄婚纱照片,记录下美好的时光。
阅江楼
阅江楼
阅江楼
“阅江楼” 喻阅江揽胜之意,楼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层暗三层,共七层,碧瓦朱栏、飞檐翘角、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从这里可以看到阅江楼的雄伟气魄。
阅江楼
长江沿岸三 大名 楼:黄鹤楼,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 岳阳 楼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闻名古今。三大楼有记有楼,唯独 狮子 山上不见阅江楼,却有大明皇帝朱元璋和宋濂的《阅江楼记》。
直至上世纪末,社会各界复建 “阅江楼” 的动议,得到 南京 市政府的响应。1997年, 南京 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直到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阅江楼
阅江楼旁的二层方亭,仿明代建筑,雕梁画栋,气派轩昂。
阅江楼
进入阅江楼前广场的门厅,同样雕梁画栋,气度不凡。门厅前有一青铜巨鼎,据称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后母戊鼎,重达四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这七句话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 “狮 子 山 阅 江 楼鼎” 。
阅江楼
从另一个角度,欣赏这精美华丽的四角方亭。
阅江楼
这里也有结婚新人,以阅江楼为婚纱摄影的外景地,取景拍摄婚纱照片。
阅江楼
阅江楼
阅江楼
这是阅江楼复杂的斗拱结构,虽是现代仿造,但完全按照古代的营造手法,展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 和美 学水平。
阅江楼
阅江楼
进入阅江楼参观。首先看到东侧为康熙皇帝所书“治隆唐宋” 牌匾。
阅江楼
西侧则是 “得水载舟”的 牌匾,皆出自书法名家之手。
阅江楼
正面是明太祖朱元璋撰写的 “阅江楼记” 金色靠壁。
阅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