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包利王最后的根据地——乌糯箐木城 - 贵州 - 8264户外手机版

  贵州
贵州通志》是官方记录贵州历史的一部典籍,关于大清雍乾年间贵州苗疆轰轰烈烈的包利红银大起义,起义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对张广泗扼杀义军的“丰功伟绩”,倒是浓墨重彩地描述:
      三月,经略张广泗调兵会剿牛皮箐。箐在苗疆之中,绵亘数百里,不一其名。丹江、鸡讲在其北;古州、上江在其南;八寨、九门在其西南;清江、台拱在其东北。地极深险,逆苗恃为渊薮,贼首多窜匿其中。是时,清江、台拱里路官兵已至鸡花、交包驻扎;朗洞、滚纵二路官兵已至羊色、洞里驻扎;总兵王廷诏已进乌尧、在旧驻扎;参将哈尚德已横过大箐,直抵番祥驻扎;副将曾长治已抵加照,副将王耀祖已移营柳排驻扎。星罗棋布,八面围攻。广泗又饬总兵焦应林、副将寿长等于箐外堵御,以防窜逸。四月,牛皮大箐平,获逆首包利、枉利等并其家属,凡妄称名号者悉就擒获。总兵王廷诏饬遣参将李文秀、马世禄等会副将曾长治分左右二路剿交腊、乔落等箐,其皆角一寨为贼居停,且粜米资贼,长治、文秀合兵剿之。康世显、柳定国等搜剿交别、排蜡等箐,进会哈尚德兵剿交那寨,又围交乌交歪二寨,克之,回至鸡花兵营。
      围捕包利王的过程和细节,九溪协副将李椅在《南征日记》中,从一线指挥官的视角,记录得更加详细。自雍正十三年(1735)夏天清廷调集五省大兵进剿苗疆后,因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包利采取化整为零、藏兵于雷公山的战术,岂料张广泗不是盏省油的灯,他一方面,命令五路大军从东南西北围住雷公山,先“断其出箐买米之路”,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另一方面,勒令投降招安的各苗寨“献凶缴械”,逼迫各寨苗人进山搜箐,抓捕义军及其首领,发现不实心抓捕的寨子,必“痛加剿洗”,片瓦不留,“使顽苗知牛皮箐之不足恃”。这样一来,彻底破坏了义军藏兵雷公山伺机东山再起的战略意图。
      包利最初退回故乡乔歪,隐藏于乔歪与毛坪之间的深山。1736年3月初10日,被交密苗奸商弓戳伤右臂后,转移到更加隐秘的排喇山,清军进驻乔歪寨后,包利隐藏于乌糯箐。
      乌糯箐是乌糯河(永乐河)的源头大山,即今天的冷竹山。冷竹山海拔1996米,为雷公山第二高峰,是长江支流蓊密河与珠江支流永乐河的分水岭。山顶由两条东西向的山脉组成,中间是个细长的小坝,一条清澈的山涧蜿蜒其间,坝子上长满密密麻麻的冷竹,冷竹山因此得名。这里是雷公山无人区的核心,就连当地人都很少涉足。义军在坝子中建了一座木城,包利王最后把指挥中心转移到木城里。
      据囊荡寨探信小苗阿里称:小苗踩探至交蜡山大箐边,乔落系一小山,遍山刺竹。原是砍开的一条路进去,里边有一道木城,小苗到了那木城外,遇见黄土寨的苗人说,你不要进去。你是投了老皇招安了的人,若是见了你,定要杀的。小苗问包利、生羊在这里没有?那苗子们说,包利、生羊都在这里,还有挂丁、狼号、开怀、黄土寨的人约有一千苗人在这山上木城里。自乔落、交蜡至牛皮箐俱有一堆一堆的人,妇人娃娃都在箐后牛皮箐内。小苗又说,叫他们拿了包利、生羊献了老皇出来招安,做田。那苗子们说,我们有心要出来招安,只是黄土寨的阿纳不肯叫出来。小苗问箐内的米粮多少。苗子说先前八寨的人有卖与米粮的,如时都不卖给了,只好有十数日吃用。那苗子们说,你供此走,恐包利知道就要将你绑在这里,还要杀了呢。小苗不敢到木城里去就回来了。又问阿里,你从哪一条路去来?有多少里数?阿里说,小苗由乌东箐走排喇山去,走了整整一天才到乔落的。
      乌糯箐木城建在冷竹山腹地,四周为高山深谷环护,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薄刀山脊通往西边的皆角寨,为木城与外界的秘密通道。所以《贵州通志》说的“皆角一寨为贼居停,且粜米资贼”,也印证探子阿里提供的情报“先前八寨的人有卖与米粮的,如时都不卖给了,只好有十数日吃用”真实可靠。清军把皆角寨控制后,包利王的乌糯箐木城就断粮了,虽然四月正是冷竹发笋的季节,没有补给的木城,还是抵挡不住清军的搜剿。包利王于当年四月五日被俘。
      288年后的今天,正值杜鹃花初放,冷竹笋破土,我们一行八人,背着充裕的补给,从皆角寨出发,沿那道仅容一人通过的山脊,小心翼翼地进入冷竹山。冷竹山中除了遮天蔽日的古树和密不透风的冷竹林,什么也没有了。包利王的那座雄伟的木城,早已在历史的烟雨中化为乌有。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围观欣赏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