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 | 梦回上世纪的慢时光(下)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中午的暖风穿过回廊,
空中飘荡着鲜花的清香,
在这片神圣的地界,
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马哈牟尼寺边的阿难达寺,
建于19世纪,外形优美,富有特色。

缅甸 风格的钟楼。

【曼德勒皇宫】王朝的余晖

打开 曼德勒 地图,
一定会被城市中那块巨大的正方形吸引,
那就是 曼德勒 皇宫所在,
它的每边长达2公里,总面积是紫禁城的五倍,
四周环绕着城墙和护城河。

英国 占领 缅甸 后,
将 缅甸 末代国王迁往 印度 软禁,
曼德勒 皇宫成了一座军营,
二战时期,英军反攻 缅甸 时,日军在此死守,
战火将皇宫内的建筑全部摧毁。

如今的 曼德勒 皇宫是90年代复制的,
我没有入内参观。

幸运的是,当年有一座宫殿被迁出了皇宫,
得以逃离了战火。
那就是敏东王的寝宫。
敏东王在寝宫内去世后,其子锡袍王觉得父亲的灵魂依然在其中游荡,
为避讳,他将这座纯柚木制作的宫殿整体迁出皇宫之外,
并改为一座僧院。

这就是今天的金色宫殿僧院。
它是 曼德勒 唯一幸存的皇宫建筑原品。

傍晚时分来到金色宫殿,
斜射的阳光透过树丛,
洒在它沧桑的身躯上,
宛如一曲关于贡榜王朝的挽歌。

宫殿原本覆盖着金粉,
因为年代久远,
外部的金粉已被雨水冲刷殆尽,
露出了柚木底色,
所以虽然名为“金色宫殿”,
它的外表却是黑褐色的。

只有室内还保留着少许的金色,
依稀可见当年的华彩。

金色宫殿的外墙和屋顶上,
刻着无数造型生动、做工精美的人物浮雕,
这是宫殿最令人惊叹的风景。

斜阳中的雕刻,展现出美妙的光影,
暖黄的光线,仿佛为它们重新镀上了金色,
想象一下,当年整个宫殿涂着金粉的时候,
是怎样一番华美的景象。

金色宫殿旁,另一座造型别致的僧院。

穿过一条小巷,就来到了 曼德勒 皇宫外,
视野豁然开朗,宁静的护城河倒映着树木与城墙,
缅甸 特色的城楼,小巧而灵动,
如同亭亭玉立的孔雀,
站立在水边。

我不禁想象着当年的皇城中,
是一片何等华美的场景,
一座座如同金色宫殿般的建筑错落在其间,
还有诸多美丽的皇家园林。
我想象着那里清晨笼罩的薄雾、傍晚温暖的金光。
可惜,这一切都已化作了云烟。

曼德勒 皇宫的日落。

如今的 曼德勒 皇宫,依然是一片军营,
游客只能参观一部分区域,
其中都是过去宫殿的复制品,建造于90年代,
与曾经的皇家工艺不可相提并论。

向来不喜欢复制品的我,
对于 曼德勒 皇宫,隔着河看看城墙,
想象一下就可以了。

二战时期对于 曼德勒 皇宫的破坏,
对于全 缅甸 ,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损失。

我一直无法理解当时双方对于这座皇宫的争夺。
日军,守着一座深陷包围的方寸之地,对总体战局毫无意义,
就像他们在许多地方一样,在狂热的精神中拒不投降,
英军,也没有选择长期围困,而是进行强攻,
大概为了尽早得到一条“完全占领 曼德勒 ”的新闻,
他们同样不在意这座皇宫的历史价值。

战争很快过去,
唯独 缅甸 最优美、最宏伟的皇宫,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这就是当一个国家变成他国角逐之地的命运。
任何一方都不会在意你的文化古迹。
但凡交战双方有一方是本国人,
都不会将这样的地方变成战场。

曼德勒 皇宫夜景。

【曼德勒山】风铃阵阵

曼德勒 山,
在城市的北面,
城市因山得名。

离开热闹的街道,
沿着长长的廊道向山上走去,
山顶可以俯瞰城市,
南面就是 曼德勒 皇宫,
四周满布着一座座佛寺与佛塔,
掩映在绿色之中,
宛如一片佛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